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十娘|穿越巴拿馬運河

做公眾號裡的《紐約客》
戳藍字一鍵關注渡十娘
轉發也是一種肯定
文字|江揚
編輯|渡十娘 

作者簡歷: 江揚,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香港《文匯報》首席記者。
巴拿馬運河。攝影:歐偉建
“前方就是巴拿馬運河,我們的船馬上就要進入閘口!”
金屬質感的廣播聲劃破黎明的上空,驚醒睡夢中的我,立馬跳下床披上外套,沿著昨晚熱心的船員私下帶領我們走過的捷徑,繞過餘溫未散的廚房,奔向頂層船頭的甲板。
晨霧還沒完全褪去,整條運河都浸在祖母綠的釉色裡。水面浮著薄紗似的青藹,遠處排隊透過運河的船影被揉碎成斑駁的光點。我們的船正以蝸牛速度前行,兩岸的樹木蒸騰著青翠的呼吸。深綠色的植被覆蓋著陡峭的山坡,藤蔓從樹幹上垂下來,偶爾能看到色彩鮮豔的鳥飛過。微風吹來,我聞到一股鹹澀的鏽味,它吹起鐵錨與礁石碰撞出的古老記憶。
500年前,西班牙征服者的艦隊在此擱淺,殖民者的陰影從此投在南美洲大陸最纖細的蜂腰處。
100年多前,法國人的蒸汽挖掘機轟鳴在巴拿馬地峽,科隆港的椰子樹都在震顫中落下果實。瘧疾纏身的勞工們用鶴嘴鋤叩擊著赤道線下滾燙的岩層,卻不曾想到黃熱病比雨季更早到來。法蘭西的雄心最終被撞得粉碎,留下的是這場持續八年工程被迫停工下馬的唏噓。
直到美國的星條旗在地平線上揚起,歷史的劇本陡然轉折。由美國導演的巴拿馬獨立,用一紙條約將運河區化作“國中之國”,建立美軍基地。在戰艦的炮口下,新生的共和國以運河區的永久租讓換取自由之身。當蒸汽挖掘機碾過庫萊布拉山的岩層,那些來自巴貝多的黑人勞工、中國華工和印第安原住民,用生命在花崗岩上刻寫出20世紀最壯闊的工程詩篇。
巴拿馬運河的早晨。攝影:歐偉建
這條全長82公里的人工水道,以鋼鐵與血淚鑄就的意志,將太平洋的浪濤與大西洋的潮汐緊緊相握,讓世界版圖上的海洋從此不再遙遠。人們不會忘記,以前商船從紐約駛往舊金山要繞行南美合恩角,在兩萬公里的驚濤駭浪中,風暴與冰山曾經吞噬過無數的生命與財富。1914年巴拿馬運河的誕生,將這段死亡航程銳減近萬公里行程,不僅改寫了航海史的經緯,更成為全球貿易的脈搏與地緣政治的棋眼,在人類文明的程序中鐫刻下深刻的印記。
視線前方,由船閘組成的鋼鐵階梯在薄霧中若隱若現,那些承載著二十世紀工程榮耀的混凝土巨獸,好似在舒展著液壓的肩膀。排在我們船前面的那艘二十萬噸級的集裝箱貨輪正被緩緩拽入閘室,像母親用襁褓托起熟睡的嬰孩,那樣輕巧,那樣溫柔。
駛入運河閘口。 攝影:歐偉建
我好不容易擠進三個印度人的自拍杆之間,避開提前卡位的攝影腳架在防撞杆前組成的荊棘,透過無數道視線的縫隙,目不轉睛地盯著閘口。各種語言交流混成的雜音,在這個早晨織成無形的焦慮蛛網。
汽笛刺破霧氣,八艘鐵錨般的拖船破浪而來,它們分列兩側,引導用鋼纜固定船身。我們的船穩穩地停駐在閘室中間,鋼製閘門慢慢閉合,徹底隔絕了外面的世界,人們屏息凝神。只見注水口吞吐著銀藍色的水龍,水位越升越高,船也跟著“長高”,直到與下一個船閘內的水位相同。船體像被無形巨手託舉的玩具,慢悠悠滑向下一個閘口。當水位與加通湖完全齊平,兩股水流在船舷交匯。
