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持續關注睡眠和呼吸患者教育,現階段以更新睡眠為主。基本全部原創,力求深入淺出,還摻雜我自己評論和經驗。如果您覺得好,敬請點選下面圖示,關注本公眾號。雖然不一定每篇的文章對您有用,但關注後,養肥了再看,相信您會有所收穫。
如果您覺得好,敬請關注+發朋友圈,沒準您的家人朋友也能獲益。
野生動物的胖瘦是自然法則,河馬從不擔心臀圍超標而節食,企鵝不會因為擁有北極熊的腰圍去冰面跑步。本來人類也在為生存而勞碌,解放前小地主還要親自幹活才能吃飽飯,但這40多年,一切翻轉了。
不爭的事實是,這40多年我國超重和肥胖率明顯增加,下圖摘自我幻燈片。一個後果是:100年前糖尿病是罕見疾病,如今卻登頂為最常見的慢病之一。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的患病率也從不足5%,一口氣上升到15%以上。
人類一邊跑步機上揮汗如雨、償還昨晚的奶茶債,一邊發明代餐粉、企圖讓哄騙胃喝的是混凝土;有人賣讓你少吃點的減肥藥,有人賣讓你多拉點的排毒茶。人類減肥就成了地球生物史上最荒誕的黑色幽默。我們一邊用進化了十萬年的胃消化著紅燒肉和芝士蛋糕,一邊用學會直立行走才騰得出的手捏著腰上的贅肉。
到底如何控制體重?我在《鼾症治療簡要知識》提到減重分三個層次:控制生活方式、藥物減重、手術減重。這篇是減肥方面的第一篇文章,重點談第一種控制生活方式。
很多人知道我們要低熱量飲食,少吃碳水化合物、少油、少喝飲料。碳水主要存在主食,如麵食、米飯、紅薯、土豆等食物內,另外很多含糖飲料也是熱量很高,應該限制。很多人也知道鍛鍊的知識,比如要保護關節,在體重很大的時候不要跑步、跳繩,可以騎車、游泳等運動。但這些不是我說的重點,我想您稍微查詢資料,上述實操細節不難獲取。
我想在這篇文章主要告訴大家四個觀念:1、減重重點不是運動,而是節食;2、減重要慢慢減,重在持之以恆;3、沒有監督和管理是減重失敗常見原因;4、要想減重,首先要睡好覺。
“管住嘴”,還是“邁開腿”?
因為工作中大量接觸肥胖人士,當我告訴他們應該減肥,絕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我應該多運動。減肥的道理大家都懂:攝入熱量低於消耗的熱量體重就降低了。理論上,不管是運動,還是節食都可以減重。但為啥沒有人第一時間說“我應該少吃一口飯”?
也許大家沒有意識到,肥胖與飲食更相關,尤其是我們目前處境認識不足。這40多年,我們進入了工業社會,工業社會是什麼?一句話,就是“肥胖陷阱”。
工業化讓我們脫離生存的重負,但也造就了卡路里森林。工業革命前,人類獲取一塊糖要砍甘蔗熬煮8小時,如今自動販賣機30秒就能吐出50克糖塊,一包薯片相當於10根玉米的熱量,原始人吃1根玉米要啃半天,現代人5分鐘吞下相當於半畝地的熱量;1950年的標準汽水是180毫升,如今便利店最小包裝是500毫升——相當於每天多喝3罐卻不自知。
米飯是熱量大戶,但無色無味,絕不會勾引你的味蕾。但工業的加成,使得食物更加誘人,奶茶店的香味、泡芙的滑嫩、飲料的冰爽,會勾起你的唾沫分泌、胃腸蠢蠢欲動。更可怕是,這些唾手可得,只需要在手機上點幾下,一切可以自動上門。
大多數人低估了食物的熱量,高估了運動消耗的能量。”運動減重”信徒在跑步機上揮汗如雨,感覺自己像高速上的電動汽車,你花了20分鐘跑3公里,只要你花1分鐘吃一塊蛋糕,消耗的電量就滿血復活。同樣,你跳繩15分鐘能省150大卡,
但這還不如半杯奶茶的熱量。
運動消耗了能量,卻提高了食慾,很多人健身房出來直奔燒烤攤,在我看來,“鍛鍊是為了更好的吃”,這倒是一句大實話,不要裝酷,說“吃不飽沒有力氣減肥”。
長期運動讓人胃口大開,一旦停止運動,很多人收不住嘴,迅速變胖。這樣的例子太多,我科收治的病人就有好幾位退役運動員,雖然沒有那個“不懂球的胖子”有名,他們無一例外都是退役後身材走樣。
現代社會遠不止“食物熱量高”這個陷阱。便利店24小時營業、工作加班,讓肝臟在深夜被迫處理炸雞啤酒;塑膠包裝裡的環境雌激素(BPA)會降低瘦素敏感性,讓大腦誤判永遠“需要更多能量儲備”;防腐劑消滅了能產生短鏈脂肪酸的有益菌,導致“吃完就餓”的惡性迴圈,就像手機裝了永遠清不光的流氓軟體。
