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楊芮 張威
一改前兩年的利潤“陰霾”,2024年上市險企的成績單實現“高空彈跳”式增長。
2024年,五家A股上市險企合計實現歸母淨利潤3475.71億元,同比增長77.7%。其中,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淨利潤均創下歷史新高。
具體對比資料來看,從歸母淨利潤的數字看,中國平安歸母淨利潤最高,達1266.07億元,中國人壽緊隨其後,歸母淨利潤為1069.35億元,中國太保、中國人保、新華保險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49.60億元、428.69億元、262.29億元。
從歸母淨利潤的增速來看,新華保險實現了201.1%的增速位列第一,中國人壽的增速達到108.9%,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中國平安分別為88.2%、64.9%和47.8%。
除了亮眼的經營業績,市場亦十分關注其如何分紅。資料顯示,疊加前期中期分紅,2024年A股上市險企合計分紅907.89億元,同比增長20.21%。
從港股上市險企來看,陽光保險、中國再保淨利潤分別為54.49億元、105.57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5.8%、86.8%;中國太平淨利潤為84.32港元,同比增長36.2%;友邦保險淨利潤為68.36億美元,同比上升81.62%;眾安保險淨利潤為6.03億元。

縱覽各家上市險企年報,淨利潤大增原因在於,資本市場回暖背景下,上市險企投資端收益大幅增長。從上市險企2024年投資端業績來看,歸母淨利潤增長幅度最高的新華保險,其總投資收益增幅高達251.6%至796.87億元;中國平安總投資收益最高達2064.25億元,同比增長66.6%;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人保總投資收益3028.51億元、1203.94億元、821.63億元,增幅分別為137.8%、130.5%、86.2%。
與此同時,五家A股上市險企總投資收益率皆超過了5%。投資收益的大幅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亦緩解了上市險企利差損難題。中國平安、新華保險高層皆在2024年業績釋出會上表示,公司不存在利差損風險。
多家大型險企投資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將繼續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在市場利率長期走低情形下,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是有效應對利差損的手段,但是也對資產負債匹配提出了更高要求。
針對險資入市,1月23日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國新辦釋出會上明確,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這也意味著將每年至少為A股新增幾千億元的長期資金。同時,第二批保險資金的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將在2025年上半年落實到位,規模不低於1000億元,後續還將逐步擴大。

上市險企歸母淨利潤增幅和投資收益息息相關。
以2024年A股上市險企中,歸母淨利潤增長幅度最高的新華保險舉例,其總投資收益同比增幅亦最高,高達251.6%;總投資收益率高達5.8%,亦在A股上市險企中名列前茅。
除新華保險,中國人壽、中國太保總投資收益增幅亦較高,分別為137.8%、130.5%,總投資收益分別為3028.51億元、1203.94億元。其中,中國平安總投資收益最高達2064.25億元,同比增長66.6%;中國人保總投資收益為821.63億元,同比增長86.2%。
從總投資收益率角度來看,中國平安、新華保險總投資收益率皆為5.8%,中國太保、中國人保、中國人壽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5.6%、5.6%、5.5%。

如此,在低利率環境下,為何A股上市險企投資業績“翻紅”,能夠跑贏低利率週期?答案是:增配權益。
2024年三季度,中國A股市場迎來了久違回暖,上證指數從2967.40點攀升至3336.50點,滬深300指數漲幅達16.1%。在資本市場回暖大背景下,險資敏銳出手加倉。據相關險企投資人士透露,2024年險資密集加倉的時間節點為9月底和10月中旬,彼時部分險資看好估值提升的科技行業,觸底反彈後的傳統金融地產產業鏈等。
上市險企究竟增配了多少股票?據其釋出的2024年業績報告資料顯示,中國平安的股票投資佔比從2023年末的6.2%增至2024年末的7.6%,提升1.4個百分點;中國太保的股票投資佔比從2023年末的8.4%提升至2024年末的9.3%,提升0.9個百分點;新華保險的股票投資佔比從2023年末的7.9%直接提升至2024年末的11.1%,大幅提升3.2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截至2024年末,五家上市險企的股票投資總金額高達1.43萬億元,同比2023年末提升了35%。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資料統計,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達32.15萬億元,同比增長14.06%。其中,債券投資餘額為15.03萬億元,佔比46.74%;股票及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餘額為4.11萬億元,為2013年資料公佈以來新高,佔比12.8%。
“在權益市場低迷的時候能夠堅定入市,僅僅在2024年全年淨加倉超過1000億元”,中國人壽副總裁劉暉在業績釋出會上表示,2024年,權益投資收益取得很好的增長,2024年投資業績比2023年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創下近年來新高。
不過,在低利率環境下,上市險企淨投資收益率均出現下滑。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淨投資收益率分別為3.8%、3.8%、3.9%、3.47%、3.2%,其中中國人保下滑幅度最高為0.6個百分點,其次為中國平安,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對此,中國平安方面表示,淨投資收益率同比下降,主要受存量資產到期和新增固定收益資產到期收益率下降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在持續低利率環境下,上市險企投資風險增加。為應對這一挑戰,中國平安、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中國太保、中國人保、陽光保險等6家上市險企已連續兩年下調長期投資回報率假設和風險貼現率。

