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孩子“住進”學區房,丈夫建議妻子嫁給兄弟|親密之訴06

大家好,我是陳拙。
7年前有一條新聞,當時讓挺多人震驚,不知道你們現在記不記得——
當年有一部分離婚的人,賺了普通職工“不吃不喝乾十年的工資”。
那時很多城市房價大漲,但是想買房不容易,因為有限購的政策。所以很多夫妻假離婚,用這種方式來買房,甚至在貸款上還能更優惠。
有個北京的中介給媒體算了一筆賬,如果不離婚,去買第二套住房,30年還清的話,要多付80萬的利息。當時北京平均年工資是8.5萬,這可是一個普通人的十年。
一時間,鑽法律空子,離婚買房這事兒都成了公開的秘密。有些人也以此為傲,投機暴富。
但那些為了買房而離婚的夫妻,過得還好嗎?
我們的律師作者常問心經常會遇到這些人來諮詢。今天,她要講個不一樣的故事。
2023年2月的一天,我去做法院值班,中午沒人,我就發了個朋友圈說在法院做法援。朋友圈被轉到我的跑友群裡了。群裡的朋友起鬨說也想爭一個遠端法院諮詢的機會。
這個群裡都是我家附近愛跑步的朋友,大部分都結婚了,四五十歲的人不少。之前他們也就問些小的法律問題,多是關於房產、遺囑繼承贈與之類的,具體到個人隱私的基本就私聊。
微信群是可以搖色子的。我逗他們,說誰搖中了5,就有一次機會諮詢。
結果有個男生就搖中了,說要諮詢一個問題。
我和這個男生住一個小區,但我對他了解得不多,僅限於大家一起跑步時閒聊過。他是那種大大咧咧的人不管什麼話題都能搭兩句,高個子,皮膚曬得黑黑的,很外向,也有點自我。
我記得這個男生特別愛說,“沒必要。”
群裡有人每週都去爬山,大家總看他們幾個人去爬那種沒什麼人的路線,景色很美,開玩笑說讓他們組織大夥,他們說人多了沒法負責大家的安全,鼓勵大家自己玩,量力而行。
有人問說要不少組織幾個人,需要的補給大家AA,他就說,“沒必要,誰也不差這幾個錢,真想玩,誰買得多就大家一起分分得了,不打那個麻煩。”
我就問他,想在群裡說還是單聊?這個男生就說,“沒必要,就在群裡講。”
他說完問題,短短一句,群裡的氣氛就炸了。
他一開口就是,“撫養權該怎麼變更?”
大家都很詫異,因為他看起來很年輕,天天在群裡打卡運動,也沒有看過他的老婆和孩子。
他呈現給朋友們的狀態就不像是結了婚。
後來我才知道這個男生叫陳輝,雖然長相普通,但長期鍛鍊得身材很挺拔。他也注重穿搭,衣服沒有抽絲打褶的情況。有個愛爬山的姐姐說,看你天天到處跑步打卡這麼瀟灑,以為你沒結婚呢,結果都爭上撫養權啦?以後要養孩子,你可就沒時間鍛鍊了。
有人說還以為他是鑽石王老五,沒想到已經走完一個階段了。
他說離異了也是鑽石王老五。另一個大哥說,帶著孩子還能是鑽石王老五嗎?最多是黃金王老五。
群裡的人開始起鬨了,各種表情包在群裡刷起來了。
我@陳輝,為什麼想變更撫養權?撫養權現在在誰那?想變更給誰?有沒有協商過?
陳輝說,撫養權在老婆那,想變更成自己。還不想協商。
我繼續問,那你身上有比前妻更有優勢的地方嗎?換句話說,撫養權變更給你會對孩子更好嗎?
陳輝回覆了一大段,意思是他們夫妻是協商離婚,孩子跟著媽媽,財產也給了老婆。他說得很多,但是沒有回答我為什麼想變更撫養權,他也沒有說自己養孩子的優勢,他可能在刻意迴避這個核心問題。
群裡的人按捺不住了,有人問不介意的話,說說你們為啥離婚?
