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國家醫保局宣佈:海外華人有戶籍就能買中國醫保,一年幾百塊價效比拉滿!

文章來源:加拿大約克論壇
“居住在海外,還要不要買中國的醫保”,這是很多華人出國後面臨的問題。
一些短期出國留學、工作的華人,不少都是保留國內社保、醫保的。
但是有些常年在境外,很少回國的華人,他們的生活重心在海外,不少就把國內的醫保、社保斷掉了。
9月11日(上週三),中國國家醫療保障局釋出新動態。
針對出境留學、工作、生活的華人是否繳醫保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以下是公告全文:
一、常年在境外學習、工作、生活,也可以參加國內的醫保嗎?
可以!具有中國戶籍,未在國內穩定就業的居民,均可按規定參加居民醫保,也可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職工醫保。
二、每年偶爾回國,有必要參加國內的醫保嗎?
有必要!我國的居民醫保每年繳費一次,一次幾百元,就可以享有一年的保障。
只要您按時參保繳費,一來回國期間看病就醫可以隨時享受相應的醫保報銷,二來能享受連續參保激勵,三來在境外學習工作生活結束回國後,還能避免在境外期間“斷保”後重新參保而產生的醫保待遇等待期。
三、現在境外學習工作生活,計劃以後回國定居,在境外期間有必要參加國內的醫保嗎?
很有必要,按照中國的醫保規定,“從2025年起,除新生兒等特殊群體外,對未在居民醫保集中參保期內參保或未連續參保的人員,設定參保後固定待遇等待期3個月;其中,未連續參保的,每多斷保1年,原則上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礎上增加變動待遇等待期1個月。”
也就是說,如果您在境外期間沒有參加國內醫保,回國定居後一旦生病,再參保就需要等待3個月以上,才能享受醫保報銷政策。為了您回國後看病報銷不受影響,即使人在境外,也千萬不要忘了按時參加國內醫保。
四、在境外按時參加了國內的醫保,臨時回國期間可以享受醫保報銷嗎?
可以!醫保參保人在國內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符合醫保政策範圍內的費用醫保統籌基金按規定予以支付,參保後可以用醫保碼或社會保障卡在定點醫療機構直接刷卡結算。
五、出國期間沒有參加國內的醫保,之後回國工作生活,再參加國內的醫保,有影響嗎?
有,斷繳醫保不僅臨時回國期間無法享受醫保待遇,還會影響後面的待遇享受。
根據《關於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自2025年起,除新生兒等特殊群體外,對未在居民醫保集中參保期內參保或未連續參保的人員,設定參保後固定待遇等待期3個月;其中,未連續參保的,每多斷保1年,原則上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礎上增加變動待遇等待期1個月。
連續斷繳4年及以上的,修復後固定待遇等待期和變動待遇等待期之和原則上不少於6個月。
六、出境期間,持續參加國內的醫保有激勵嗎?
有,自2025年起,一是對當年基金零報銷的居民醫保參保人員,次年可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二是對連續參加居民醫保滿4年的參保人員,之後每連續參保1年,可適當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
同時,如果一年內同時滿足上述兩項條件,提高的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是可以累加計算的。
以山東省標準為例,相應提高的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累加起來將達到6000元。
七、人在境外,如何參加國內醫保呢?
常年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員,醫保部門還提供了線上辦理渠道,可透過各地各類政務APP、醫保小程式等及時參保繳費。
還可以委託家人朋友到當地醫保大廳辦理參保登記並繳納醫保費用。
八、臨時回國期間,看病就醫方便嗎?
正常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可在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或支付寶、微信上申領醫保碼,直接在定點醫療機構掃碼就醫。
若選擇在參保統籌區外就醫,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後,即可在異地的定點醫藥機構直接結算費用。
經歷了疫情的摧殘,相信大家都知道身體健康多麼重要了。
加拿大的醫療體系市場被人們詬病等待時間過長,有人吐槽說等到痊癒,還沒等到醫生。
而像專科醫生,比如皮膚科醫生,眼科醫生等等,這些醫生,還無法直接接觸到,需要你的家庭醫生referral你去。
一般透過家庭醫生轉診專科醫生,也是需要等一週以上的。
而且,在安省,國際學生沒有資格參加安省健康保險計劃 (OHIP)。只能選擇公立大學提供的大學健康保險計劃(UHIP)這類保險計劃不是免費的,會算到學生的學費中。

這一類的保險,去看病和報銷非常複雜,要出示各種保險單,收據,還要儲存好掛號費,藥費等等收據,再寄到保險公司去。

而且每家保險公司,各種症狀的報銷比例也不一樣,如果你的症狀屬於舊疾,那保險公司是不報銷的。

看病不能報銷,少則幾百刀,多則幾千到上萬都是有可能的。

曾經網上非常流行的一個段子,北美的留學生在暈倒前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別叫救護車。
相比之下,中國醫保每年只需要幾百塊,直接保一年,可以說想當划算了。
網上類似的討論也很多,大家普遍認為“醫保比社保要重要”。
有網友覺得“社保無所謂,醫保要繳,要是哪天得重病了,一定回國看的,而且回國體檢什麼的也用得上”。
“一個現實的問題,要快速手術回北京是最好的辦法,前提是有醫保,否則很費人民幣,但也比紐西蘭私立醫院便宜。
也有人分享了親身經歷,認為還是要交。
“國內醫保還是很香的,之前婆婆有個小結節直接回國手術的,醫保報銷完只花了2000元。”
“最起碼交醫保,看病有保障”。
“現在國內醫療制度越來越好,以後萬一用得上呢,用不上也沒關係,就當給祖國做貢獻了。

有網友表示,“斷繳了幾年的國內醫保續上了”,之前因為醫保和社保繫結在一起,所以沒辦法單獨繳納,現在能夠單獨交了,他便果斷續上。


有時候國內有醫保,就多個選擇。
現在許多人認為,看病找醫生這麼難,公共醫院等不到,自己花一些錢去中國治療,是多一個選擇,聽起來也合理。
不過,如果已經入籍,那就不能正常參保,必須要有合理的身份,比如港澳臺居住證,或者中國永居證明等。
前段日子,“加拿大華人回國養老”的話題吸引了許多網友的熱烈討論,原因是一對來自上海的60多歲華人夫婦分享,在考慮再三過後,兩人決定今年退了休就回國養老了,離開這個住了幾十年的加拿大。
他們最終決定離開這個被許多人看作“養老最佳國家”的加拿大的主要原因很簡單:就醫等候時間實在是太長了。
當然,還有現實問題:兩人退休金很有限,連付房子貸款都很緊張,更別說日常其他開銷了,可能連生活都很困難。

如果你有回國的打算,或者想多個就醫選擇,那麼保留中國醫保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你有沒有保留中國醫保呢?
– end –
👇戳這裡關注我們,留學路上一起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