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知道AI牛,沒想到首先幹掉的是老司機。

“鐵人三項”,行不通了
過去一段時間,35歲失業是有“兜底”的。
心有不甘的參加創業三部曲:擺攤、開店和自媒體。
年紀大一點的參加吉祥三寶:保安、保潔和保姆。女人的盡頭是保潔,男人的盡頭是保安。
體力好的參加鐵人三項:外賣、快遞和司機。從去年開始這三項的工作人員越來越多,隊伍變得越來越龐大,各行各業的人都有,前段時間坐車,就遇到專案經理失業,開著滴滴車拉客。
“如果失業了,大不了就去送外賣、送快遞、開滴滴。”
網約車司機算是失業大軍一個比較好的去處,風吹不著,雨淋不到。
但是隨著AI的發展,鐵人三項也要被幹掉了。
最近大家刷影片應該能夠頻繁刷到武漢的無人駕駛網約車,當初投放的時候都沒感受到這種熱度。
就當大家以為無人駕駛這玩意還停留在測試階段的時候,蘿蔔快跑在武漢市的無人駕駛訂單量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

如果你在武漢馬路上,看見駕駛位空無一人的車輛前行著,千萬不要害怕。它就是武漢人口中的“苕蘿蔔”——蘿蔔快跑。
雖然是無人駕駛,但蘿蔔快跑的網約車,並非“人工智障”。
有人反饋,現在它已經學會加塞了。
還有人分享影片,在逼停一臺貨拉拉後,讓前方的行人先行透過,這操作多少有點暖心。

相關資料表明,武漢市民對於乘坐全無人駕駛車出行服務的滿意度頗高,蘿蔔快跑 APP 的使用者滿意度評價達 4.9 分,其中 5 分滿分好評的佔比高達 94.19%。

當然其中可能有“刷好評”的水份存在,但是武漢首批投入使用的車輛數量比我們想象的更加驚人,多達 1000 臺。
而且這1000臺目前已經全部落地,幾個月的時間跑了500多萬單!

考慮到武漢這次試點覆蓋的區域人口大約在700萬左右,也就是說有相當一部分武漢人已經體驗過無人駕駛的網約車了。
增長勢頭這麼猛,一下把整個武漢網約車司機都打懵了。

難怪前些天武漢計程車聯名司機向政府提交的“求助信”,標題為“巡遊計程車已到了死亡邊緣”。

蘿蔔快跑背後的大佬
“蘿蔔快跑”幾個字,很多人可能還是第一次聽說,但提起它背後的勢力,全中國都家喻戶曉。
這個無人駕駛網約車平臺,投放的企業是百度。
其釋出的由感知大模型與規劃大模型等共同構成的自動駕駛大模型Apollo 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也是全球首個能支援L4級別無人駕駛應用的自動駕駛大模型。
蘿蔔的技術底座,依託的正是百度的Apollo。
4月16號的時候,在2024百度Creat 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就提到:
蘿蔔快跑在武漢的部分地區已經實現7*24小時全天候運營,並且年內要在武漢部署超過1000輛無人駕駛車輛。
只是沒想到距離李彥宏講話才過去一個月,蘿蔔就已經實現了投放1000輛的目標,武漢成了全球最大的無人駕駛運營服務區。同時,還在北京、重慶、深圳、上海等全國11個城市,開展全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及測試,穩坐全球最大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的寶座。
百度為什麼能把蘿蔔快跑在推廣地如此之快,說到底還是對網約車的兩個底層邏輯進行了徹底顛覆。
一個是價格,第二個是乘客需求。
以10公里的路程為例,“蘿蔔快跑”的車費為4元-10元,而普通網約車車費為18元-25元。平均每公里花費不到2毛錢!

