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劉亞傑
編輯|管東生
“或許我們該考慮,將‘居然之家’更名為‘居然智家’了。”居然之家(000785.SZ)董事長汪林朋的觀點頗有深意。
近期,居然之家與華為簽訂2024年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約定,居然之家旗下設計家、洞窩、智慧家三大智慧平臺將與鴻蒙進行適配,基於純血鴻蒙(Harmony OS NEXT)的全場景無縫流轉、原生智慧等創新性著手開發原生應用,進一步融入華為AI能力,提升行業的智慧化應用水平。
公開資料顯示,純血鴻蒙於6月21日華為開發者大會2024正式釋出,能根據硬體能力按需靈活組合,滿足萬物互聯各種終端的需要,也便於提供開放、統一的生態能力。透過與各領域的產品解決方案互聯互通,實現對各行業賦能的效果。
作為行業頭部企業,居然之家正在透過自主研發的洞窩、居然設計家、居然智慧家三大智慧平臺,構建了“賣場-品牌方-經銷商-顧客”的全價值服務鏈路,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雙方表示,透過合作居然之家將與華為共建、共創、共享全新鴻蒙生態,共贏智慧新機遇。
此外,居然之家還將依託全國連鎖賣場資源,積極落地以華為手機和智選汽車等終端產品為核心的銷售場景,為消費者帶來人、車、家三位一體的智慧生活新理念。“都認為實體商業已經觸達天花板,我們就要證明一切大有可為。”汪林朋對合作抱有很高期待。
據第三方諮詢機構共研產業諮詢的報告,近年來全國萬平以上建材家居賣場快速發展,銷售額2019至2023年間CAGR(複合年均增長率)為8.8%,預計2023至2027年間CAGR將保持2.4%,在全國萬平以上建材家居賣場中,居然之家銷售額佔比約12.5%,位居行業頭部。
透過分佈於全國各地的網點渠道,疊加華為智慧網聯裝置在使用者市場中的強大影響力,能為居然之家的業績帶來卓有成效的正面影響。汪林朋也表示,這也是雙方建立合作關係的重要原因。
對於本次合作,金融機構普遍看好。天風證券釋出研報表示,本次合作有望進一步延伸居然之家三大家居產業數智平臺的增長曲線,同時能夠促進華為終端智慧產品矩陣的高效協同,從而延續“買入”評級。
二級市場同樣看好此次合作,訊息釋出後,居然之家股價連續兩天迎來上漲,累計漲幅達到15.61%。

誰是“大腿”?
“與領先的民族品牌華為達成戰略合作,不是居然之家隨便搞的一個噱頭,而是經過長達半年的深入洽談與籌備,是居然之家又一次‘抱大腿’的戰略性事件。”汪林朋如此描述本次合作。
早在2018年2月,居然之家與阿里巴巴達成了新零售戰略合作,後者及關聯投資方向前者投資54.53億元人民幣,持有其15%的股份。自此,居然之家加速數字化轉型,探索家居新零售時代創新發展模式。
隨著眾多轉型專案落地,數字化逐步成為支撐居然之家發展的新引擎。2020年新冠疫情出現,得益於賣場、商店、交易數字化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場景的確立,即使全年免租21.61億元,居然之家仍然可以穩定運營,營收規模(90.22億元)與2019年基本持平,2021年還有44.88%的增長。

居然之家副總裁李傑介紹,得益於三大數字平臺的幫助,居然之家能將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四流”實現數字化關聯,不斷推動業績增長。因此居然之家的數字化轉型並非“平地驚雷”,而是有理想的基礎。“在家居領域,鮮有同類型企業的發展能夠超越居然之家。”李傑表示。

