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爆發的時代,藝術生如何玩轉科技跨界?

在數字化時代,藝術與科技的融合成為創意產業的前沿領域。
尤其是隨著AI的爆發,越來越多的藝術生及家長都意識到,僅憑藝術這一項技能已經很難應對未來的挑戰,需要“藝術+科技”互相配合。
而英國作為藝術教育的領先國家,同時擁有眾多世界尖端的高等科技教育資源。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瞭解一下英國哪些院校在“藝術與科技”學科領域開設了相關課程!
#
倫敦大學學院
M50 Winland Art 
之前我們曾介紹過,在 Bartlett 建築學院強大的光環下,倫敦大學學院的 Slade 藝術學院經常被國內的藝術生忽略掉。
事實上,該學院不僅有純藝術專業,還開設有 BA Art and Technology 藝術與科技學士學位課程。
該專業是 UCL-Slade 近年來新開設的跨學科課程,旨在培養能夠將新興技術應用於藝術創作的創新人才。
該專業的課程結合藝術、人文和科學,探索技術與藝術的深度融合:
第一年的課程就包含了像:創意計算基礎、物理計算與資料等純技術課,還有藝術實踐入門等;
第二年則會聚焦於當下熱門的AR、VR、遊戲設計等技術,第三年則專注畢業專案設計。
依託於 UCL 不同學院之間的跨學科優勢,UCL-Slade 的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充足的實驗室資源,並參與到眾多跨學科專案當中去。
需要注意的是,該專業不同於普通的藝術專業,會要求申請者有一定的技術背景,
A-level選課時,如數學、設計與技術、經濟、心理學,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文藍藝術的H同學也成功拿到了該專業的offer:
掃碼瞭解UCL藝術與科技專業申請詳細要求
#
倫藝-CCI
M50 Winland Art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曾介紹過,CCI全稱“倫藝創意計算機研究所”,成立於2018年。
該學院定位未來數字化產業,主要的學習內容包括機器學習、人機互動、大資料、資料視覺化、數字產業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
其下設的創意計算機專業涵蓋設計、資訊科技、藝術設計的交叉領域,學生將學習如何將技術應用於創新設計。
該專業專注於現代應用計算技能,涵蓋了支援數字技術領域創新和創意實踐的主要編碼語言和工作流程,專業的同學也將學習到如何打造數字化體驗、構建應用程式、探索機器智慧等內容。
從課程設定來看,由於有不少藝術生沒有理工科基礎,因此該專業特意設定了

Year 0

,提供數字製作、創意實踐、計算機理論等預科課程。
Year 1開始,專業會涉及到基礎程式語言、計算機發展史、計算機輔助視覺設計、資料與演算法 等課程;
Year 2

的課程則主要以Studio的形式展開涉獵視覺化、人工智慧、APP開發等一系列主題;
Year 3之前,同學可以選擇到相關領域公司中實習,也可以直接進入Year 3學習包括機器學習、數字產業實踐等內容,並完成畢業專案設計。
#
金匠學院
M50 Winland Art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又稱金匠學院)在QS藝術設計學科排名中,長期位列英國Top4,僅次於皇藝、倫藝、格藝。
金匠開設的 BSc Digital Arts Computing 數字藝術計算專業注重實踐與創新,學生將學習如何將程式設計、3D建模、虛擬現實等技術應用於藝術創作;
透過這些知識,學生將會熟知涉及藝術與技術跨界的產業,並對職業規劃做好準備。
課程方面,第一年主要為基礎課程,包括程式設計、創意專案、數字媒體導論等;學校也會定期邀請行業專家來幫助同學們瞭解行業業態。
第二年,課程將會更加貼合最新的科技成就,如:生成式繪畫技術、創意嵌式入系統、虛擬現實設計等;
第三年,同學們則會專心準備畢業設計專案,在此期間學生們可以使用先進的實驗室裝置,如動作捕捉、雷射切割、3D列印等。
相比於排在前面的倫藝和格藝,金匠由於受到綜合排名的拖累,其對申請者的硬性要求會低很多;
但也因此,是否能拿到offer,會更多地決定於作品集的質量:
掃碼諮詢藝術留學
免費領取

UI/UX互動類作品創作秘籍
作品集經典開題/主題分析

#
威斯敏斯特大學
M50 Winland Art 
談起威斯敏斯特大學的藝術類專業,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是其“全英第一”的男裝設計。
事實上,威敏的 Art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藝術與新興技術課程也十分前衛,專注於探索新興技術在藝術創作中的應用,包括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慧等。
比較可惜的是,該專業在威敏為研究生階段獨享,不設本科專業,學制為一年。
該專業探索創造性技術在藝術實踐中的實驗性應用,培養學生掌握先進數字技能及其對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課程注重技術與藝術的融合,鼓勵學生透過實驗和創新擴充套件藝術實踐。
其核心課程模組專注於探索新興技術如何改變我們的環境,包括消費生態、技術可持續性以及藝術家作為創新者的角色,包含了:
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地理定位技術、虛擬製作、3D建模、物理計算、創意程式設計、感測器技術、人工智慧等學習內容。
學生可以根據興趣選擇與當代挑戰、高階數字方法和專業背景相關的模組,同時也可以使用行業級設施,包括新興媒體空間、計算機實驗室、攝影綠幕和電影工作室、編輯套件、3D工作室等。
除了英國之外,其他國家的藝術學科其實也在紛紛努力跨界,開設出更多的藝術與科技融合的新興專業。
那麼還有哪些院校開設了此類專業?
綜合大學和藝術學院要怎麼選?
作品集和文書該如何準備?
歡迎掃碼新增藝術A*學長微信,
定製屬於你的藝術與科技專業留學規劃!

👉 留學申請 / 作品集輔導 / 藝術實習
👉 Alevel/EPQ/GCSE課程提分
🍃 請
  🌱別忘了分享「推薦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