“20分鐘吃完外賣繼續加班”的生存模式,讓打工人的咀嚼速度比祖先快3倍,而充分咀嚼能讓飽腹訊號提前20分鐘到達大腦,從而減少進食;KPI考核刺激皮質醇分泌,促使身體把壓力轉化為對糖和脂肪的渴望。
實際上,在進食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內啡肽,產生欣快感,飢餓則有痛苦感,而運動同樣可以導致快感。所以,人天生是喜歡進食和運動的,大家不用過於擔心運動太少,反倒更應該注意遏制食慾,尤其是身處“肥胖陷阱”的現代社會。
有人反駁說:我喝涼水都長胖”,喝涼水能自動合成碳水脂肪蛋白質,那就成光合作用了!應該查查涼水裡是不是混進了奶茶和炸雞。如果真的吃不多,卻容易胖,只能說明食物利用率太高,本來是進化中的優勢,在工業社會成了劣勢。這樣的人,飲食中要注意多進食少熱量的食物,比如綠葉蔬菜。
“管住嘴”容易導致肌肉萎縮,解決的辦法有兩點,第一是力量運動,建議每週再做2-3次力量訓練。另一個就是蛋白質攝入不能太少,一個普通的成人即使在減重,每天也至少需要一杯牛奶一個雞蛋3-4兩肉。
減肥要慢,不要快
去年春節最火爆的是她,減重100斤,居然減重佔原體重的50%,太了不起,太勵志了!當時有人戲謔她可以寫如何減重的書,不過,今年的她看起來更顯圓潤。

勵志式減重不一定是好事。社會上有減肥訓練營,奉行魔鬼訓練準則。具體操作是:一群人被關在減重營地,每天瘋狂跑步、踏腳踏車、吃減肥餐,還互相鼓勵、互相比賽。減重效果非常好,有人1月能減20多公斤。
我的一個病人曾經參加過這樣的訓練營。他心滿意足地出了營地,但他迅速恢復為吃吃喝喝的社交應酬,減重成果3月內一切歸零。這和賈玲減肥之路何其相似。不同的是,賈玲有事業成功的壓力,以及一群營養師幫助。我常對病人說,別說是給我幾千萬,就是給我一百萬,我也能減肥成電線杆。
無論是賈玲,還是減肥訓練營,都不處於日常環境。其實在約束環境中,減重根本不用辛苦地運動, 把人直接關在一個小房間,每天給點稀飯鹹菜維持生命,效果一樣炸裂。我記得有則新聞,2017年臺灣一對情侶赴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登山失蹤,47天后男孩瘦了30公斤。
無論靠什麼減重,減重最怕體重反彈。而這些暴減方法,一旦迴歸正常的環境,立即打回原形,而且暴減容易分解肌肉,得不償失。
大多數人雖然沒有用上述方法,卻有幾分類似,我叫做“偷襲式減重”:某天突然發誓要減重,立馬來了一股精氣神。接下來若干天,米飯麵條成了毒藥,體重秤成了最愛,每天開始跑步、走路,甚至跳繩也拿出來。體重如願快速下降,1個月體重下降10Kg,心中大喜,信心大增,準備再接再厲。但是很快會發現體重下降速度下降了。自我反省,原來是自己開始偷吃東西,身體也經常感覺累,不想動,運動量也打折。於是再次自我鼓勁,但堅持不了幾天,某一天發現自己又開始吃吃喝喝,體重也逐漸恢復,最終減重事業成為爛尾樓。
減重是件欲速則不達的事,為什麼?人體存在強大的體重平衡系統,這是生物在千萬年中進化而來。我們想想:90Kg的人1個月減10Kg,按照這個速度,9個月後身體豈不是化為空氣?身體認為你很瘋狂,在殘害自己,它會組織防守反攻,讓你禁不住美食誘惑,運動時身體再也不會覺得爽,而是累。
醫學上有“調定點假說”,它和空調的原理類似。比如發熱,體溫達39℃,首先是體溫調定點從37℃上升到39℃,於是身體加大產熱,我們會覺得發冷、蓋上被子,還可能寒戰,寒戰時肌肉大量產熱,體溫上升到39℃,機體減少產熱,產熱和散熱達到平衡。
這個調定點的中樞就在大腦的下丘腦內,它也是人體睡眠、獎懲、體溫等等生理功能的中樞。你的體重主要由基因、飲食習慣調節。和體溫不同,體重調定點變化很緩慢,只有懷孕這樣的大事,才能讓它短期發生明顯變化。所以,我們的體重有保持平穩的趨勢。
當體重偏離設定值時,它會努力讓你恢復原來的體重。比如去自助餐廳胡吃海喝,由於體重調定點沒有改變,所以,機體啟動厭食模式對沖前一天的暴飲暴食,接下來一天,你很可能腹脹難受,不想吃東西。
體重突然下降也會啟用體重調定點:為了節省能量消耗,基礎代謝率自動降低,你會感覺手腳發冷,省下來的熱量相當於一頓早飯,與此同時,你的食慾明顯旺盛,體重下降越明顯、食慾反撲就越厲害,猶如皮球沉入水中,沉得越深,反彈就越高。這些是減重的自然反應,作為肉體凡胎的我們如何能長期抵抗得住這種原始本能?