計程車、網約車價格降到和蘿蔔快跑一樣的話,老百姓應該沒有選擇了,直接卷死計程車網約車。
如今這個市場,價低者得。而從蘿蔔快跑這幾個月的業績來看,平均每輛車日接單在20單以上,近乎達到全國網約車司機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

所以,如果無人駕駛網約車以這個價格全面鋪開,其他平臺根本不用玩了。
而在價格之後,無人駕駛這玩意還精準擊中消費者的痛點。
挑客,遠不去、近不去、老少不載、繞路……網約車儘管少一些這類不愉快,但是終究還是會抱怨幾句的:今天我等了1個小時,只接了你一個起步價……
AI完美避開人為的主觀影響,無人駕駛不但沒有情緒、不會疲勞,以後加入情感模組,說不準還能在路途中給乘客提供情緒價值。
並且按照官方說法,百度已經做到自動駕駛比人類駕駛更安全。百度集團副總裁、智慧駕駛事業群組總裁王雲鵬表示,截至目前蘿蔔快跑未發生過重大事故。
事故率也只有計程車司機的十四分之一。
雖然人類司機的優點不一定都能繼承但是足以避開大多缺點。
百度自己樂觀的估計將在2024年底在武漢實現收支平衡,2025年全面進入盈利期。

未來市場有多大?
蘿蔔快跑絕對算得上百度在無人駕駛領域的一記“絕殺”。僅僅這幾天的話題度和討論熱度,至少值100億的公關費。
目前百度Apollo業務主要分為三塊:生活出行、智慧汽車和自動駕駛。然而,在智慧汽車領域,也就是給車企提供智慧駕駛解決方案,百度算不上成功。
特別是與吉利聯手打造的極越汽車,前期還是叫“集度汽車”,後來卻更名為極越汽車,痛失冠名權。
首款車型極越01,擁有百度Apollo高階自動駕駛全套能力,但上市後的月銷量僅為數百輛。

這個成績對比同樣入局智慧汽車的華為,簡直被吊打。所以,蘿蔔快跑的爆火成了百度Apollo業務的最大希望。
從市場潛力來看,2023 年我國的打車次數達 600 億次,平均每次乘車費用約 25 元,依此估算,我國民眾每年在打車方面的消費總額將高達 1.5 萬億元。

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依照前文所說,如果蘿蔔快跑真的能大規模推廣開來,將是對網約車平臺的降維打擊,競爭力完全不在一個維度上。
所以,蘿蔔的下限至少相當於拼多多的出現對淘寶、京東的衝擊;而上限不亞於當年網約車橫空出世直接滅了各地的計程車公司。
但是這麼大的市場,蘿蔔快跑真能吃下來嗎?
就目前來看難度很大。
首先,蘿蔔快跑的商業模式不同於傳統網約車的輕資產。一輛普通的網約車現在不到10萬,無人駕駛要多搭載很多的感測器和軟體,只說車的話成本不可能比普通網約車更低。百度自己曬出來的單車成本在20萬左右。
除此之外,還有車輛折舊費用,保險費用,電費或油費等等。
百度相當於把一個本來是輕資產執行的模式,玩成了重資產。
一旦現金流沒把握好,成本沒控制好,結局大約跟當年暴斃的共享單車差不多。
其次,無人駕駛的成熟剛好撞上失業率高點,時間節點比較尷尬。目前網約車牌照大概700多萬,用無人駕駛全面替換估計至少要減少500萬個工作崗位,這個關係穩定的問題是當前監管層必然要考慮。
綜合來看,蘿蔔快跑所面臨的問題早就超越了技術層面,它是一個社會議題,更是一個政治議題。
此時的情況,更像是網約車剛起步時的處境。資本忙著融資加碼、跑馬圈地,民眾對新事物有新鮮感,也願意嘗試。
但是相應的社會配套沒跟上來,政策端、法律端還未完善。說得簡單點,就是生產力的發展超越了生產關係,全社會都有點迷茫,有點懵。
然而對於這一情況,我們也不必過於恐慌。
火車汽車出現以後,馬伕都餓死了?
電話發明以後,郵差都沒活路了?
微信橫空出世,移動聯通電信都沒業務了?
事實上每一次技術進步,都會提升人類社會的生活品質。科技發展變革之時,會出現很多新的問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用害怕、不用逃避,積極面對去解決問題就好。
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社會分配問題,防止資本獨大,防止行業壟斷,實現市場充分競爭,讓新技術真正地利國利民,這才是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