陳輝只發了兩個字:買房。
我再次問他對比前妻,他在撫養孩子方面有什麼優勢,陳輝過了幾分鐘才回復了一句,如果媽媽的經濟狀況沒有爸爸好,能用這個理由做變更嗎?
我問他兩個人的經濟收入差距有多大?
他說自己每月至少有8萬的收入,而老婆是在體制內,拿的是死工資,賺得不多但很穩定。
他發完這句話,群裡又炸鍋了:“8萬,我剛才保守了,你不是鑽石王老五,你是雙鑽王老五。”
“跑步小能手也是賺錢小能手啊”。
群裡有人好奇,為了買房離婚,那房子得多好才值得拿婚姻冒險?
陳輝輕描淡寫地發群裡七個字:江景、學區、大平層。
上班摸魚的群友們就開始猜樓盤。可陳輝就是不吭聲,等大家猜了一會兒後,他在群裡發了張窗景照片,單獨給我發了樓盤的位置,是一套價值超過千萬的江景房。
他矜持又不失驕傲:“這套房子也沒你們想象得那麼貴。”
陳輝的收入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包括我。但這也讓我更加疑惑。
他說為了買房而離婚。
確實因為近年來的限購政策,讓不少夫妻試圖離婚後各自購買一套,但是他一直強調要搶奪孩子的撫養權。他別是帶著夫妻共同財產,買完房子,就要趁機踹了媳婦離婚吧?
就在我心裡揣測的時候,群裡的訊息仍然在閃爍,他還在追問撫養權該如何變更。
我站在律師的角度,告訴他,儘管他收入甩前妻幾條街,但前妻是公務員,能穩定保證孩子的正常生活。
兩人的經濟差距不足以爭奪孩子的撫養權。
我問他,你還有別的優勢嗎?群友打趣我,“常律師見的世面太多了嗎?一個月8萬還不算很強啊?”
“不要槓,人家前妻是公務員。”
“我覺得光有錢也沒用,現在孩子又不是隻看錢,從小誰陪得多,照顧得多,孩子就跟誰感情深啊。”
“現在孩子還不看錢,隨便一個興趣班都大幾千甚至過萬,沒錢怎麼送進去。”
陳輝沒有理睬群友們的話,他繼續問我,怎麼才算是撫養能力更強呢?
我告訴他,除了收入情況,法院會評估父母雙方的健康情況、受教育情況,甚至和孩子相處的情況——說白了,除了錢,也要看誰對孩子好,孩子更親誰。
他過了幾分鐘才回復我,但答案模稜兩可,說兩夫妻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差不多。
我卻第一反應覺得他在說謊。
我們這個群組織跑步活動的時候,很多朋友會帶家屬和孩子來。比如有個極其自律的大哥,自己開公司,5 點多爬起來跑步舉鐵。每天我們睡醒的時候,他跑完步的截圖就已經發在群裡了。
這麼忙的人,我們都會看見他帶著老婆女兒一起運動。
陳輝也喜歡運動,但他比大哥更拼,一週五跑,按他自己說的,就是下班興致來了,停車跑十公里。他經常在群裡發的就是在哪跑步打卡了,又入手了什麼新的運動器具,有時候新上市電子產品,他也是發照片,證明自己第一批購買。
可在他朋友圈和運動群裡,從來沒有分享過家庭資訊,看不到他的孩子和妻子。
我們也沒有見過他帶孩子過來,只有他自己參加活動,所以最開始大家都因為他說自己結婚了而詫異。
現在,大家在群裡七嘴八舌說養孩子需要陪伴,陳輝也沒有接話。
這種情況大機率是前妻陪伴孩子比較多,孩子也沒有跟他多親近。這也是大多數“妻子”的情況。
和孩子關係一般,但陳輝還追問我,有其他辦法變更撫養權嗎?
