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頭條Vancouverheadline 編輯]

這啥情況?
本文授權轉載自:超級生活
微訊號:superlifeca
一名自稱“身體完全健康”的33歲女子在長途飛行途中突發嚴重醫療緊急狀況,倖存後稱這是“奇蹟”,並向其他旅客發出警告。

Emily(TikTok 使用者名稱“alwayssingingmom”)上個月從加拿大多倫多直飛阿聯酋迪拜,全程 13 小時無中轉。
然而,在航班即將降落前 2.5 小時,她在長時間坐著後第一次起身去洗手間,卻突然倒下,當場失去意識。
“我在排隊等洗手間,突然感到胸口深處傳來一陣強烈的悶痛,沒有任何預兆。” Emily 回憶道。
“我連續咳嗽了三聲,接下來的事情就不記得了。”
她的突然倒地導致左臂嚴重淤青,眼部也出現黑眼圈,昏迷時間至少長達 5 分鐘。

確診致命性雙側肺栓塞:四分之一患者當場死亡
航班落地後,Emily 立即被送往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她患上了大規模雙側鞍狀肺栓塞(massive bilateral saddle pulmonary embolism)——這是一種極度危險的血栓,會阻斷兩側肺部的血液供應。
肺栓塞的致死率極高,約四分之一的患者會立即死亡,而隨著治療延誤,每過一小時死亡率都會持續上升。
醫生告訴 Emily,儘管她是“完全健康的 33 歲女性”,但她的瀕死經歷與兩個因素密切相關:一是長時間未活動(10 小時以上未起身)導致深靜脈血栓(DVT)形成,血液在腿部淤積;此外她還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藥,這類藥物已知增加血栓風險。
DVT 可能停留在腿部,導致腫脹和疼痛,但一旦血栓脫落進入肺部,則可能導致致命的肺栓塞。
Emily 事後表示,她非常幸運,因為當時飛機洗手間正好有人使用,否則她可能會獨自在封閉的洗手間裡失去意識,無法被及時發現。

Emily 也向當時的機組人員和機上醫生表達了深深的感謝:“他們救了我的命。他們給我提供了氧氣瓶,把我抬到商務艙,讓我平躺休息。”
在這段時間裡,她經歷了劇烈嘔吐、大量出汗等症狀,整整 6.5 小時(從倒下到飛機落地再到入院)才最終確診。
“我能活下來,真的是個奇蹟。” 她說。
6 天住院+長期服藥,呼籲乘客提高警惕
Emily 在迪拜醫院接受6 天治療,目前仍需服用血液稀釋劑至少 6 個月,並定期進行血栓監測。
她希望透過自己的經歷提醒更多乘客,尤其是長途飛行者和服用含雌激素避孕藥或激素替代療法(HRT)的女性:
“請在飛行途中站起來活動一下!” 她強調,“如果你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藥,或者正在接受更年期激素治療,請一定和醫生溝通。”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建議,乘坐超過 4 小時的航班,乘客應每 30 分鐘活動一次,以降低深靜脈血栓(DVT)的風險。此外,穿戴抗血栓壓力襪也能幫助減少血液淤積。
研究表明:健康人群在長途飛行時,患 DVT 的風險可增加 4 倍。4 小時以內的短途航班,DVT 發生機率大約為每 105,000 次航班 1 例。超過 4 小時的航班,DVT 發生率上升至每 4,500 次航班 1 例。16 小時以上的超長航班,風險更高,約為每 1,300 次航班 1 例。
雌激素類避孕藥已知有極低機率引發血栓,每 1,000 名服用者中約有 1 人會形成血栓,但大多數不會發展成嚴重醫療緊急狀況。然而,長時間靜坐等因素可能會進一步增加風險。
資訊來源:https://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14472385/urgent-warning-died-woman-long-haul-flight.html
歡迎關注加國報告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
注:為了及時收到我們的推送,請至本號首頁點選右上角,將公眾號加星標,感謝諸位讀者。
本文所有內容未經版權方許可,請勿轉載。
來源: 超級生活
責任編輯:林伯儒
平臺:溫哥華頭條
微信ID:
Vancouverheadline


請點“贊”和“在看”,賞小編一朵小黃花~

有話隨便說,長短隨意:[email protected]
↓ 點選“閱讀原文” 更多精彩盡在加拿大樂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