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辛苦一年的你:最頂級的休息,不是睡覺,而是….

點選上方藍字👆薩提亞實用心理學”關注我,加星標★
每天學點親子|婚姻|個人成長,每天成長·進步·幸福
預約心理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心理諮詢”
近期課程諮詢(收費):請後臺回覆“課程”
高質量的休息,是讓自己的大腦處於放鬆狀態,有意識、有節律地放空自己。好好休息,是一種重要自律;勞逸結合,才能行穩致遠。
——薩姐
作者:粘豆包
來源:帆書 原樊登講書(ID: readingclub_btfx)
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刻:
每天沉浸在瑣碎的工作,雖然沒花很多精力,但總是昏昏沉沉;
一天睡了十幾個小時,卻依然提不起精神,做什麼事都沒有興趣;
無節制地追劇、刷手機後,大腦只剩下疲憊,內心一片空虛……
蘇格拉底曾說,要小心忙碌導致的貧乏,如果我們一直忙碌,生活就缺乏基本的節奏。
一個能成事的人,不單單懂如何好好工作,更擅長如何好好休息。
而最好的關懷,恰恰是深度休息。
01
大腦休息:
最頂級的休息不是睡覺
喬布斯曾說:“當你的心靈逐漸平靜下來,你的視界會極大地延伸。你能看到之前看不到的東西。”
一談到休息,其實很多人的理解非常狹隘。似乎只有躺在床上睡大覺,才是真正休息。
但休息從不是一種固定形式,而是解放自己,懂得自我關懷。
作為蘋果創始人,喬布斯在他忙碌而充滿挑戰的生活中,冥想成為了他重要的休息方式。
他會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坐下來,閉上眼睛,專注於自己的呼吸。過程中要抽離開腦海中的畫面,摒棄一切雜念和煩惱。
在冥想的過程中,喬布斯會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愉悅和充實感,彷彿自己的靈魂得到了昇華。
喬布斯透過冥想,讓自己的身心從繁忙的工作和外界的喧囂中抽離出來。
這種深度的精神休息為他帶來了清晰的思維和無窮的創造力。
更成為他引領蘋果公司不斷創新、走向輝煌的重要助力。
一如喬布斯所行,最頂級的休息從不是睡覺,而是體察自己,消解疲勞。
像最近社交平臺上很火的“公園20分鐘理論”也是如此。
《國際環境健康研究雜誌》曾有一項研究顯示:
每天在戶外稍作停留能讓人更加愉悅,即便只是在公園待上20分鐘,狀態也會變好。
自從網友們知道這個理論後,不信邪地跑去公園進行實踐。
體驗完以後紛紛表示非常神奇,感覺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治癒。
在公園的20分鐘裡,人們可以放慢腳步,感受陽光灑在身上的溫暖。
感受著微風拂面,耳邊傳來鳥兒的婉轉鳴叫,看著樹葉在空中翩翩起舞后緩緩落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讓思緒自由飄蕩。
沒有工作的壓力,沒有生活的瑣碎,只有此刻與自然的親密接觸。
《人民日報》曾說:“真正厲害的人,都很會休息。”
高質量的休息,是讓自己的大腦處於放鬆狀態,有意識、有節律地放空自己。
讓整個人的身心都處於舒展的狀態,情緒自然流動,才是有效的休息。
好好休息,是一種重要自律;勞逸結合,才能行穩致遠。
02
社交休息:
獨自很好,自洽更是難能可貴
你有沒有這樣一種感受?
或是沉浸於成年人的社交場精疲力竭,或是一個人遠離人群而內心荒蕪。
好的休息從不是顧此失彼,而是正視自己的內心:
呼朋喚友是一種樂趣,一個人獨行也能興致盎然。
比起獨處,自洽更是難能可貴。
電影《觸不可及》中,白人僱主菲利普與黑人護工德瑞斯之間建立起了一種超越種族、階層的特殊關係。
菲利普是一位因意外而癱瘓的富豪,生活在孤獨與痛苦之中。
德瑞斯的出現,打破了他原本沉悶的生活。
德瑞斯沒有憐憫,只有真誠與坦率,他帶著菲利普去做各種瘋狂的事情,讓菲利普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樂趣與激情。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兩人都在彼此的陪伴中找到了一種特殊的休息方式,那就是正視自己的心。
對於菲利普來說,德瑞斯的存在讓他不再束之高閣,沉浸於自己的痛苦與孤獨之中,而是勇敢地面對生活。
對於德瑞斯而言,菲利普的世界也為他打開了新的視野,讓他學會了責任與關愛。
與其說是僱傭關係,不如說他們是彼此的良藥。
在相互陪伴、相互影響中實現了心靈的放鬆與成長。
無獨有偶,特蕾莎修女一生致力於為貧困和患病的人服務。
她沒有選擇獨處避世,而是投身於最艱苦的人群之中。
在為他人付出的過程中,她找到了內心的寧靜與滿足。
她的休息並非是遠離喧囂,而是在與他人的連線中,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與力量。
如果說,自律讓人更自由。那麼,自洽讓人生更自在。
人這一生,最難得的是在嘈雜的世界中覓得內心深處的寧靜。
生活中,我們或許也會有相同的處境:
在社交關係中常常會感到疲憊和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究竟是隨波逐流地選擇從眾,還是特立獨行地獨處呢?
正所謂:自洽而內求,達觀而內省。
內在的人格富足,才是人生質量的分水嶺,決定著你的未來走向和人生幸福。
真正智慧的人,早已學會擁抱自我,在自洽中找到合適自己的人生之路。
03
普通人成事的秘訣:
深度休息