我話堵在胸口,無論他出於什麼原因要離婚買房,又搶奪撫養權,他能成功的機率真不大。
群裡的氣氛已經由開始的熱鬧變得沉寂起來。原本以為今天的諮詢就結束了,我都開始寫值班記錄了。
我剛寫了幾行字,手機又震動了。
陳輝@我,說如果自己被裁員了,拿了一筆大額賠償,願意分割給前妻一部分,以此作為條件能變更撫養權嗎?我說這事兒兩夫妻協商就行,如果孩子超過8歲能夠表達自己的意願,還要考慮孩子的選擇。
他說,“我老婆管孩子管得挺好的。我就是想問問,走個程式變更而已”。
前妻照顧孩子很好,老婆也沒有變心,變更撫養權更沒有意義了!
諮詢到現在,陳輝唯獨對撫養權特別執著。
我就問他是生育不了了嗎?為什麼一定要爭撫養權?這個問題冒昧了,但他要是再不說實話,真解決不了問題。群友這時候也安慰陳輝,“這個孩子即使不在你身邊長大,也一樣是你的孩子。我認識的好多離婚的家庭,不管父母多麼不愉快,孩子長大了還是會去找爸爸的。血脈的聯絡是很難割捨的。”
另一個熱愛爬樓梯的姐姐說,“你要是有可能被裁員,何必多一事呢?沒有媽媽不好好帶孩子的。再說你們還住在一起,變更了撫養權,不彆扭嗎?”
陳輝說,“我就是以防萬一。”
群友都在發,那撫養權自己商量好就行啊。過了十幾分鍾,他只回了個“沒商量好”。這明顯是不願意再說了。
群裡徹底沉寂了下去。
不過,陳輝終究還是和我私聊了。我才知道,這個天天說“沒必要”看似灑脫的男人,內心的糾結之處——
他說,他參與的不是普通的離婚買房,而是“換妻買房”。
我沒想到陳輝想變更撫養權的背後有這麼炸裂的故事。
他形容另一對參與的夫妻,其中的丈夫,是個“熱衷於買房的朋友。”
前些年房地產火熱的時候,這個朋友給他說,“你累死累活幹一輩子都不如一套房漲出來的錢多。”
這朋友和妻子都是本地人,各自結婚前都有婚前房產,都是頂級學區,但是房子老破小,居住體驗很差。而且這朋友還非常看好房市,於是為了規避限購政策,朋友選擇和妻子離婚,買了套大房子。
陳輝看到朋友這波操作以後,也心動了。
他軟磨硬泡地說服老婆離婚,買了那套價值千萬的江景房。
問題是這套新房的學區是中學,而陳輝的孩子還有兩年就要上小學了,卻掛不上好的小學學區。我聽完覺得,陳輝這人胃口挺大,小學還沒搞定就下手中學的學區房了。沒想到,他整出了一個極限的操作。
他居然找到因為買房而恢復單身的朋友,商量能不能用朋友的學區房幫自家孩子上學,最後倆人商量出一個能在我知道的全年炸裂操作榜上排前三的辦法,朋友和自己老婆兩人領結婚證,他當時想的是,反正兩家都因為買房離婚了,各家還住在一起,只是多領個證,就能省下幾百萬換一個最好的小學學區,太值了。
這種離婚買房的操作,我之前一直覺得這麼幹的人大腦發育不完全,小腦完全不發育。婚姻、大額財產,任何一個都是人生大事,以這種形式繞成一團亂麻,得有多自信才能這麼幹。
他的操作更極限,為了孩子上更好的小學,就讓妻子跟別人結婚,我更是難以理解,有把另一半當成獨立的人去看待嗎?只要利益足夠大,一切皆可操作?