紓解利差損風險
2024年上市險企投資端的大幅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利差損風險。
中國平安副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官(擬任)付欣在業績釋出會上表示,無論是新單還是存量,公司都沒有利差損,資產端收益率一直高於負債成本。她表示,資產端得益於之前的穩健配置,積累了很多收益非常高的長久期債券以及高股息高分紅的資產,這些都是公司收益的“壓艙石”。
新華保險總裁、首席財務官龔興峰在業績釋出會上表示,在存量風險方面,從目前的資產配置來看,投資能力都可以覆蓋負債成本,負債成本有隱憂,但是不存在利差損風險。
自2024年至今,險資掀起新一輪舉牌熱潮。從這一輪舉牌特徵來看,據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從被舉牌企業行業分類來看,前五名分別為公用事業、銀行、交通運輸、環保、醫藥生物,被舉牌公司股息率高於3%的佔比達75%,最新財年平均ROE(淨資產收益率)(2023年)超過8%的佔比達75%。
從上市險企舉牌情況來看,其更青睞低估值、高股息標的,這亦為緩解公司利差損難題。諸如今年以來,繼舉牌郵儲銀行H股、招商銀行H股後,中國平安再次舉牌農業銀行H股;新華保險增持杭州銀行A股,舉牌國藥股份、上海醫藥等。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基於資產配置和業務發展的雙重考量。隨著國債利率下滑,利差損風險當前,郵儲銀行H股、農業銀行H股等因低估值、高股息受險資青睞,未來仍有增長空間,增持價效比較高。
新華保險副總裁秦泓波在業績釋出會上回應多次舉牌之時表示,2024年以來,公司多次舉牌上市公司,對整體投資經營產生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更是適應了當前形勢下保險資金資產負債匹配的需要。“戰略資產配置和戰術資產配置的結合,能夠有效縮短新華保險的資產負債久期缺口,也能獲得創新固收類的較好收益”。
華泰資產總經理楊平表示,隨著社會資本回報率趨勢下移,險資存在利差損與久期錯配風險。他建議,加大權益配置力度,增厚長期收益。“參照境外的長期資金資產配置,境內長期資金權益類的配置一向是偏低的,建議汲取國際經驗主動提升配置。”
楊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國內利率或維持中性偏低水平,可以增配股息類資產。支援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是長期資金的重要方向,建議多種措施提升長期資金的投資風控能力等。
談及2025年投資預期,中國太保副總裁蘇罡認為,今年股市總體將表現為結構性行情。從長期視角來看,預計利率中樞還是會維持下行趨勢。公司一方面會繼續加強長期利率債的配置,以有效延展固收資產久期,控制資產負債久期差;另一方面仍將積極增加權益資產配置和未上市股權等另類投資配置,以提高長期投資的風險回報。
中國人保副總裁才智偉表示,2025年A股市場有多個積極因素,當前A股對比固收類資產已展現出較強的吸引力,與各主要經濟體相比處於低估狀態,與歷史估值相比處於過去10年中樞水平,整體估值較為合理。同時,當前中國正處在工程師紅利主導的新一輪科技浪潮中,經濟轉型升級成效也將在A股市場中得到顯著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