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春天
我們去吃了成都
最出名的滴滴自助餐

每客15元
20個菜隨便吃
經典川菜全部出場
大家稱其為
自助界的活菩薩

去了那家店後
本人做了決定
我頭婚就在那裡辦
二婚也要在那裡辦
但幸好還沒結婚
因為最近又火了家
東北自助快餐店

東北菜
以菜量大著稱
以味道好出名
鍋包肉
地三鮮
大拉皮
拔絲地瓜
報完菜名我口水已經滴到
共和國長子的頭上
東北自助盒飯
聽起來就壯麗磅礴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我們作為湊熱鬧的王
必須去看看這盒飯是靠什麼火的

只要靠近這家店
人就自動上炕了
工作日中午飯點時刻
我們出現在這家東北菜門前
在全是餐飲店的步行街上
此店是熱鬧的源頭
高桌子
矮板凳
室外溫度如此高
外擺區竟坐滿了人
湊近看
原來是店裡沒有能坐的地方

招牌鮮豔
思路簡單
精準傳達經營主旨
怎麼直接就怎麼來

除了
“東北菜”
還能看到
“免費吃”
看到
“免費吃”
我就想來店裡
"化點緣"

對免費吃的人群
店裡做了詳細劃分
80歲以上老人免費
我決定這裡是我未來的東北小窩
10歲以下兒童半價
孩子再也不用去麥當勞過生

輕輕來到店門口
老闆大聲喊出價格
“一人兒十拔元”
好濃的口音
好衝的味道
這股從黑土地裡蘊育出的口號
老闆彷彿在對大家說
今天誰都不許擱這捱餓

身邊的食客
說普通話的居多
大高個還不少
選擇飯菜迅速直接
打菜的動作靈活果斷
現場沒有音樂但充滿節奏感
東北雨姐的主題曲已經響徹於耳
佩斯點火
懂的都懂

還沒開始吃
已經能爬六層樓
飛腳踹開家裡老牛
這吃的哪裡是飯
這吃的是東北精神
有點來勁
我們看看飯菜
店家招牌上寫的
每天有二十多個特色菜品
數了數眼前的菜
算上米飯小菜和湯
差不多能勉強湊齊

菜品數量雖然沒有滴滴自助的多
但每道菜都能勾起東北情
熟客們拿起餐盤就開始動手
我們新客戶來了四顧茫然
曾經對東北菜瞭解不多
今天我看誰都像鍋包肉

“老闆這個是啥”
“炸蘑菇”
“這又是啥”
“溜肉段”
“這個呢”
“小雞燉蘑菇”
“那旁邊這個呢”
"酸菜燉粉條”

問清楚
吃明白
今天才能可勁造
打著飯菜來到座位
我發現自己壓根沒摸透在這吃飯的訣竅
旁邊帥哥的小菜堆
砌得比他太陽穴還高
前面大哥的盤子就像龍泉山
綿延起伏廣闊肥沃

隔壁女生吃會兒人就消失
原來是又去打了第二盤菜

所有菜品可以無限續吃
鍋包肉每隔十分鐘左右出爐
每分鐘都有人來虔誠詢問
“害有鍋包又麼”
在這家店根本吃不上冷的鍋包肉
因為菜剛出鍋就被大家哄搶
已經鋪墊到這裡
不認真品嚐說不過去
打了幾個心儀菜
我們準備試試

