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被同學集體無視,我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文|黛西
先說句題外話哈。
最近的一條影片小小破圈了,這週末收到了很多評論罵我,說我教孩子自私、冷漠、利己主義,還有人說社會環境就是被我這樣的人搞壞的。
真給我看笑了!
如果善良必須要靠犧牲自己來成全,那它就是軟弱!
如果當好人的代價是委屈自己,那這個好人也不是非當不可!
有時候真的會替陌生人的孩子感到心酸。。。在發脾氣和發牢騷之間,選擇再發一遍影片!😂
還沒看過的姐妹們,快去補個小紅心♥️,看完別忘回來!
了,下面進入正題!

1. 被同學冷落了
一天晚上吃飯時候,隊友突然委屈巴巴冒出來一句,唉,都沒人抓餅餅!
我疑惑地看了餅餅一眼。
餅餅大聲附和說,是啊,都沒人抓我!
兩人四目相對了一下,繼續扒拉飯。
我:???
這是什麼雙向奔赴的病情?
仔細一問,原來那天體育課上,他們玩了個什麼“順線抓人”的遊戲。
老師在地上畫一堆亂七八糟的線,然後一幫孩子順著線跑,另一幫孩子順著線抓。
餅餅是跑的,但一直沒人抓她。
一回家,她就跑去跟親生父親抱怨,看到別的同學玩得那麼高興,她覺得很失落。
老父親看到閨女悶悶不樂的樣子,覺得孩子在外面被忽視,受委屈了,百爪撓心的。
然後就有了飯桌上的對話。
聽了餅餅的描述,我腦子裡都能想象到那個畫面,一個孤零零的小身影,在角落裡默默看著其他孩子你追我趕。
我知道有人會說“多大點兒事”,但必須承認,那一瞬間,我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因為這個畫面讓我想起來,我小時候的一個經歷。
當時是在幼兒園,玩一個郵遞員遊戲,先是一個孩子站起來,假裝當郵遞員敲門,說哪裡來了信。
郵遞員點了誰的名字,誰就繼續當郵遞員,就這麼一個人一個人傳下去。
班裡有個小姑娘不喜歡我,於是跟其他孩子商量好了,玩郵遞員都不要點我。
所以上了三年幼兒園,我從來沒當過一次“郵遞員”。
三十多年過去了,說起來就跟講笑話一樣。
雖然當時非常失落,但這件事對我的性格、人際關係、人生狀態沒有產生任何影響。
可是你說這事兒小吧,為什麼幼兒園的事我記不得幾件了,唯獨還記得這麼個破事兒?
這種看著不大不小的事兒,真是挺讓人為難的。
不管它,讓孩子自己處理嗎?
孩子貌似不太會處理,ta只能默默承受那種被冷落的感覺。
讓老師管吧?
好像也不太至於畢竟也不是明顯的排擠孤立,顯得家長小題大做,給老師添堵。
而且本來麼,人家玩遊戲叫誰抓誰,這是人家的自由啊,憑啥管呢?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2. 心結打開了
遇到這種事,我有一個基本原則:做“影響圈”內的事。
既然我不能要求別人抓我,同時又很想別人抓我,那麼我到底可以做些什麼,讓事情朝著我希望的方向去改變?
我跟餅餅提議說,下次你可以試試挑釁一下他們。
她問我,什麼是挑釁?
比如你衝著他們喊,你抓不到我,肯定抓不到我!他們被你一激,可能就來抓你啦!
餅餅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很快又消失了。
我看得出來,她心裡還是有一些挫敗感,覺得自己被無視了。
根據我對她平時人際關係的瞭解,同學不是真的故意忽略她。
從她的角度來說,挫敗的感受是真實的,我不能否定這些。
所以這時候非常有必要做的就是:給她提提氣兒。
我問餅餅,你覺得他們為啥不抓你呢?
她肩膀一聳,因為他們不想?
嗯….那有沒有另一種可能是,他們覺得你太會躲了,太難抓了?
餅餅盯我。
我聽你描述的這個遊戲,不是光比誰跑得快,而是要動腦子的,因為你只能在線上跑。
那跑的路線就很重要了,也許有人跑的路線很簡單,或者沒想好就往死路上跑,那大家肯定都跑去抓他了。
但你這麼聰明,你選的路線肯定很好,大家覺得很難抓到你,也許就放棄了。
餅餅好像回憶起了什麼。
媽媽,一開始是有人抓我的,只抓了一次,然後就沒人抓我了。
是啊,那我覺得我真的猜對了!
他們一開始也嘗試抓過你,然後發現你賊難抓,你太機靈太會躲了,所以他們後來就放棄抓你了,你說有沒有這種可能?
餅餅半信半疑,真的嗎?
我說你這麼想,草原上一隻豹子看到了兩個羚羊,一個羊身板子弱還不怎麼機靈,另一隻羊體格棒還特機靈。你說這個獵豹會去追誰?
餅餅說,那肯定追弱羊。
對呀!
獵豹也會琢磨一下,同樣都是追一隻羊,到底追到哪個的機率大?我怎麼能更省力?
體格棒又猴精的羊,我可能追它半天,沒追上,讓它給溜了。
不僅白浪費體力,另一隻本來能追上的羊也逃跑了,啥也沒撈著。
你們玩抓人遊戲,大家估計也是這麼想的。
那麼多人可以抓呢,人家肯定會本能選那些覺得有信心抓到的,這樣他們才能贏遊戲啊。
他們不抓你,我估計就是看你太機智了,選的路線太好,覺得抓到你的可能性不大,就放棄去抓別人了。
餅餅被我繞進去了,沉浸在自己的機智中,飯都不扒拉了。
她說媽媽,其實我今天挺高興的。
為啥?
因為後來課間休息時候,我跟我的好朋友兩個人單獨玩了抓人遊戲,只有我們倆。
我抓到她了,她沒抓到我。
哦,是因為你跑得更快嗎?
不是,因為我太機智了,我躲得好!
嗯。。。
基本上可以確定,餅餅的“心結”打開了。

