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最低1.7分!迪士尼這回栽了….

各位小夥伴,這兩天收到心儀的offer了嗎?棕櫚學員們截止到3.28的錄取戰績。
👇滑動看榜單詳情👇

我們收穫了 96枚 藤校&Top 10,182Top 20,334枚Top 30名校的錄取Offer。實現了“8大藤校錄取大滿貫”,繼續不負“UC錄取大戶”的稱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的紀錄!
然而,最近還有另外的紀錄…
有沒有看最新上映的新電影《白雪公主》~
1937年,沃爾特·迪士尼抵押房產、投資150萬美元,拍出了美國第一部彩色有聲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幾乎陪伴了所有孩子的童年。
在當時,業內沒有人看好這部動畫,甚至預測迪士尼會因此破產。影片上映後卻迎來了史詩級逆轉,80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歷史總計票房更是超過4億美元,迪士尼動畫的傳奇也從此拉開序幕。
 投資19億,得到1.7星差評 
然而,在88年後,由動畫改編的真人電影《白雪公主》,卻並沒能複製當年的成功。選角爭議、主演自身的不當言論、俗套且互斥的劇情…等等原因使這部斥資19億的電影迎來了風評的兩級反轉…..
口碑崩壞,成為“史詩級爛片”…
9.3萬人,在 IMDb 給了1星,讓這部劇成為迪士尼影史最低評分。
更諷刺的是,影片首周全球票房僅 8730 萬美元,連製作成本的零頭都難以覆蓋。咱就說,亂改童話果然是要付出慘痛代價啊~
雖然但是,我們不得不說,美國還是有強大的影視藝術專業,也有好的影視製作的!如果你想要學藝術,請仔細閱讀今天的科普文章哦~
 全美影視藝術專業細分 
無論是綜合性大學,還是藝術院校,都開設了很多藝術相關專業,其中比較有名的如下:
綜合性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電影學、藝術管理
耶魯大學:建築設計、電影學、藝術史
康奈爾大學:建築設計、景觀設計、藝術史
卡耐基梅隆大學:戲劇專業、視覺傳達、產品設計、數字媒體藝術、BxA交叉學科專案
紐約大學:電影學、藝術史、視覺藝術、商業藝術、建築設計、遊戲設計、互動媒體藝術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學、純藝術、媒體藝術、建築設計
南加州大學:電影學、建築設計、純藝術、互動媒體+遊戲設計、動畫+數字藝術
藝術類院校
羅德島設計學院:平面設計、純藝術、插畫、雕塑、建築設計、攝影、工業設計
帕森斯設計學院:服裝設計、攝影、工業設計、室內設計
芝加哥藝術學院:純藝術、視覺傳達、藝術管理、服裝設計、建築+室內設計、藝術教育、藝術史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插畫、視覺傳達、動畫專業、攝影與影片
馬里蘭藝術學院:插畫、純藝術、平面設計、攝影
藝術中心設計學院:交通系統與設計、工業設計、插畫、電影學、娛樂設計
普瑞特藝術設計學院:插畫專業、室內設計、動畫專業、工業設計、數字藝術、遊戲藝術

 如何選學校? 
那麼,既然這麼多學校都開設藝術專業,申請的時候,到底選綜合性大學還是藝術院校呢?
綜合性大學專業設定更齊全,同時注重培養同學們的跨學科思維,優勢在於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其他學科與資源,有更多選擇的空間。與之相對的,藝術類院校專業性會更強,學科劃分也更細一些
再說教學,綜合性大學一般會更側重學術研究能力,藝術類院校則更注重實踐能力,基本上畢業後,學生就能具備這個領域所需要的的專業素養,同時更好的為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打下基礎。
所以,選什麼樣的學校,取決於你自身的意願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偏好來做選擇。
如果你很明確自己畢業之後,未來的工作方向就是要從事藝術類相關專業,那麼建議主要申請藝術專業院校。
如果你目前只是對藝術感興趣,未來可能轉專業想感受綜合性大學的氛圍,學習一些其他學科,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那麼建議主要選擇綜合性大學,也可以同時申請1-2所專業院校。
畢竟很多綜合性大學開設的有藝術相關的交叉專業,選擇面很廣。
比如卡耐基梅隆大學的交叉學科專案BXA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包含了藝術+社會人文科學 (BHA)、 藝術+數學科學(BSA)、藝術+計算機科學(BCSA)及藝術+工程(EA)這四種交叉專業,由藝術學院與其餘四所學院分別聯合創辦。
今年,我們就有不止一位棕櫚學員拿到了哥大,卡梅的藝術交叉專業錄取!
 非藝術專業,藝體特長也加分 
然而,即便你申請Stem, 將藝體愛好與其他活動相結合,也是申請加分項哦~
不少學校特別喜歡有藝術特長的孩子豐富自己的校園學生群體。比如不只一名棕櫚的學員,因為游泳,長笛,二胡的特長錄到名校。
靠著走“藝術+”的路線,許多孩子都打造出了獨特的申請亮點——比如物理和音樂、化學與美術、體育與心理交叉,成功贏得頂尖大學芳心。
申請美本時,將藝術/體育特長作為補充材料,可以體現申請者的綜合能力跨學科思維、增加多樣性
透過藝體愛好打破背景同質化,申上商科、計算機等大熱專業的機率也會大大提高。
如何抓住孩子的興趣愛好、
規劃出有競爭力的活動
衝刺頂尖大學呢?
*本文為吃貨推廣文章
不代表吃貨立場,僅為傳遞
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行為的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