我從律師的角度看,法律上並沒有‘假結婚’的概念,只要符合條件就能登記結婚。但是登記以後,兩人卻在和原配偶一起生活,這種鑽漏洞情況一旦被查實,學校就會標記為存疑,孩子有可能被撤銷上學的資格。
比如說我們這裡,好學校在通知報到前是要家訪的,也就是說當時夫妻倆都要在場,這就容易穿幫;
而且,一個謊言需要無數謊言來圓,一旦孩子知道了,要麼是順應大人的要求,,在學校裡為了這一個謊言,從小就要學會撒更多的謊來圓,被擊穿自尊;要麼就是抗拒,和父母的關係破裂。
試想一下,陳輝的孩子才5歲的年紀,卻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面對這麼複雜的局面,孩子的心理能好受嗎?另外,母親跟別人登記結婚之後,孩子多了個法律上的繼父,繼子也是有繼承權的,因為這些法律關係,大人之間有可能出現其他的糾紛。
陳輝在微信裡告訴我,為了大房子,為了好學區,他是怎麼做出了這些決定。反覆強調這個決定的背後,代表著什麼體量的財富和機會。
卻沒有一句說到妻子和孩子的感受。在他的話裡,我看不到人的氣息。
他說還是自己的朋友夠義氣,兩家人平時關係特別好,這個時候願意幫自己孩子一把,雖然當時有點小小阻力——朋友的妻子不是很答應。
陳輝複述了朋友“前妻”的原話,“如果這麼幹的話,你們是好朋友,我也不能攔,但是財產要放我在這兒,包括房子,都一定要變更在我自己的名下。而且他們倆不能單獨接觸。有什麼要辦手續的,咱們四個都得到。”
那個朋友就說,“我們肯定會復婚的,一定不會做對不起你的事情。”
而朋友前妻說,“我相信你,但是你現在的承諾我不能確定幾年之後還管用,最管用的就是那個紅本(房產證)上有我的名字,哪怕過戶稅要交 10 萬塊錢,這 10 萬塊錢我就當是保險了。如果我們以後復婚了,這 10 萬塊錢我覺得花得也值。如果我們不復婚,那這就是給我跟孩子後半生的保障,不貴。”
之後我反應過來,陳輝跟我講的不全是真話。
如果他朋友真的把財產都交給妻子,那朋友沒了房子,也就無法幫他孩子辦理學區。
很可能,朋友並沒有他說得那麼慘,至少保留了一套房產。
反倒是陳輝,跟我說話也在拼命維護自己的形象,說自己做得不比朋友差,除了車,他能給前妻的都給了。
那套價值千萬的江景房,他就掛在前妻名下,每個月他還貸款。一併給出去的還包括孩子的撫養權。
我問他,都這樣了,你為什麼還要變更撫養權?
他說,因為孩子和財產都交出去以後,老婆突然決定,不跟他復婚了。
陳輝說,找我諮詢之前,他和前妻認真談了一次,想等孩子上小學後,儘快把結婚手續辦回來。
這也是兩人原本的計劃。
他老婆突然變卦,說為什麼要變?不看證的話,兩家夫妻不還是各自生活著嗎?
陳輝急了,說自己是怕學校有什麼登記和調查的,發現孩子父母離婚了不好,對孩子也有影響。
他老婆丟給他一句:“爸爸這個身份是看出生證又不是看結婚證,誰沒事看孩子爸媽結婚證?”
陳輝說,萬一孩子知道了呢?
他老婆說:“那就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還是一樣愛她,只是多了一張證。我們還生活在一起還不說明問題嗎?”
多出來的這張證恰恰成了陳輝心裡的一根刺,而老婆每一次不願意復婚的答覆,就像用這刺又紮了一次陳輝的心,他最難受的是這根刺是自己種出來的。陳輝很懊惱,跟我說,從他們登記的情況來看,“我現在這種情況屬於非法同居。”
他覺得自己現在不但離婚了,而且老婆和別的男的在一個結婚證上,心裡賊彆扭,怎麼都不得勁兒。
我說你現在無非就是多了一張離婚證,你過的還是離婚之前的生活啊。
他硬是說不對:“我老婆還多了一張結婚證!”
我心想,這不是你一手促成的嗎?你咋還委屈上了?
