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1、截至4月19日,“蘿蔔快跑”累計服務單量超600萬次。多位武漢市民用“便宜”“激動”“有點笨”等詞彙,向鳳凰網《風暴眼》描述了初次乘坐蘿蔔快跑的感受。
2、有專家對鳳凰網《風暴眼》指出,百度的蘿蔔快跑與特斯拉的SFD(Full-Self Driving)技術明顯不同,蘿蔔快跑部分透過軟體程式碼操控,可能會設定固定路線並受到地理限制。目前技術尚未成熟,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仍處於L3級別。
3、佈局10多年,百度智慧駕駛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目前,百度的自動駕駛尚處於“燒錢”階段。萬億級無人駕駛市場,強敵“環伺”。BAT掉隊的百度,能憑此翻紅嗎?
來源:鳳凰網《風暴眼》
作者:唐簇與綠蠟
爆料投訴郵箱:[email protected]

“武漢已經next level!”無人駕駛技術首次在武漢規模應用,便在網際網路平臺上下掀起熱議。有人對黑科技表示支援,稱不需要司機就能營業,而且6公里只收4塊錢,價格相當“美麗”。有人則吐槽蘿蔔快跑網約車罷工橫停馬路,造成當地交通擁堵。
甚至有網友稱:“我能買一臺蘿蔔快跑嗎?上下班負責接送我,平時負責掙錢養我。”對於新潮黑科技,網友各持己見,有人擔心安全問題,“如果有駭客入侵系統造成事故,誰來負責”?360集團董事長周鴻禕更是建議,不能只從技術出發,還要考慮社會責任,可以把車賣給出租車司機,司機靠無人計程車賺錢,這樣還能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發展。
面對紛雜的議論,鳳凰網《風暴眼》採訪了行業專家及武漢當地的乘客,還原蘿蔔快跑殺入網約車行業後市場激流蕩漾的圖景。
01
蘿蔔快跑“初體驗”:
原本費用10元、僅花3塊3,
缺點是開得慢、有些“笨“
向陽是無人駕駛的擁躉,他向鳳凰網《風暴眼》講述了7月3日初次體驗無人駕駛的經歷。他選擇的是武漢四新到礄口古田二路的路程,平時花費30元,但是蘿蔔快跑僅用了19元。
在感受黑科技新鮮感的同時,他也體會到了便捷與舒適。他認為,蘿蔔快跑最大的優點是便宜、安靜,最大缺點是開得慢,有些笨,不會像人那麼隨機應變。但是,總體優大於弊,因為時代在發展,科學在進步,無人駕駛是大勢所趨。
今年5月,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在財報電話會上披露,截至4月19日,“蘿蔔快跑”累計服務單量超600萬次,“蘿蔔快跑”已經在11個城市開放載人測試運營服務,在北京、武漢、重慶、深圳、上海開展全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另據“湖北釋出”訊息,百度旗下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蔔快跑”在武漢市的全無人訂單量迎來爆發式增長,單日單車峰值超過20單,接近計程車司機平均一天的單量。
對此,向陽告訴鳳凰網《風暴眼》,目前武漢當地人對無人駕駛的意見是不統一,有人支援,也有人反對,年輕人體驗得多一些,老人、小孩體驗得少。武漢人給蘿蔔快跑起了個名字叫“苕蘿蔔”,俗稱“傻蘿蔔”。
“如果正常開車,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該搶就得搶,如果不搶,就會直接停在那。‘蘿蔔’有點笨,它秉持的是安全第一的原則,遇到什麼情況都會主動先讓,往往可能會造成交通堵塞。”向陽說。

