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戳心的瞬間:他們笑了,我哭了

堅持,讓美好發生。

“我在悄悄愛著你

從來不曾離開”
從前幾年起,我陸續捐了一些款,做了一些公益。‍‍‍‍‍‍‍‍‍‍‍‍‍‍‍
這些專案有了新進展,都會通知到參與者。‍‍‍‍‍‍‍‍‍‍‍‍‍‍‍‍‍‍‍‍‍‍‍‍‍‍‍‍‍‍‍
每次看通知時,都是我最欣慰的時刻——
當你見證著自己參與的活動,正在一點一點改變一群人,讓世界一點一點變好時,那種豐盈的驕傲,溫柔的滿足,真的沒有任何物質享受可以替代。
前幾天,又看到一個報道。
“伊利營養2030”回到了幫扶過的山村學校,去看望最初的那幫孩子,如今變成了什麼樣。
趕緊點開閱讀。讀完後,又是一陣湧動的溫暖。
十年前,魯甸地震不久,志願者抵達雲南鵲落小學。
那是一個偏僻的山村小學,因地震原因,校舍建築大部分受損。伊利捐資,重建學校。‍‍‍‍‍‍‍

那天,孩子們睜著好奇的眼睛,看著陌生的志願者們。

其中有個孩子,名叫周慶東。
長得虎頭虎腦,喜歡打籃球,他在泥石遍佈的地坪裡跑來跑去,有如一隻林中小獸,非常有活力。‍‍‍‍‍‍‍‍‍
志願者問他:“你有夢想嗎?”‍‍‍‍‍‍‍‍‍‍‍‍
他說:“我想打籃球。”
你有夢,我護航。
伊利志願者們鼓勵周慶東和其他有夢的孩子:
孩子,世界很大,你儘管奔跑,我們會始終在身後。‍‍‍‍‍‍‍‍‍‍‍
後來的每一年,志願者們都沒有缺席。‍‍‍
他們去鵲落小學探望、幫助、見證孩子們的成長。
見證他們汲取知識。

見證他們升入市重點高中。
2024年,周慶東長大啦。
瞧,左邊第一個穿白T恤的大男孩就是他。
他成績優異,朝氣蓬勃,對未來充滿希望。

他依然喜歡籃球。

回到鵲落小學時,會和一起長大的小夥伴,在球場打上幾圈。‍‍‍‍‍
還有一個小女孩,叫石欣悅。
她是八開鎮中心校的學生。
伊利的志願者見到她時,她還是一個小蘿蔔丁。‍‍‍‍‍‍‍‍
谷色皮膚,個子小,但如同野蠻生長的植物,生機勃勃,成長得熱氣騰騰。‍‍‍‍‍‍‍‍‍‍‍
“伊利營養2030”將牛奶和足球送給孩子們時,她說:“哥哥姐姐,我們還想踢球。”
伊利果斷捐資,在她的學校建了一個球場。‍‍‍‍‍‍‍‍‍‍‍‍‍‍‍
看。

原來的學校操場,是這樣的。

現在已經鋪上了綠茵,變成了一個現代化的足球場。

石欣悅和其他山村女孩們,也有了自己的足球。

她們拚力奔跑,不屈不撓,一步步逼近球門,靠近夢想。
三壩鄉白水臺小學的孩子們,因為伊利的扶持與捐建,他們有了專業籃球設施。
志願者還組建了“博愛籃球校隊”,為孩子們聘請了籃球教練。

一晃多年過去,他們變成什麼樣了呢?

今年秋天,“伊利營養2030”與孩子們重逢,發現他們都長高了好多。
有的長高了8釐米,有的10釐米,還有的增長了13釐米。

在伊利帶去的希望中,他們正一點點成長成最好的樣子。

真好啊。
歲月之羽,掠過時間之河,留下明亮的成長痕跡。

在志願者播灑的愛中央,美好正在悄然發生。

“你笑起來真好看”‍‍

除了這些學校,伊利志願者的足跡,還抵達了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格咱鄉小學。

這是海拔3123米的高原小學。
被高原陽光吻過的孩子,奔跑在草甸、湖畔時,臉上的笑容美得驚人。‍‍‍‍
他們騰空而起時,你會感覺生命之火,正在高原熊熊燃燒。‍‍‍‍‍

誰說站在掌聲中央的,才是英雄。身在高原的孩子,同樣是自己的冠軍。
他們從不認輸。
哪怕命運,交給他們一把玻璃茬子,他們也凌空揚起,化作璀璨星空
伊利給格咱鄉小學的孩子們,送去球衣、球鞋,還送去專業訓練器材。
同時為孩子們提供學生奶的營養支援。

之後的許多年裡,孩子們一次次奔向球場。

並陸續拿下多個獎項。
甚至捧回了州級比賽的冠軍獎盃。

他們知道,他們背後不是空無一人。
有無數充滿愛的目光,始終關注,一生相隨。‍‍‍‍‍‍

在一食一飲,一行一跑之間,愛如牛奶,滋養了每個格咱鄉小學的孩子們的身心。

被愛照耀時,他們有了勇氣與力量。
他們笑起來時,往昔的淚與痛,都成為成長的鈣與鹽
生於山野有什麼關係。
成長於陋巷又有何不妥。
他們不惶恐、不卑怯。‍‍
因為心懷星光的人,一生不會迷路。
胸有火焰的人,無論身處何地,都會燃燒出生命激情。