3. 再強行昇華一下
這個小風波就算過去了。
其實孩子的這種小事兒,我們可能會覺得不屑,這算事兒麼,至於聊麼!
但反過來想,難道成年人的那些心結就很算事兒嗎?
也不過如此!
人多少有點兒“我執”,喜歡從“我”的視角來看一切問題,無形之中就會放大一些感受,給自己找不自在。
有些不自在,我們可以透過行動改變,那是“影響圈”的事。
還有一些不自在,我們不能決定,除了接受還能怎麼辦?
改變自己對事情的解讀方式。
就像別人不抓你,你可以解讀為別人懶得搭理你,也可以解讀為我太機智了,他們覺得難追所以放棄了。
在前者的解讀裡,你是一個受氣包;
在後者的解讀裡,你是一個強者。
事情還是那個事情,你看它的角度變了,解讀它的方式變了,心境也就變了。
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們的內在心境和情感塑造的。
我們看到聽到的“真實世界”,也不是世界真實的樣子,只是世界在我們視網膜上呈現的樣子,聲波在耳膜上引起的振動。
世界是內心在現實中的“映象”。
所以,開啟心結的鑰匙不在外面,就在我們心裡。
孩子的遊戲是這樣,成年人的遊戲也是。
你們說是不是!
黛西
黛西的小紙條
入春以後,好多姐妹兒問,今年怎麼不安排童鞋了。
有呀,已經在大本營悄悄安排上了!
餅餅第三年穿的防潑水小白鞋、全能運動鞋等等,每年換季我都得給她買兩三雙,老姐妹們也很熟悉了,很多人都是去年買了喜歡,今年復購了同款的不同色。
需要給娃買鞋的姐妹們,掃小夥伴進大本營吧,讓她們發給你介紹就行啦。

晚安!
黛西

📍📖 你可能還喜歡讀
📍🛒 黛西好物推薦,即將截團
📍📹 你可能還喜歡看
來影片號圍觀真人黛西
謝謝你們點的小紅心❤️
不開打賞,喜歡請多多轉發&點紅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