向陽所提到的問題在今年5月曾經發生過。百度“蘿蔔快跑”無人駕駛車輛致堵車,遭到市民投訴。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當時的回覆是,工作人員已將該情況反饋到平臺,督促平臺處理。
依依在武漢初次體驗無人駕駛主要擔心的是安全問題。“有點害怕,所以特地選擇了較短的行程。”在初次體驗後,依依又嘗試了幾次,覺得出行省錢了,因為下載蘿蔔快跑APP還有“新人券”,本來回家需要10元,用蘿蔔僅僅花了3塊3。
她認為,蘿蔔快跑打車時存在定位不準的問題,通常需要在定位點附近走幾十米或上百米,才能找到車,對於趕時間的人而言,可能不太適合。另外,考慮到駕駛安全的問題,前排不能坐人。如遇特殊情況,可以點選SOS按鈕,與遠端的行車專員通話。
“我叫的這輛‘蘿蔔’,沒有車牌號。它會發出機器人的聲音,有些搞笑。在車內可以點歌聽,不用擔心黑司機對女乘客的騷擾和犯罪。”依依說。
對於是否普及無人駕駛,依依則持反對態度。她認為,可以作為智慧裝置去體驗,但是如果普及,一是系統或功能還沒有完善,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無人駕駛最大的優點是不拒客、不繞路,最大的缺點是不夠人性化。機器就是機器,沒有辦法徹底代替人類。
02
無人駕駛技術需提升,
成本是挑戰,安全是關鍵
無人駕駛發展迅猛,安全性仍然是使用者關注的重要問題。今年7月,有武漢網友在短影片平臺釋出影片,稱“蘿蔔快跑”在武漢街頭與行人相撞。
匯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衝在接受鳳凰網《風暴眼》採訪時指出,百度的蘿蔔快跑與特斯拉的SFD(Full-Self Driving)技術明顯不同。蘿蔔快跑採用了成像影片、車載雷達和雷射雷達的結合,部分由視覺AI操控,部分透過軟體程式碼操控,可能會設定固定路線並受到地理限制。
“雖然在低速行駛時問題不大,但如果數量增多,可能會引發交通堵塞等問題。”黃立衝表示,目前技術尚未成熟,百度的自動駕駛技術仍處於L3級別。國內的自動駕駛技術尚未達到L4級,仍存在潛在風險。
根據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的自動駕駛分級標準,自動駕駛技術共分為六個級別,從L0到L5。L3級自動駕駛指的是在特定條件下能夠自主駕駛,例如,在高速公路或交通狀況良好的情況下,車輛可以自行控制轉向、加速和制動。而L4級自動駕駛代表了高度自動化的水平。
在L4級自動駕駛中,駕駛員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參與駕駛操作,即使出現系統故障或無法應對的情況,車輛也能夠安全地停靠或進入安全模式,儘量減少對駕駛員的依賴。儘管如此,L4級別仍然受到地理和環境的限制,與L5完全自動駕駛不同。

