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協公佈監督資訊,應該避免因誤導而損害市場信心

前幾天,北京消協公佈了一批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餐飲企業名單,包括一些連鎖品牌。這隨即引發了一些爭議。有網友質疑媒體報道不夠全面,希望公佈類似訊息時,給出更明確的原因和範圍。
北京消協公佈問題的公號文章中,沒有公佈這些上榜企業的具體問題把詳細內容放在了閱讀原文二次跳轉的連結上。透過點選“閱讀原文”就能看到,其實部分餐廳是因為衛生環境髒亂差,菜品原料公示不清、證照留存問題、健康證辦理問題等被行政警告。比如,鴻雲樓清真烤鴨,是未取得健康證;樂膳內廚(樂成中心店)是未定期維護、清洗、校驗餐飲服務設施裝置;八達嶺鎮田文強餐廳是未留存洗碗消毒的企業的營業執照和合格證明。
北京消協本身,並沒有刻意進行負面的描述或者誇大,不過,由於公佈時,沒有考慮到很多人不會去點開看詳情,導致存在被一些標題黨利用的空間。
訊息傳播後,一些自媒體將之稱為黑榜,只有餐飲企業名稱而沒有具體原因。這就在評論區引發了消費者的恐慌和焦慮,很多人感嘆“還有什麼敢吃的”,“知名品牌都如此了”。
這些問題,當然需要餐飲重視,加以改正,妥善處理。但是,應該看到的是,這些問題與一般的大眾認知裡的諸如油罐車混裝,化學新增劑超標,細菌超標等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相去甚遠。
對餐飲企業當然應該更嚴格,但法律法規是嚴謹的,對於惡性程度不高,危害尚未發生的問題,或者單純的手續問題,不能與惡性程度高,危害已經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混為一談。
除了程度上的混淆,此次北京消協公佈的內容在傳播過程中,還有一個問題是,對於北京消協,公佈了連鎖品牌出問題的門店,但在後續一些自媒體的傳播中,只剩下品牌的名稱。
比如像蜜雪冰城、楊國福、茶百道這樣的品牌,門店非常多,檢查下來,有一家門店出問題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只有一家門店的品牌,出問題的可能性就小。
打個比方,像麥當勞這樣的全球性品牌,可以說任何時候,進行全球大檢查,都會有幾十家門店存在問題。出問題的門店數,會遠遠多於蜜雪冰城,但並不能就此說,麥當勞的食品安全管理比蜜雪冰城差,同樣的,也不能說蜜雪冰城的食品安全管理,比只有一家門店的個體餐飲店更差。所以,某一家連鎖門店出問題,就讓整個企業上榜,也是欠妥的。
總之,北京消協公佈的內容不那麼詳細,經過自媒體的轉載,就進一步放大,最後只有“名單和黑榜”,就會影響到公眾的認知。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普通老百姓關心自己每天的食物。這種關心,當老百姓不時聽到一些食品安全問題的負面新聞時,就會產生一種焦慮。
與此同時,網路流量的特點就是,憤怒、恐懼、焦慮,最容易吸引人,促成轉發,獲得流量。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那些驚悚的標題,“廚房裡的危險,趕快轉給你的家人”“這些食物互克,不能吃,趕快轉起來”。
基於上述的兩種機制,很多人為了流量利益,會在網路上故意製造一些驚悚的關於食品安全的新聞,激發老百姓焦慮,比如所謂的“科技與狠活”。濫用食品新增劑的情況是存在的,但在合理使用下,食品新增劑是現代食品工業必不可少的東西,它有效地降低了食品的價格,提升了安全,保障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如,沒有防腐劑,不但需要全程冷鏈運輸,食品價格提高,導致生活水平的下降;還會因為細菌滋生,導致更多的食品中毒事件。
但在“科技與狠活”的敘事中,食品新增劑成了一種完全負面的東西。但老百姓受此影響,非理性地抵制食品新增劑的時候,整個食品行業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老百姓的利益。
所以,我們對於食品安全問題,既要報道、揭露其中的問題,同時,也要謹慎而行,做到精確、科學、審慎,注意避免引發誤會、導致恐慌。
前段時間,國家網信辦正在開展“清朗·最佳化營商網路環境,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專項行動,針對故意誇大事實,煽動恐嚇情緒,損害企業品牌形象,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導致企業蒙受經濟損失的行為,進行查處。
一次粗糙的報道,當然並不能與這些行為相提並論,是一種無心之失。但這種無心之失,對行業的影響,對市場的消費信心的影響,卻是實實在在的。
現在國家提倡多消費,以促進中國經濟發展,餐飲業的消費是整個消費中很重要的一環。良好的監督,是餐飲業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所以,監督是應該的,但應該把工作做得更細,避免誤導消費者,傷害消費信心。這不但有損行業,誤導消費者判斷,也會損害到消費者。

熱文回顧:
商務合作請新增微信:bdd666555
已開快捷轉載,歡迎轉載
已開過白名單的公眾號,轉載請遵循轉載規則
歡迎關注更多深度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