這時候,陳輝也沒了在群裡炫耀自己鑽石王老五的底氣。他告訴我,自己正在重新“追求”老婆。
他就像彙報進度似的,跟我說起自己為了讓老婆鬆口復婚,做了什麼軟磨硬泡的努力。
在結婚紀念日,他專門定了特別好的西餐廳,買了卡地亞的首飾,還有餐廳裡的服務員送花的環節。
結果他老婆說,“咱們都離婚了,還有必要過結婚紀念日嗎?”
陳輝說,“無論如何得改回來,你是我老婆!”
他老婆說,“要離婚投資的是你,要蹭人家學區登記的是你,離婚之前你不知道孩子的興趣班在哪,離婚之後你不參加幼兒園的活動。有沒有那一張紙能怎麼樣呢?!”
陳輝給老婆說,可能公司會有人員變動,不那麼忙了之後他就可以多陪孩子多照顧家。
他老婆說,那就到那時候再說,反正還沒有上學。
晚餐不愉快的結束後,陳輝專門在一個鮮花APP上預訂了每週把花送到家的服務,99塊錢一個月四束。這種服務都不需要挑選,比花鳥市場的還便宜,主打一個省事還顯得用心了。
他還說,自己現在堅持每週末帶老婆和孩子出去吃飯,飯前飯後還承諾要把時間花在家裡,說過以後一定多在家裡,週末不出去。週末該出來跑步了,我還是能看到他人。
他費盡腦汁想出了一個自己愛孩子的表現,他說自己會定期給孩子找那種學前提優班的試題,打印出來給孩子做。我感覺孩子可能比我還哭笑不得。
我其實很想對他說,感情上臨時抱佛腳尤其沒有用。
在過去,他老婆受夠了嘴上功夫,不復婚更像是失望之後對他的懲罰。而他自信地交出了所有財產,更說明他沒有發現夫妻之間早就存在的感情裂縫——就連我們都能看出來。
他在群裡公開自己的婚姻狀況後,還是會來參加跑步活動,當時有跑友說自己跑完就不聚餐了,老婆叫他回家吃飯。他卻在那炫耀:“我老婆從來都不催,活動嘛怎麼可能結束就回家?”
有一個深諳家庭的老大哥,像開玩笑,又像是點他那樣說:“不催你回家就是懶得看見你。”
陳輝爭奪撫養權是個死局,我想寬慰他一下,結束這個沒有結果的諮詢。
“你們倆還是住在一起的,另外你老婆和朋友也沒有什麼私下的接觸。”
他說有了撫養權,心裡才會踏實一些,或許他跟很多人一樣,覺得要拴住一個女人,就得綁住她的孩子。
陳輝說的話,讓我很不舒服。
下午諮詢的工作量很大,我也忙起來,就沒再回復陳輝的資訊。
晚上我回家後,陳輝又給我打了電話。
他說,如果說公司是以他不能夠勝任他現有的這個工作為理由跟他解除合同的話,需不需要給他賠償?
我直接問他承擔的是一個什麼崗位的工作。
他說自己在一家建築公司,算是總工程師,公司明顯經濟效益開始下滑,有不少的部門開始裁員了。他感覺他們公司的人員是遠遠超過崗位實際需要的,加上自己的收入比較高,他覺得自己很危險。
我說,你們公司的章程具體是什麼規定的?