“體重穩態”系統就像一座監獄,減重太猛太快,就喚醒了獄警。所以,減重不反彈的關鍵就是你得欺騙“獄警”,悄悄地我節食,期待我悄悄地瘦,我悄悄地減,不激起一點反撲。
你每週減重應該不超過1%,避免觸發強烈代謝抵抗。透過持久而溫和的減重,讓身體逐漸適應節食,當時間足夠長,在漫長的減重中,機體也逐漸適應了你新的飲食習慣,體重調定點不斷下調,這樣你才能避免體重反彈。當然,你要是真能堅持足夠長規律、溫和的減重,你也養成了自律的節食習慣,減重怎麼會失敗?
減重要找幫手
改變生活方式,不止節食和運動兩方面,很少有人想到還包括尋求幫助。
前面說了,節食的路就是對抗食慾的路。由於體重穩態的存在,體重降低後食慾會更旺盛。所以,減重是逆水行舟,一篙鬆勁退千尺。畢竟我們對抗的是進化中形成的生命保全系統,對抗的是本能。
有句話特別有道理,“一個人跑,可以跑得很快,但大家一起跑,才可以跑得遠”。減重需要的是持之以恆,要是你和一群人一起減重,互相鼓勵、互相比賽,那麼你減重成功機率大大增加。
如果有人能及時回答你各種疑惑、解決你減重中的不適,幫助你制定食譜、修改你不合理的運動方案,那麼你減重的概率同樣也能大增。
你一時犯懶,不想運動,或者忍不住多吃一點,如果你的家人能及時提醒你,鼓勵你,你可能咬牙堅持下去了。
減重不適合單打獨鬥。如果有專業的減重機構,提供專業知識、支援、監督我們減重,這一切就很完美:營養師每週核查你的外賣訂單,比老媽查手機還狠。心理諮詢師教你用正念飲食訓練對抗“壓力性暴食”,相當於給大腦裝防毒軟體。康復師調整你走路姿勢,把日常通勤變成隱形燃脂訓練。
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減重商業機構即可能是“科學外掛”,也有可能演變為“智商稅收割機”。有些某些機構把左旋肉鹼包裝成“躺瘦神藥”,實際效果≈給汽車油箱貼節油貼紙,有些機構為了招徠顧客,承諾“月瘦20斤”,還有機構可能主要為了推銷代餐食品。
減重仍然不需要孤勇者。如果找不到靠譜的機構,三甲醫院的營養科大夫完全可以幫你制定減重計劃,專業的知識一定讓你少走彎路。你可以找一個有恆心、有毅力的朋友或家人,讓他監督你。總之,減重路上你需要支持者、監督者,最好還有同行者。
睡好覺,才能更好減重
按一般人的理解,多運動才能減重,睡覺消耗能量少,應該容易長胖才對呀?並非我打錯字了。這裡說的“睡好覺“並不是“多睡覺”,而是不要熬夜。熬夜不但不能瘦身,還給肥胖開了綠燈。睡眠減重有很多研究:
-
2004年《內科學年鑑》一項研究發現睡眠從8小時減至5小時,瘦素分泌下降15.5%,這將讓大腦誤判身體處於飢餓狀態,開啟“囤脂”模式。
-
威斯康星大學實驗顯示,連續5天睡眠不足5小時/天,靜息代謝率降低5-8%,相當於每天白送身體1碗米飯的熱量(約200大卡)。
-
與8小時睡眠相比,每天睡眠6小時,胰島素敏感度下降30%,這意味著同等熱量攝入下,更多糖分轉化為內臟脂肪。
-
睡眠不足時,肌肉更容易流失。而每丟失1kg肌肉,意味著每日少消耗13大卡。
忽視睡眠的減重,某種程度講就是拆肌肉補脂肪的慢性自殺。想要真正減脂,今晚關燈時間比計算卡路里更重要。
關於改變生活方式,我暫時寫到這裡,爭取1-2周後更新藥物減重。原創不易,寫了3天,如果能幫助大家,歡迎積極轉發。
相關閱讀
1、鼾症治療簡要知識
2、你要買呼吸機嗎?請看這篇長文
本公眾號聚焦呼吸和睡眠疾病,力爭寫精品,敬請您關注。
本文版權為作者所有,歡迎您轉發給親朋好友、朋友圈、點選在看。但拒絕不完整轉發(必須包含文末公眾號的二維碼),轉發不能用於牟利,否則轉發必須得到作者的書面同意。

長按後,轉發或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