技術層面尚需完善,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則是商業化落地。據華福證券預計,2023年因自動駕駛技術尚未成熟、L3和L4級別自動駕駛車型未規模化量產,成本挑戰在2026年前仍將存在。
“‘技術+整車+平臺’的‘金三角’合作模式為當前主流,其中自動駕駛技術公司驅動Robotaxi商業化程序,擁有成熟L4+技術支援是Robotaxi落地關鍵。”華福證券稱。
不過,對於無人駕駛技術的推進,艾媒諮詢CEO張毅非常看好。他對鳳凰網《風暴眼》指出,只要科技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提升生產效率,促進生產關係的躍升,就是好業務,發展之勢不可阻擋。
面對市場上的一些雜音,“按照經驗來看,基於資訊差、資訊不對稱等因素影響,幾乎每一波技術革命裡都難免有技術帶來負面問題的發生。政府層面也需要加強監管,提前就位。尤其是,平臺企業在開放業務時,設定需要更加周全,從而保證整體市場秩序及行業變革往好的方面發展。”張毅稱。
03
BAT掉隊多年的百度
能靠自動駕駛翻身嗎?
新能源汽車比拼邁入下半場,AI大模型進入“拼應用”的階段。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南南學院執行院長姚洋曾告訴鳳凰網《風暴眼》,未來車企或會“卷”自動駕駛,預計中國未來幾年自動駕駛會實現井噴式增長。
業內更為關心的是,掉隊多年的百度能否靠自動駕駛翻身。儘管搜尋服務仍然是百度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抖音、快手、B站等新興內容平臺的衝擊下,百度傳統搜尋廣告業務遭受重創。網際網路電商巨頭洗牌加劇,騰訊正全力押注影片號,阿里則聚焦強化其核心競爭力電商與雲計算兩大支柱。百度李彥宏則多年前轉換賽道,押注AI及智慧駕駛等智慧領域。
“百度蘿蔔快跑無人駕駛落地佈局,還是有希望打造一個‘新百度’。從近日資本市場股價上漲就可以看出來。這兩年AI很火,大家期待AI能帶來變革機會,百度無人駕駛為AI變現提供了收益的機會。但是,無人駕駛網約車要想獲得市場認可,恐怕還需要很長的路走。從商業邏輯來看,要考慮市場整體平衡問題、政府監管問題以及同行適應過程等。”某位車圈資深人士如此告訴鳳凰網《風暴眼》。
Momenta CEO曹旭東也曾向鳳凰網《風暴眼》透露,2030年中國及全球才會實現大規模的自動駕駛。這意味對於無人駕駛的企業來說,想要真正實現盈利尚需時間。
從2013年佈局自動駕駛,2017年推出全球首個自動駕駛開放平臺Apollo,百度被業內稱為“智慧駕駛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具體到百度的蘿蔔快跑來看,2022年8月“蘿蔔快跑”以5臺示範車在武漢啟動全無人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2024年才實現規模化上路。
更為重要的是,佈局10多年,百度的自動駕駛尚處於“燒錢”的階段。有百度高管稱,蘿蔔快跑計劃於2024年末在武漢達到收支平衡,並預計在2025年實現盈利。
據公開媒體報道,百度副總裁、自動駕駛技術部總經理王雲鵬稱,Apollo第五代無人車各項成本總計48萬元,且車輛可確保5年內的可靠運營,車的成本按5年分攤每天是263元。現役執行的車輛中大約需要300名安全員,武漢 “自動駕駛安全員”月薪為5000元至7000元。所有安全員一個月工資約170萬元。
為進一步縮減成本,今年 5 月,百度在 ApolloDay 宣佈第六代無人車的成本降至 20 萬元,且在四季度投放 1000 輛第六代無人車,實車安全員也將被取消,全部轉為遠端監控。屆時經營效率可以大幅提高。
作為曾經的網際網路三巨頭,近年來,百度無論市值還是營收已在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中掉隊。從業績來看,騰訊控股、阿里巴巴、百度今年一季度營收分別為1595億元、2218.7億元、314.3億元,而近兩年百度營收基本在300億徘徊,增長疲軟。

此外,在網紅時代,百度的聲量並不高。今年爆火的百度璩靜事件,讓百度深陷輿論漩渦,側面反映了百度想彌補自身流量空白的期望。
在大模型領域的比拼中,被百度押注的AI領域同樣面臨挑戰。百度推出的是文心一言,面對抖音豆包、阿里雲通義千問等競爭對手的廝殺,百度直接宣佈免費。這意味著大模型也在“燒錢”。
如今,成立24年的百度在智慧駕駛領域對手強勁,百度、谷歌、華為等都處於第一梯隊。華為不惜砸重金髮展智駕。近年來,華為已經構建起長安、北汽藍谷、江淮等車企“朋友圈”。目前,奇瑞、江淮、北汽等車企均加入了智選模式。
國外層面,特斯拉的智慧駕駛一直被國內車企所關注。今年4月,馬斯克中國行,被認為與推動完全自動駕駛(FSD )在中國落地有關。在曹旭東看來,特斯拉牽引了中國電動車的發展,在自動駕駛行業裡,特斯拉研發的自動駕駛系統FSD也將來到中國。
如若這樣,百度無人駕駛或將面對國外強敵“環伺”的局面。

(來源:數讀商業)
當然,無人駕駛技術的完善並非那麼容易。僅從技術牛人馬斯克來說,他認為,隨著 FSD 系統不斷進步,判斷哪個 AI 模型更好變得愈發困難,目前尚未完全發揮自動駕駛硬體Hardware 4 的全部潛能。根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原計劃在 8 月 8 日釋出的 Robotaxi 無人駕駛出租車,將推遲至 10 月釋出。
車圈比拼“血雨腥風”,誰能率先實現技術落地、跑通商業模式,誰就能搶到生存的券碼。
據太平洋證券預測,在2025年和2030年,中國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市場規模分別有望突破1.18萬億元和2.93萬億元。面對萬億級市場,玩家們也在逐漸增多,百度想要打好這場翻身仗,似乎也並不是那麼容易。

👇【 熱門影片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