
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出國留學、工作、生活,很多人也會在學習和工作之餘經常往返於境內外。
最近,中國國家醫保局又給海外華人們帶來了一個重磅好訊息:只要你有中國戶籍,就可交中國醫保!

近日,中國國家醫保局在官網和微信公眾號發表了題為《在境外留學、工作、生活,還要不要參加國內的醫保?》的文章,針對出境留學、工作、生活的華人是否繳醫保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國家醫保局特別提醒: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朋友,在境外留學、工作、生活,千萬別忘了在國內繼續參加醫保。

一、常年在境外學習、工作、生活,可以參加國內的醫保嗎?
可以!
國家醫保局明確,無論你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有中國戶籍的居民都可以參加國內的醫保。
其中在國內沒有穩定就業的居民,均可按規定參加居民醫保,也可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職工醫保。

二、每年偶爾回國,有必要參加國內的醫保嗎?
有必要!
國家醫保局強調,中國的居民醫保每年繳費一次,一次幾百元,就可以享有一年的保障。
只要您按時參保繳費,一來回國期間看病就醫可以隨時享受相應的醫保報銷,二來能享受連續參保激勵,三來在境外學習工作生活結束回國後,還能避免在境外期間“斷保”後重新參保而產生的醫保待遇等待期。

三、現在境外學習工作生活,計劃以後回國定居,在境外期間有必要參加國內的醫保嗎?
很有必要!
按照中國的醫保規定,“從2025年起,除新生兒等特殊群體外,對未在居民醫保集中參保期內參保或未連續參保的人員,設定參保後固定待遇等待期3個月;其中,未連續參保的,每多斷保1年,原則上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礎上增加變動待遇等待期1個月。”
也就是說,如果您在境外期間沒有參加國內醫保,回國定居後一旦生病,再參保就需要等待3個月以上,才能享受醫保報銷政策。為了您回國後看病報銷不受影響,即使人在境外,也千萬不要忘了按時參加國內醫保。
四、在境外按時參加了國內的醫保,臨時回國期間可以享受醫保報銷嗎?
可以!
醫保參保人在國內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符合醫保政策範圍內的費用醫保統籌基金按規定予以支付,參保後可以用醫保碼或社會保障卡在定點醫療機構直接刷卡結算。
五、出國期間沒有參加國內的醫保,之後回國工作生活,再參加國內的醫保,有影響嗎?
有,而且影響還不小呢!

國家醫保局表示,斷繳醫保不僅臨時回國期間無法享受醫保待遇,還會影響後面的待遇享受。
重點來了,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相關指導意見,自2025年開始,如果你沒有連續參保,重新參保時將面臨3個月起步的待遇等待期。每斷保一年,還要額外增加一個月的等待期。
所以,即便你只是每年回來幾次,這幾百元的醫保費也能給你帶來長期的健康保障和經濟效益。
六、出境期間,持續參加國內的醫保有激勵嗎?
有,而且激勵很實在!
自2025年起,一是對當年基金零報銷的居民醫保參保人員,次年可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二是對連續參加居民醫保滿4年的參保人員,之後每連續參保1年,可適當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

同時,如果一年內同時滿足上述兩項條件,提高的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是可以累加計算的。
想想看,回國後只要身份證、醫保卡一刷,或者直接用醫保碼掃碼結算,就能省下不少銀子。
七、人在境外,如何參加國內醫保呢?
很簡單!
常年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員,醫保部門還提供了線上辦理渠道,可透過各地各類政務APP、醫保小程式等及時參保繳費。
此外,你也可以委託家人朋友到當地醫保大廳辦理參保登記並繳納醫保費用。

八、臨時回國期間,看病就醫方便嗎?
非常便利!
正常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可在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或支付寶、微信上申領醫保碼,直接在定點醫療機構掃碼就醫。
若選擇在參保統籌區外就醫,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後,即可在異地的定點醫藥機構直接結算費用。

不少小夥伴們看到這樣的規定,感覺還是蠻動心的。紛紛表示,中國國家醫保局的提醒,讓人感到安心和溫暖。
有交了醫保的網友表示:交的,去年回國做了個門診手術,一共五千多,扣除醫保啥的,自費才一百。”

有網友直接表示,“準備交廣州的居民醫保,一年大概500多,就算是買個保障吧”。

還有網友表示,看到這個訊息之後,立馬去把 “斷繳了幾年的國內醫保續上了”!而且“操作也很簡單”。


“現在國內醫療制度越來越好,以後萬一用得上呢,用不上也沒關係,就當給祖國做貢獻了。”

“最起碼交醫保,看病有保障”。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你們這些人有點過分了,不在國內創造價值,回來薅羊毛還是一流的。”

對於網友們的表態,你怎麼看呢?歡迎給我們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