“糖果和你,都好甜”‍‍‍
在雲南省大關縣向陽村完小,志願者到來時,孩子們歡呼雀躍。
小不點兒們,圍著哥哥姐姐跳啊,鬧啊。

一個小女孩走過來,給了一個志願者一顆糖。

“姐姐,給你一顆糖。”
“為什麼給我糖啊。”
“因為糖果和你,都很甜。”‍‍‍‍
這個細節,令志願者念念不忘,每當想起,內心都是一陣暖流。‍‍
是啊,生活很苦,就吃一顆糖。
世事辛酸,就嘗一點甜。
在偏遠山村出生,那就多喝一點奶,多踢一場球。
喝著喝著,跑著跑著,就長大了,變成同樣心懷愛意與夢想的人。
一個來自北京的攝影師,跟著伊利到了山村小學做志願者後,和孩子們漸漸熟了。‍‍
他問一個小男孩:“你想要什麼禮物?”
男孩想了很久,說,想要一件籃球球衣。
孩子以為,這個願望不會實現,志願者走了,就不會再回來。‍‍‍‍‍‍‍‍
沒想到一個月以後,攝影師如約歸來,並將一件嶄新的球衣,送到了他手上。
孩子激動不已。‍‍‍‍‍‍‍‍‍‍
他抱著衣服,奔走相告:“哥哥記得我,哥哥沒有忘記……這是我收過的最好的禮物……”‍‍‍‍‍‍‍‍‍
有時候,你給出一點愛,卻收穫了能溫暖半生的回憶。‍‍‍‍‍‍‍‍‍‍‍‍‍
在公益之路,許多志願者都被反哺,被感動。
誰說愛是單箭頭的?!
它從來都是互相成就,彼此滋養。
在施予的時候,你也在獲得。在愛的瞬間,你也在被愛。

有一天晚上。

山村忽然停了電。
萬籟俱寂的夜裡,只聽得附近的學校,傳來陣陣歌聲。
孩子們點起蠟燭,就著微弱的、零星的燭光,齊唱熱血沸騰的《孤勇者》。‍‍‍
暗夜歌聲傳來,有人落下眼淚。‍‍‍‍‍‍
這人間啊,有人金玉滿堂,有人日轉千街。
有人目下無塵,有人心懷悲憫。
世有千年樹,也有百態人。斯人如彩虹,遇見方知有。
你要記得,最良善的人,終會互相溫暖。
最懂給予的人,會藉著彼此的光,走出生命的暗夜。
“公益是光”
不要擔憂施予的善,被辜負。給予的愛,被忘記。
不會的。
在赤誠的孩子們中央,滴水之恩,都有迴響。
他們寫信:
他們感恩:‍‍‍‍‍‍‍
他們接過善良的接力棒,在很多很多的地方,種植他們的愛與希望。
他們“種春天”。
跟著“伊利家園行動”,在荒漠地帶,種上綠蔭。‍‍‍‍‍‍‍
他們“看星空”;
伊利“童夢同宇”天文科普公益專案帶領孩子們,跟著“中國天眼”,探測神秘的星空。
經由天文望遠鏡,他們明白了:
全世界孩子頭頂的星空,都一樣璀璨,一樣玄奧,等著他們去求知。
只要有好奇心,宇宙會給他們一個接一個激動人心的答案。

他們

“守護大象”。

伊利捐出300萬元建設350畝“大象食堂”,拯救瀕危亞洲象。

孩子們看到了伊利在亞洲象棲息地附近修建的“愛心防象圍牆”。
懂得了萬物有靈且美。
知曉了動物們的生存密碼,成為小小的“護象人”。
公益之光,一點點照亮矇昧的心靈。
公益之種,長成了良知、夢想、人格之樹。
他們在被愛、希望照亮的時候,看見了更遠的遠方,更高的高處。‍‍
同時也深深懂得,一定要用力奔跑,踮起腳尖,去觸控滾燙的、明亮的理想。
他們開始做夢;
不斷行動;
讓心願變成現實;
在星空與大地,在城市與鄉村,在萬家燈火與闃寂無人之間,不被看見的孩子,陸續睜開眼睛。‍‍‍‍‍‍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
在不經意間,夢想生根,希望發芽,孩子們成長為最美好的樣子。

別再說公益只是給錢。

不是的。
它是鄉村孩子們的月,是幽谷中的歌聲,是荊棘盡處的花,是跋山涉水時的日出。
伊利的公益夢想之花一直在開。
它以企業良知為水,以社會擔當為陽光,一點一點地,成長為參天大樹。
從2012年起,“伊利方舟”兒童安全公益專案已走過12年。它守護37萬名兒童安全成長,助推中國兒童安全教育事業步入新徵程。

“伊利營養2030”已覆蓋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累計投入超1億元,近80萬兒童從中受益。

“伊利童夢同宇”天文科普專案,幫助偏遠地區青少年放飛天文夢想,逐夢星河

伊利公益的腳步走過山村,走過高原,為孩子們守護每一個了不起的夢想。
它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遠在山村的孩子:
少年,江湖路遠,你儘管前行。
伊利一路同行。

伊利不止愛幼,而且愛老。
伊利投入600萬元,發起“老年營養改善工程”公益專案,助力老年人營養膳食改善。
一老一幼,關乎民生福祉。
一點一滴,終成大愛人間。
未來,伊利將繼續履行社會責任,引領各方力量,讓公益更有益。
但我們也要明白,公益不是一個人、一家企業的獨善其身,而是一群人、眾多社會力量的攜手同行。
願更多普通如你我的人,也走上公益之路,點亮良知之燈,看見更多人,也被更多人看見。
如果暫時做不到,那麼,請站在路邊,為走在前面的中國企業大聲鼓掌。
請為伊利點贊。
為中國企業的良心轉發。
謝謝伊利,始終執燈,在崎嶇山路上十年如一日地行走,為偏遠山區的孩子們,帶去愛,帶去光。
關注我
看更多好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