J.K. 羅琳,從生活的困境中崛起,成為全球聞名的作家,其歷程令人欽佩。


她遭遇離婚、失業等重創,生活困窘到需依賴政府救濟。
然而,她並未在困境中選擇消極逃避,而是常帶孩子去咖啡館。
在那裡,她一邊照顧孩子,一邊讓思緒在魔法世界自由馳騁。
她身處人群,卻能於喧囂中覓得內心寧靜,《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由此逐漸孕育成型,為她的成功築牢根基。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總是忙於奔跑,追逐時間和目標。
常常忘記給自己一個認真的休息,一個深度的放鬆。
然而,真正會休息,才是治癒生活的良藥。
學會深度休息,懂得關愛和呵護自己,才能感受生活平和與寧靜。
其一,營造適宜環境。
想要放鬆身心,我們需要一個舒適的空間。
可以是咖啡廳的一隅,細品一杯咖啡,放空自己;
可以是公園的綠蔭下,聽著音樂,感受清風佛面;
還可以家裡一個整潔溫馨的房間,點上一盞香薰,放上舒適的靠枕,讓自己完全沉浸在寧靜之中。
環境可以滋養身心,身體得到放鬆,能量也就回流了。
其二,斷開電子裝置。
在這個手機不離手的時代,我們常常被各種資訊過度干擾,不知不覺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能量。
想要大腦放鬆,設定一段“無干擾時間”,關閉手機、平板等電子裝置,遠離資訊干擾;
還可以進行一些“離線活動”,如繪畫,烹飪,手工製作,專注當下,享受寧靜。
其三,專注內心感受。
嘗試冥想,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專注於呼吸,排除雜念,梳理思緒,為前行注入活力。
看一本喜歡的書,沉浸在文字的世界裡,讓心情得到放鬆,忘卻外界的煩惱。
書寫心情,將自己的感受和思緒寫下來,整理內心,幫助我們更清晰地瞭解自己的情緒和需求。
04
寫在最後
有句話說得好:身體是生存的本錢,休息是狂奔的前奏。
深度休息並非逃避,而是在忙碌與壓力中尋得平衡,為夢想增添動力。
這是我們成就一番事業的秘訣,更是擁抱美好生活的金鑰。
無論身在何處,願我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深度休息方式,積蓄力量,邁向成功。
點個「在看」,與書友們共勉。
-END-
作者:粘豆包。來源:文章來源於帆書 原樊登讀書(ID:readingclub_btfx),上帆書,聽懂好書!

我們的影片號會有導師分享心理學內容影片!
歡迎大家收看和關注,也請點在看和轉發支援
點選下列標題,檢視近期其他課程安排:
關注薩姐,檢視更多精彩內容▼
你的每一個在看,我都歡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