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命運是世界上最爛的編劇,你就要爭取做你自己人生最好的演員。”
–撒貝南
還記得2018年的《極限挑戰》嗎?節目中,在一所中學的操場上,做了一個奔跑實驗。
上百名學生被安排在同一起跑線上準備起跑,只有前20名到達終點的同學才可以拿到節目組準備的禮物。
就在大家覺得這只是一個跑步比賽的時候,節目組的嘉賓向他們提了6個問題。
符合每一個問題答案的同學就可以向前走6步到達下一條起跑線。
01
# 六個問題,道出不同人生 #
問題一
教育背景

“你的父母都接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嗎?”是的話請向前走6步路到下一條線。
這時,有一些孩子紛紛向前走去。

問題二
家庭教育

“如果父母給你請過一對一的家教”,請往前走6步,到下一條線。
又有很多同學向前走去。

問題三
特長培養

“如果你的父母讓你持續的學習功課以外的一門特長,而且你現在還保持著一定的水準,”請向前走6步到下一條線。
同學們你看看我,我又望望你,有的停下,有的繼續向前。

三個問題問完,已經有同學向前走了18步,但還有不少人依然站在原地。
同時,提問還在繼續……
問題四
旅行經歷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如果在你從小到大的旅行經歷當中有過一次出國經歷,”請往前走6步,到下一條線。
這時,又有部分孩子大步向前走去。

問題五
留學計劃

“父母是否承諾過你,要送你出國留學?”如果是請向前走6步。
女孩追平了領先者。

問題六
家庭讚譽

“從小到大,你是不是父母心中的驕傲?父母是不是一直在朋友和親友面前誇耀並炫耀你?”如果是這樣的話,請往前走6步。

六個問題,六個選擇,每個答案都伴隨著六步的跨越。
有的孩子輕鬆向前走了近30米,也有不少同學卻依然原地踏步。

當孩子們回首望去,那些因為家庭背景而領先的同學,已與他們有了明顯的距離。

這一刻,他們或許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原來,這個世界本沒有想象中那般公平。
02
# 沒有傘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
每個人的起跑線都因家庭、環境、教育等各種因素而有所不同。
有人生來就站在了高處,有人卻需要跨越層層障礙才能觸及那片天空。
這便是生活的真相。
但請記住,這並不意味著你的努力就失去了意義。
就像節目中黃渤老師說到的那樣:
“你們之所以站在這條線上,
和你們之前的努力其實並沒有多大關係。
如果從現在開始起跑的話,
站在前面的同學,
有可能領先許多,
但是在抵達終點之前,
這並不意味著後面的同學不能超越自己。”
雖然我們每個人的起跑線會因為父母的基礎的不同而有所差距,但是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暫時的領先並不意味著成功。
沒錯,對沒有家庭背景的孩子來說,就只有自己努力奔跑,才會有未來。
當然,故事還未結束,遊戲的規則是隻有前20名才能拿到禮物。
屋內,有焦急等待的父母。為此,孩子們選擇放手一搏。

心若向陽,一路芬芳。
操場上,他們拼命的奔跑,每往前一步,都能穿過風,觸到光……
生活從不虧待每一個努力向上的人,今天的你要勝過昨天的自己!未來的幸運都是過往努力的積攢!

此時,第一名的孩子已經已經到達。

大門緩緩關上,剩餘名額迅速減少……

剩下的孩子,只能被拒之門外。

這樣的畫面不禁讓人心疼,孩子們稚嫩的臉龐上流露出深深的不甘與無奈。
這個場景無情地映照出社會競爭的殘酷現實,以及成長道路上無法迴避的重重阻礙。
難道就要這樣放棄了嗎?
我們真的會輸在起跑線上嗎?
答案:當然不!