他又沒有接我的話。
我告訴他不能勝任工作是一個很概括的幌子,具體賠償的話得看公司的章程和你工作的實際情況,沒辦法判斷這個賠償的事情。他聽完停頓了幾秒,又問回了撫養權的問題。
我有種感覺,陳輝怕輸。他的問題一直在外圍打轉,既怕說的太多暴露很多資訊,又怕說的不夠,得不到對他有用的判斷。他東一下西一下的問題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他最在意的事。
現在他工作變得不穩定了,財產和孩子都在老婆那。他害怕了,如果老婆不復婚的話,萬一他被裁了,他可能一無所有。
而且他不敢停掉房貸。一旦停了房貸,前妻可以選擇賣掉這套江景房,及時止損,與他徹底一刀兩斷。如果鬧到這種局面,孩子可能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我告訴他,如果你要變更撫養權,你有沒有真的打算去承擔這個撫養責任?其實你知道孩子跟你不是很親,她和媽媽在一起比較多,你也指望不上孩子傾向你。
如果你離婚買房為了增加家庭財富、讓妻子假結婚就是幫孩子上好學區,你還想和妻子共度餘生,你沒必要變更撫養權。你們應該開誠佈公地好好談談,尋找辦法加固你們的感情,儘快恢復。
“你還可以按照你的風格,賭一把大的,給你妻子和孩子全部的愛和信任,富貴險中求吧。”
這個男人現在除了付出真心,幾乎沒有別的可能,能夠獲得他想要的“勝利。”
後來,陳輝就不怎麼出來運動了,在群裡也不活躍了。
之前我們經常會定期集合跑步,他基本次次參加,而且大方曬運動指數。群裡有人就開玩笑說陳輝怎麼不來了?另一個群友就說,可能忙著變更撫養權呢。
後來我們有一次大型活動,陳輝也來了。
他看到我特別不好意思,給我打招呼,說之前要弄這個變更撫養權訴訟,想請我代理什麼的,後來沒辦成。
我笑著說知道這事辦不成。
5年前的時候,我老公也蠢蠢欲動過,他身邊有不少沾沾自喜的同事,分享離婚買房的操作,加上那幾年經濟好,感覺很多人都賺了點。他跟我商量,說大家都離婚買房,擴大資產。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我只對他說了兩句話。
“如果只想要錢,我們都不會堅持和喜歡的人結婚,所以這次要為錢離婚的話,我下一個老公不一定是你了。”
“沒有假離婚,離婚就是離婚,我們坐下來把財產和孩子好好分一分,你可以去追求點別的。”
我老公再也沒有提過離婚買房的事兒。
為什麼我作為律師,從來不建議身邊朋友,更不會自己去鑽所謂“法律上的漏洞”?
因為鑽了法律漏洞,你就脫離了法律保護,法律更多時候不是限制你的,反而是作為一道屏障,幫你過濾掉人性的不可控而帶來的損失。法律也好,婚姻也好,都是需要被尊重的,否則它們都會拋棄你。
婚姻中不僅有財產和子女養育,更重要的是——愛人如養花。
用妻子去和別人結婚,來給孩子爭取學區房,就是一種徹底的不尊重。沒有人可以是被交換的物品。
我不知道陳輝是否明白了這個道理,但那次大型活動結束沒多久,他又開始瘋狂在朋友圈曬新房子了。
我們圍觀了這個房子,從毛坯,到收房,到要裝修,他幾乎每週都要站在同一個位置拍一張江景照片。
只不過這些照片裡沒任何一次出現了家人的影子。
常問心給我說,她幫很多人解答過離婚買房的糾紛問題。儘管這些夫妻都承諾將來會復婚,但往往事與願違。
常問心得朋友,為了享受優惠政策選擇離婚買房,之後又為了高考政策回妻子老家買房。
現在他每週都要飛去陪妻子,看孩子。為了復婚,他把每個月的工資都上交。但前妻已經沒了復婚的意願。因為他在工作的城市,發展了婚外情。
常問心聊到的另外一個更過分的案例,丈夫離婚以後,原本承諾每個月把錢轉給前妻交房貸,沒想到堅持了幾個月就停止了。他在換女朋友得同時,還跟前妻說想復婚過好日子。
脫離法律的保護,夫妻雙方中的任何人,都可能陷入喪偶式育兒的困局,只能自己承擔房貸。至於以離婚為代價換來的房產,隨著房價迴歸理性,也成了燙手的山芋。
慘烈的案例在前,為何當時有那麼多人義無反顧去做了?
或許,當我們把看待一件事的時間,不放在當下,而是放在長遠的週期裡考量,或許才能回答這個問題,繼而避開新的陷阱。
(文中部分人物系化名)

編輯:大耙子 小旋風


插圖:大五花
本篇7893字
閱讀時長約20分鐘
如果你想閱讀更多關於【親密關係】的故事,可以點選下面的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