先品嚐四款大菜
看看這家店功底如何
打完飯菜剛坐下
冒著熱氣的鍋包肉就出爐
大家像被觸發起立機關

端著自己的盤子
向鍋包肉快速靠近
別的菜都能隨便打
但鍋包肉需要老闆親自分配
每個人到手5坨左右
量雖然不大但它還冒著鍋氣

鍋包肉
經典北方硬菜
肉片呈金黃色
蔥絲與胡蘿蔔絲做點綴
醋味嘎嘎嗆
皮和肉的比例剛剛好
酥軟不磨牙齦
外皮沒有過硬
掛糊和油炸的水平出色
掛漿不厚
炸得乾爽

輕輕咬開肉
白醋的衝勁兒襲擊天靈蓋
容易下嘴
吃多了不膩
外酥裡脆
人間美味

多吃幾塊
我想流淚
想起了上輩子與範德彪
在維多利亞幹仗的日子

接著吃酸菜燉粉條
這道菜也是東北的飲食符號
酸菜不同於四川泡菜罈子裡的酸菜
東北酸菜的材質十分軟貼
緊緊黏在粉條身上
粉條又吸滿酸菜的汁水
夠香夠酸夠脆
這道菜是東北孩子的餓夢
更是讓南方孩子做夢
閉上眼彷彿看到
醃酸菜的祖傳大土缸
酸爽好吃不齁鹹
再油膩的人吃了都會變得清爽
但粉條燉得太稀爛
在嘴裡實在沒有什麼存在感

接著吃東北大醬骨
這是自助盒飯的必點專案
它在盆子裡就像姚明睡在嬰兒床裡
個頭大佔地方
很難不注意到它

18元能看到這麼
觸目驚心的肉質和份量
我為大米先生蒙羞
為鄉村基感到遺憾
齊齊哈爾老闆的初心
在這盆肉裡展露無疑
骨頭和肉平分天下
舀到盤子裡就聞到傳神的醬香
甜味與鹹味完美結合
肉嫩多汁迅速脫骨
吃兩口我想背叛四川
再吃幾口我想衝進廚房詢問秘方
肉質軟爛
完全不費牙口
但菜盆越見底骨肉越分離
建議大家儘早來吃
不然只能吃到些碎肉碎骨

辣炒哈爾濱煙燻紅腸
我想舉著身份證推薦
紅腸味道偏鹹
肉質緊實耐嚼
細細品嚐有木炭的煙燻味

既像火腿腸
又有點像培根
下肚後還有淡淡蒜香

紅腸被炒得微焦
裡面的肥肉粒大小適中
搭配辣椒洋蔥經過爆炒
東北舊夢在我體內綻放


繼續品嚐別的菜
不是道道都驚豔
除以上四道菜之外
我們還吃了東北辣炒雞雜
對於這道菜
我們不得不偏袒四川
雞雜沒有泡椒的輔佐實在難成大業
這家店除了做到了雞雜沒有腥味
其他的驚喜完全沒有

既不開胃
也不下飯
這盆雞雜的存在
可能只是為了增大我們咬肌

東北名菜炸蘑菇
沒有想象中的外酥裡嫩
它實現了外耙裡耙
還丟失了蘑菇該有的汁水

蘑菇個頭不大
感覺嘴裡只有外層的麵粉
沒有蘸料味道寡淡
地三鮮
在下飯菜領域裡是東北的王
地三鮮裡的三樣菜
每個單獨拿出來都是個人物

這家東北自助的地三鮮
土豆起沙
茄子綿軟
青椒脆爽
共同登場便營造出
脆而不硬油而不膩的獨特口感
分則各自為王
合則天下無敵
俗話說出了東三省再無正宗地三鮮
但在我這個外地人看來
嘴裡的地三鮮跟711的地三鮮
實力是旗鼓相當


吃完以上菜品
我們的肚兒已微微鼓起

東北自助飯盒的味道
我認為沒有網上傳得那麼誇張
但花十八元能吃到如此多的東北特色菜
鍋包肉地三鮮辣炒紅腸大醬骨
就衝上面幾個硬菜我還願意再來
東北菜的分量像坦克
這家店就像為大家出了分裝
沒有滴滴快餐的鹽巴味重
不像某些外賣那樣摳搜放肉
東北自助盒飯的都像是
餐館裡正常分量菜的味道
18元一份
還會再來
下次來吃溜肉段和番茄炒蛋
定了
80大壽在這辦席
且只邀請同歲老友來吃

歡迎大家來評論區聊聊
你吃過自助盒飯嗎?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本文作者 翠勇 /
愛喝黑米粥
『所長私人微信trythings2
想吃鍋包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