她們在嘉賓的帶領下,戰勝了困難,衝了進去……

03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 #
現場,節目組也找來了各行各業優秀的成功人士與嘉賓們接受同樣的挑戰。

當然,結果也不盡相同。他們也是這樣,有的一步未動,有的遙遙領先。
但是,這也絲毫不影響他們成為各個行業優秀的佼佼者。


節目結尾黃磊老師的一番話更是意味深長:
“老有一句詞叫贏在起跑線上,凡是贏在起跑線上的,都是短跑。
人生一定不是場百米賽,一定是場馬拉松,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場馬拉松是在起跑線上贏,最初的領先也會被生命長河稀釋,領先的幾步在漫長的人生路上不過是最小的一毫米而已。”
人生要有激情,要求耐勁。知識改變命運,只要努力,堅韌,一切就皆有可能……

04
# 洛克菲勒:起點不是終點 #

洛克菲勒書中曾說到:
家族的榮耀與輝煌的過去,並不能保證其子孫後代有美好的未來。我承認早期的優勢的確大有幫助,但這不是最後贏得勝利的保障。
我曾經不止一次地思考這個對富家子弟而言帶有悲哀性的問題,我似乎覺得,在富家子弟繼承優勢的同時,也減少了他們學習和發展生存技巧的機會。
而出身窘迫的人因為解救自身的迫切需要,他們便會積極發揮創意和能力,並且珍惜和把握各種機會。
我還注意到,富家子弟缺乏貧困出身者的那種想要拯救自己的野心,他們做的僅僅只有祈求上帝賜予他們成就。
因此,在你和你的姐姐們很小的時候,我就有意識地不讓你們知道你們的父親是個富人,我向你們灌輸最多的是諸如節儉、個人奮鬥等價值觀念,因為我知道給人帶來傷害最快捷的途徑就是金錢,它可以讓人腐化墮落、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失去最美好的快樂。
我不能用財富埋葬我心愛的孩子們,愚蠢地讓你們成為不思進取、只知道依賴父母成果的無能之輩。
節選摘自《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想跟你們分享這本書中的內容:
“每個人的人生起點不盡相同,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人生的最後結果就被出身定型。
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存在窮富世襲,也不存在成敗罔替,有的只是“我奮鬥,我成功”的真理。”
誠然,一個人的出生起點不但不能影響一個人的人生結果,更不能決定結果。
我堅信,我們的命運由我們自己的行動決定,而絕不是完全由我們的出身決定。
出生貧困的人和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都有登上高峰的機會,只是後者可能走的是父母搭好的階梯,而前者則更多需要自己撥開荊棘,開闢道路。
不過是各有各的心酸,各有各的風景罷了。

其實,這是一部很多年前的綜藝了,最近又逢國內的高考季,看了看相關的影片,真的是每看一次就會觸動心靈一次。
當然,網友們也有各種不同的聲音。

就像這位媽媽說的也很通透:
父母是孩子的起點,是雞湯,也是赤裸裸的現實,有錢人家精英式培養孩子,進可以按照孩子的意願自由發展,退可以給孩子安排標準模板的人生事業,橫豎都有強大的後盾兜底,興趣班是馬術,高爾夫,網球,英語口語更是從小標配,最後出國留學,而普通人家的孩子呢?按部就班的幼升小,小升初,然後中考,高考,大學,就業,重複著我們的人生……
我們這一代人,從小便耳濡目染“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諄諄教誨,然而當我們自己也成為父母時,卻發現“起跑線”已經從送分題變成了送命題。
孩子前期靠父母贏在起跑線,其實沒有問題,那畢竟也是上一輩父母用努力打下的江山!
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靠前的起跑線,站不下所有的孩子,父母為孩子所鋪設的道路,總會存在高低遠近的差別。
孩子的未來人生之路還很長,我們作為父母,能做的便是給予他們前期堅實的支援。後期,我們也要督促孩子步伐不輟,堅定努力。否則給與孩子們的再多,也都是徒勞。
你有多努力,多拼命,只有你自己知道!
就像故事裡說的,能到達金字塔頂端的,不只雄鷹,還有蝸牛。如果你是雄鷹,請不要吝嗇你的羽毛,去你的長空搏擊;如果你不是,願你像蝸牛一樣,頑強執著,奮力攀爬。站在塔尖的你會和雄鷹看到同一片風景。
和你們共勉……
關鍵詞
起跑線上
個問題
站在
在起跑線
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