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人心目中,好萊塢一直都被看作是美國乃至全球電影工業的代名詞。甚至「好萊塢大片」也已經成為了人們對於美國高水準、大製作電影的一種形容。但最初,好萊塢其實是美國加州的一個市,直到 1910 年,它和洛杉磯市合二為一,好萊塢也就因此成為了洛杉磯市的一部分割槽域。
隨著美國電影工業的不斷發展,在政策、製作成本等因素的影響下,許多美國電影公司逐漸從位於東海岸的紐約,搬到了位於西海岸的加州。由此,好萊塢逐漸成為了美國電影產業的中心。紀錄片《好萊塢:美國無聲電影的慶典》中就提到,到 1918 年,80% 的美國電影都是在加州製作的。
為了有充足的資源、資金來製作和發行電影,位於好萊塢的眾多製片廠逐漸進行合併,演變成了包括派拉蒙、華納兄弟在內的 5 家大製片廠,和哥倫比亞等在內的 3 家小製片廠,簡稱「5 大和 3 小」。在發展的過程中,他們也共同創造出了好萊塢的關鍵商業模式——大製片廠制度。根據美國電影網站 Collider 的介紹,在這個制度下,好萊塢頭部電影製片廠會和所有人員,包括演員、劇組人員、導演和編劇簽訂合同,並嚴格把控電影製作、發行和放映的各個方面,從而做到像流水線一樣製作電影。劍橋大學出版社的一篇論文提到,8 大好萊塢製片廠共同生產了美國電影業 60% 的電影產出。
後來,在美國法律的限制下,好萊塢大製片廠無法再繼續垂直掌控電影的各個環節,於是他們開始進行橫向併購。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好萊塢的製片廠格局從當年的「5 大 3 小」,逐漸變成了由華納兄弟、派拉蒙、索尼、迪士尼和環球組成的好萊塢 5 大傳統制片廠。除此之外,隨著流媒體的崛起,製片方式完全不同的流媒體巨頭奈飛,如今也被業內看作是好萊塢巨頭之一。2019 年,總部也設在好萊塢的奈飛,宣佈正式加入美國電影協會(MPAA),成為了協會里的第一位流媒體影片服務成員。

▲ 好萊塢 5 大傳統制片廠 | 圖源:Backstage
可以說,在過去幾十年裡,好萊塢巨頭們的命運一直緊密地聯絡在一起。而最近幾年,他們也面臨著同樣的挑戰。2020 年,疫情重創全球電影產業。疫情結束後,2023 年又迎來了美國編劇工會和演員工會大罷工,導致 2024 年的好萊塢新片供應不足。
根據洛杉磯時報的報道,為了獲得更多流媒體收入,許多電影製片方允許電影更快地上線流媒體。過去,電影在影院上映約 80 天后才能在家觀看,而現在則大幅縮短到了 30 天左右。這也導致許多人不再頻繁去影院看電影,而是選擇等流媒體上線。
多重因素疊加下,電影行業資料分析公司 Gower Street Analytics 的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全球電影票房收入是 300 億美元,和 2023 年相比下滑了 7%。刨除中國市場,美國及其他國際市場去年的票房收入,更是比疫情發生前三年的平均水平低了約 1/5。好萊塢巨頭當中,華納兄弟、索尼電影娛樂、環球影業去年的收入都在下滑,派拉蒙仍在虧損,只有迪士尼的業績在增長。
面對電影業的頹勢,好萊塢巨頭們也都在尋求新的出路。那麼,他們具體都在嘗試哪些舉措呢?

為了恢復盈利,減少製作數量、削減內容支出是當前好萊塢的主旋律。資料分析公司 Luminate 的最新報告顯示,去年美國的電視劇製作總時長連續第二年下降,比 2022 年減少了約 30%。根據 Business Insider 的報道,到 2030 年之前,美國主要媒體公司的娛樂內容支出,可能每年都會下降 8%。即使是業績最好的迪士尼,2024 財年的內容支出也比 2023 財年減少了 36 億美元,今年迪士尼還將進一步削減預算,尤其是在電影電視等娛樂內容方面的支出。環球影業、派拉蒙、華納兄弟探索等巨頭今年的內容支出也都在下降。
由於加州地區的演員、編劇工資等製作成本不斷增加,電影公司們還將拍攝地點轉移到了其他有補貼或製作成本更低的地區。紐約時報的調查顯示,美國目前至少有 38 個州提供某種形式的稅收優惠來吸引好萊塢電影製作者。好萊塢電影許可辦公室 FilmLA 釋出的報告顯示,加州當地攝影棚的使用率從過去的 90% 下降到了去年的 63%,專案數量和拍攝天數也處於 2018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相比之下,自 2019 年以來,Netflix 已在新墨西哥州投資 5.75 億美元建設影視基地,並在此打造了大熱劇集《怪奇物語》。環球影業也在新墨西哥州建立了工作室。華納兄弟則計劃在拉斯維加斯花費幾十億美元用於電影和電視製作。
另外,彭博社的報道指出,還有許多製作轉移到了海外地區,因為國外不僅有優惠政策,聘請攝製組或動畫師的成本也更低。比如離美國比較近的加拿大多倫多,一直是很受歡迎的電影拍攝地,奧斯卡獲獎影片《水形物語》和熱門劇集《使女的故事》等都在此拍攝。捷克政府則為 2024 年底前註冊的專案提供部分返還金額,華納兄弟出品的電視劇《銀翼殺手 2099》雖然是以洛杉磯為背景,但拍攝地也選擇了捷克。
面對加州本地電影和電視製作行業的衰退,加州州長在去年 10 月表示,將對電影和電視製作的援助增加一倍以上,達到約 7.5 億美元。但一位從業者表示,金額太少了,而且也為時已晚。

