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徵兆!華人女子回國,剛下飛機就不幸身亡,只因忽略了這個!太恐怖了

本月初,一架從紐西蘭到廣州的飛機剛落地,一名華人乘客就暈倒了。儘管緊急搶救送醫,但該乘客仍不幸離世。
這一事件也為大家敲響了警鐘。

據悉,7月3日當日,這名女子從國外乘坐11個小時航班回國,下機後約10分鐘便出現呼吸困難、咯血等症狀,隨即陷入意識喪失。
同行人員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將其送往附近醫院搶救。
儘管醫護人員全力施救,但終因病情過重,該女子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據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白雲醫院ICU主任彭醫生介紹,這名女子坐了11個小時的飛機,推測出現了肺栓塞,導致心跳呼吸驟停。

結合發病過程和既往病史,醫生推測該女士的肺栓塞與她在飛行途中長時間坐著有關。
據醫生判斷,李女士在長達11小時的經濟艙飛行中一直保持蜷縮姿勢,落地時突然起身,滯留在腿部的血栓快速進入肺動脈,導致呼吸驟停,還出現了咳血癥狀。

而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 “經濟艙綜合徵”,
是指長時間乘坐飛機、長途汽車或火車等出行方式,若長時間保持坐姿、活動受限,特別是在經濟艙等空間狹窄的環境下,更容易導致血液迴圈不暢,誘發血栓。
飛機處於高空,氣壓更低,再加上經濟艙座位空間有限,乘客在狹小空間內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活動範圍受限,血流速度自然減慢甚至淤滯,就容易形成血栓。
一旦血栓脫落,隨血液迴圈到肺動脈,就會引發致命的肺栓塞。

其實,飛行導致血栓引發的悲劇並非個例。
去年10月,一名來自厄瓜多的女子瑪莉麗斯長途飛行20小時後落地上海,胸悶氣急,經診斷肺裡全是血栓,幸好就醫及時才康復。
2020年初,一位華人母親帶孩子從澳洲乘飛機回國,因全程佩戴口罩且久坐不動,在飛機上出現呼吸困難症狀,下機後暈倒,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據國際血栓與止血學會提供的資料顯示:
全球每16秒就有1人患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每37秒就有一人死於該病。
事實上,“經濟艙綜合徵”並非只有坐經濟艙才會患病,任何久坐不活動下肢的情況都可能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包括:
長時間乘坐飛機、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日常生活中長時間使用電腦、玩遊戲等。

為了避免此類悲劇的發生,專家給出了以下建議:
儘可能減少久坐時間,每坐40至60分鐘要有意識地站起來活動,且動作要輕柔;
生活中要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科學飲食,遠離菸酒,堅持運動;
儘量避免穿過於緊身的衣褲鞋襪,穿著寬鬆舒適的衣物,高危人群可以選擇穿著彈力襪,有助於減少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多飲水可以稀釋黏稠的血液,同時透過喝水和勤上廁所被動改變坐姿,坐坐、站站、走走,一舉兩得;
若出現身體不適,不要硬撐,第一時間向空服人員尋求幫助。

大家在享受旅途的同時,一定要關注自身健康,特別是有基礎病的中老年人和血栓高發人群,更要提高警惕,讓出行平安順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