同是合作方,華為早在2015年初就提出“人-車-家”戰略。現在來看,透過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和可穿戴裝置等終端產品,圍繞“人”的需求建立消費生態;同時透過華為智選車模式,聯合車企開發的“車”產品及解決方案;相比前兩者的聲勢,圍繞“家”展開的業務相對低調。
於是與正在加速數字化轉型的居然之家合作,華為不僅可以推動更多產品落地居然之家全國連鎖賣場,還能與居然之家的三大平臺對接,接入家庭消費場景需要,從而擴充並最佳化全新鴻蒙產業版圖,可以說也是對當初“人-車-家”戰略的完善。
公開資訊顯示,截至2023年末,居然之家已在國內29個省區經營414家賣場,4家購物中心,5家現代百貨店及173家各類超市。
居然智慧家總經理方予之表示,合作進一步深入後,居然之家能夠藉助華為的動能,撬動智慧家居產品業績進一步增長;與此同時,華為也在居然之家的幫助下,不斷完善鴻蒙生態。
“我們能借助華為的力量,加快居然之家從傳統家居賣場,向數字化、智慧化、體驗化轉型的節奏;華為生態也能得到家居行業的資訊化介面,從而實現能力進化。”從汪林朋的觀點不難看出,此次合作更像是雙方各取所需,而不是單方面的“抱大腿”。

價值重估?
合作關係確立後,居然之家的想象空間有多大,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前不久,第三方諮詢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針對2024年“6·18”期間智慧手機銷售情況做出專項調研,結果發現在售的手機產品中,華為Mate60系列與Pura70系列成為市場熱點機型,銷量同比增長42.4%。取得該結果,還是建立在華為折扣力度小、部分渠道供不應求的背景之下。
“還沒有合作時,代理業務已為居然之家帶來豐厚回報;明確合作關係後,預計超額實現目標問題不大。”汪林朋表示。
相比代理華為產品獲得的業績的高確定性,雙方在智慧家居產品方面的合作獲得成果,或許還要等待一段時間,不過後者為居然之家帶來的想象空間很大。
某賣場工作人員表示,隨著智慧化概念逐步深入人心,傳統家居消費模式已經有了明顯改變:過去賣場和品牌方的精力集中在廣告營銷,於是有了“真牛皮的沙發”“彈簧不會斷的床”“有感情的音響”……可是現在,少有客戶採購是因為鍾愛某個品牌的產品,而是在體驗後根據感受做出決策。
“個性化與定製化正在成為市場主流。”該工作人員表示,使用者全場景體驗後會成套採購產品,這也是整裝成為家居消費新趨勢的重要原因。正是由於智慧家居產品在現實場景中能夠相互協同,滿足消費者複雜的需求,相關產品才得以成為熱門貨品。

根據第三方機構奧維雲釋出資料,中國整裝市場規模及滲透率正在逐步提升;另有機構表示,未來智慧家居將得到快速推廣,2029年將有67%的智慧家居裝置能夠接入家居互聯平臺,23%的智慧家居裝置能夠支援兩種及以上互聯平臺。
正因如此,居然之家也在提升連線能力。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底與居然智慧家實現互聯互通的合作品牌超過200家,接入裝置超過12萬個。在此背景下,居然之家搭建面向未來智慧家居消費的體驗框架:
其中居然設計家立足前端,成為描繪裝修設計風格的數字化“工具包”,讓全球家裝設計師和DIY客戶,綜合利用AI、3D、大資料等能力勾勒場景輪廓;終端體驗環節,居然智慧家扮演“同聲傳譯”的角色,在智慧裝置安裝在應用場景後,實現不同裝置間資料聯通,營造“人、車、家”三位一體的消費體驗場景;洞窩平臺位於幕後,透過賦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與品牌方,推動數字家居生態穩定、高效、協同運轉。
“在此背景下,居然之家有望改變傳統家居產品零售商的角色。”在機構分析師楚峰(化名)看來,透過主動與科技企業合作,大量搭建智慧化消費場景,居然之家能夠更充分地展現數字化轉型成果,迎來價值重估。
“從‘家居賣場’到‘智慧生活方式視窗’,這也是‘居然之家’到‘居然智家’變化的內涵。”楚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