經濟學人的報道指出,儘管過去好萊塢巨頭也都在做線下娛樂業務,但更像是副業。現如今,票房的持續低迷,以及罷工導致電影人才成本的不斷上漲,則促使他們對快速復甦的線下娛樂燃起了更大的熱情。2024 財年,包括主題公園、郵輪在內的體驗業務,是迪士尼最大的利潤來源。迪士尼在 2023 年表示,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將投資增加近一倍,斥資約 600 億美元發展體驗業務,包括打造新的主題園區、推出更多郵輪,並在新加坡建立一個新的母港等。
環球影城母公司康卡斯特集團則在最近宣佈,他們正在進行最大規模的擴張。除了耗資 70 億美元、將在下個月開幕的奧蘭多環球影城,康卡斯特集團還表示,他們正在美國達拉斯建設第一個專門面向兒童的主題公園,佔地一萬多平方米的拉斯維加斯環球恐怖主題樂園也將在今年 8 月開幕。
其他好萊塢巨頭也在尋找新的方法來激發粉絲的熱情並從中獲利。彭博的報道顯示,去年,華納兄弟探索公司成立了一個新的全球體驗部門,涵蓋主題公園、展覽等多個業務。目前,華納兄弟除了上海哈利波特影城之外,還在阿布扎比開設了華納兄弟主題酒店。派拉蒙全球體驗業務負責人也表示,過去三年裡,派拉蒙在全球的電影主題酒店從 200 間客房擴充套件到 1500 間客房,另外還有 2000 間客房正在開發中。
流媒體代表奈飛,不僅在拉斯維加斯開設了 Netflix Bites 等餐廳,供應以其原創劇集為靈感的食物,沉浸式主題空間 Netflix House 也將在今年開業。2023 年,奈飛還首次進軍劇院領域,把熱門美劇《怪奇物語》改編成舞臺劇,在倫敦西區和百老匯的劇院舞臺上進行演出。

▲ 即將開業的 Netflix House | 圖源:Netflix

奈飛前高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好萊塢編劇和演員罷工期間,體育節目作為少數沒有受到影響的內容型別之一,扮演了拯救美國頂級媒體公司的角色。CNBC 的報道也指出,2023 年的大罷工導致好萊塢巨頭無法制作出足夠多的優質劇集和電影,這促使迪士尼、華納兄弟等公司變得更加重視體育直播,希望以此來吸引廣告商。
體育節目的優勢在於能夠吸引大量觀眾,從而帶來可觀的廣告收入。尼爾森的資料顯示,2023 年,美國收視率最高的 100 個電視轉播節目中,有 93 個都是體育節目,比 2022 年增加了 11 個。今年超級碗的平均觀眾人數更是達到了 1.26 億,再次創下了歷史記錄。
Business Insider 的分析指出,體育賽事的直播性質使它成為廣告商的最佳選擇。現場直播意味著不能跳過廣告,為了避免錯過精彩的比賽,球迷們也會一直守著螢幕,這也是為什麼體育賽事黃金時段的廣告費可能比娛樂節目高出 25%。而且,隨著體育博彩在美國許多州合法化,人們對現場體育賽事的興趣可能會繼續增長。Variety 的一份報告顯示,體育博彩玩家在投注時觀看賽事的時間比平時更多,尤其是 NFL 球迷。
根據 Variety 的最新報道,雖然大部分好萊塢巨頭都在削減成本,但主要削減的是娛樂內容支出,相比之下,他們在體育內容上的投入在不斷增加。今年,迪士尼將 4/10 的內容預算投入體育節目。環球影業母公司 NBC、迪士尼的 ESPN、華納兄弟也都在競相與 NBA 達成最新的轉播權合作,併為此投入了數十億美元。據估計,迪士尼每年可從 NBA 比賽中獲得 12.5 億美元的廣告收入,NBC 的收入可能達到 10 億美元或更多。去年,Netflix 首次直播了 NFL 比賽,今年將播出整季的 WWE 摔跤比賽。根據經濟學人的報道,除了爭奪體育賽事轉播權,Netflix 還舉辦了名人高爾夫錦標賽 Netflix Cup,希望藉此宣傳其自制的高爾夫紀錄片。

▲ Netflix 舉辦的名人高爾夫錦標賽 | 圖源:Netflix Cup

以上內容整理自
聲動活潑旗下播客「聲動早咖啡」
想更多瞭解 好萊塢的轉型之路
歡迎點選收聽
也可在各大音訊、播客平臺搜尋本期節目
原創/「聲動早咖啡」
排版/Riley
運營/George


更多有趣問題
歡迎來聲動活潑找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