等閘門再度開啟時,風突然有了重量,它卷著太平洋的鹹澀撲在後頸,而前方加通湖的碧波正裹挾雨林氣息湧來。我回望那道緩緩閉合的鋼鐵閘門——它不僅是水利工程的傑作,更見證了人類跨越地理阻隔、連線世界的永恆野心。
貨輪駛入巴拿馬運河。攝影:歐偉建
這條水道不僅是商船的黃金走廊,承載著全球航運的半壁江山。二戰期間,更成為美軍馳騁兩洋的戰略跳板——軍艦與補給船隻如梭穿行。冷戰鐵幕下航權化作政治籌碼,每一道閘門開合都牽動著世界權力的天平。
運河建成百年來,美國透過運河區攫取了大量的經濟利益,而巴拿馬卻只能從這條黃金水道中獲得非常少的財富分成。曾經有一段時間,運河區內的巴拿馬國旗都被禁止懸掛。不平等的局面,深深刺痛了巴拿馬人民,成為他們為主權抗爭的動力源泉。學生們勇敢地舉起國旗,走向運河區,要求尊重巴拿馬的主權。抗議活動最後遭到暴力鎮壓,護旗運動卻成為巴拿馬人爭取運河主權的轉折點。
走過一段又一段歲月,巴拿馬人的民族氣節始終不變;穿越一場又一場風雨,他們的愛國之情一直相伴。幾十年的抗爭,最終迫使美國坐上談判桌。隨著1999年最後一聲鐘響,運河的主權終於迴歸巴拿馬。
正當我乘坐的船2025年1月穿過巴拿馬運河時,恰逢運河博物館開設了名為“旗幟畫廊”的全新常設展廳。第二天,專程去參觀運河博物館的我,發現那些靜默的展櫃裡,藏著比風景更深刻的時空密碼。一面極具象徵意義的巴拿馬國旗,上面佈滿歲月痕跡。它無聲地控訴著殖民遺留的不公,再現巴拿馬人民為尊嚴而戰的集體回憶。它提醒世界:主權不是強權交易的籌碼,而是人民用生命捍衛的尊嚴。
巴拿馬運河博物館裡的旗幟。網路圖片
時光如刀,有多少舊夢禁得住剪裁?這百年,走遠的是一個霸權的喟嘆,留下的是悲愴的年輪和世紀的更迭。昔日“全球最牛收費站”變成巴拿馬國家經濟的脊樑,年逾30億美金的通行費滋養著這片綠意盎然的土地。
當我們的船穿過巴拿馬運河,16萬噸的龐然大物在航道中從容轉向時,我彷彿看見歷史長河在此打了個漩渦:西班牙人的黃金夢、法國人的悲壯、美國人的霸權,最終都沉澱為巴拿馬人手中連線世界的鑰匙。地峽依舊,而運河已不再是強權的註腳,而是文明與犧牲書寫的史詩,在潮起潮落間,永恆吟唱著人類對地理桎梏的超越。
END
本文首發於香港《大公報》2025年4月26日

做最好的公號  做更好的自己
電影節專題
在特別的地方開一場特別的盛會——專訪俞國梁
昨日更新:
  • 橫跨黑白膠片至4K超高畫質時代,傳奇華裔女星盧燕六十年銀幕生涯獲殊榮
熱文連結:
    2024熱文排行榜:
移民主題:
十夜譚主題:
美國大選主題:
其他:
讀完請點"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圖片 I 網路
整理 I 編輯 I 渡十娘
清單內容來自 I 江揚
版權歸原作者 I 如有侵權 I 請聯絡刪除
生活中
總有些東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發現 I 家庭 I 樂趣
想每天與渡十孃親密接觸嗎?
喜歡?粉她!
有話想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