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界小事情

本文是圓方的第1146篇原創
(點選標題下方小耳機標誌可收聽音訊)
01
最近這幾天,感冒還沒好。
昏昏沉沉的中偶爾的間隙,圓方總愛翻起手邊一直在讀的《昨日的世界》。
一般來說,圓方讀書很快,但不知道是因為這幾天感冒腦袋有些鏽住的原因,又或許是因為很喜歡茨威格的這本書的文字,捨不得看完。所以這本書,圓方讀的很慢。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彷彿跟隨茨威格的文字,穿越到了那個120年前的的歐洲。
一起見證者他的成長歲月,陪著他經歷社會的繁華,又體驗繁華後的凋敝。痛苦、快樂、遺憾與悲傷,而每種情緒也都透過他的文字,穿越時空傳遞給閱讀這本書的自己。
在書中茨威格講述了自己在歐洲各地的見聞和感受,他講述了那個曾經繁榮、自由、充滿文化魅力的世界如何在戰爭的陰影下逐漸崩塌的故事。他見證了歐洲的輝煌與繁榮,也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扭曲。
書中有一段話,讓圓方印象深刻
我屬於那個已經消失的世界,那是我們少年時對理性、寬容、自由深信不疑的世界。
我本不屬於這個時代,我只是一個過客,在記憶中守望昨日。
02
不知道是不是年齡大的原因,這兩年,圓方很偶爾的時候有些喜歡回顧過往。
雖然還沒有到酒酣之後,摟著隔壁桌的兄弟說“想當年……”的程度,卻也偶爾在腦海中閃過一些過去的碎片。
說懷念吧,倒也沒有很懷念。這種感覺怎麼說呢?
這種感覺有些像少時曾經非常痴迷過的遊戲,如星際爭霸或CS,當年逃學去網咖“戰鬥”的那種痴迷。
而現在,沒有開啟電腦去玩的時候吧,似乎那種當年遊戲的爽感縈繞在大腦中,甚至那種網咖的“硝煙味”(也有可能只是煙味)都能夠回憶起來,讓自己有想玩的衝動。
但真正開啟電腦,開啟遊戲去玩的時候,又突然發覺似乎也沒有那麼好玩,而當年遊戲中那種簡單的快樂,似乎也不太能找的回來。
過往的歲月或許就是這樣,我們或許懷念的並不是那個時代,而是那個時代無憂無慮,充滿激情的自己。
03
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有寫過一個時刻:
星期天上午,收音機宣佈了英國向德國宣戰的訊息。那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上午,我默默地從收音機旁走開,收音機裡傳來了一條在數百年裡都不會被湮沒的訊息。這條訊息肯定會全面改變我們這個世界,改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在默默聆聽這條訊息的那些人中間,將會有成千上萬的人死去。這條訊息對我們大家來說,是悲哀和不幸,絕望和危險,也許若干年後,這條訊息還會具備另外的意義。戰爭又降臨了,比以前發生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場戰爭都來得可怕,範圍更廣泛。一個時代結束了,一個新時代又開始了。
讀完這讀到這段話的時候,其實蠻感慨的。
因為或許我們這一代人並沒有真正經歷過戰爭,當我們聽到一個國家向另一個國家宣戰的時候。我們其實並不是真的瞭解,那意味著什麼。
茨威格並沒有活到戰爭的結束。在這本這本書自傳體作品寫完不久,他和他的妻子就選擇一同離開了這個世界。
讀完的時候我再想,如果茨威格知道二戰後,人類將會迎來長達80年的整體和平,他還會選擇離開這個曾經他愛過的世界嗎?
我們不得而知,因為我們沒有體驗過從和平時期的文化繁榮到戰爭時期的殘酷現實。
或許圓方今天的年齡和經歷,還不足以讓自己真正理解時代的變遷對人們生活的深刻影響。
或許正如茨威格說的“只有經歷了光明與黑暗、戰爭與和平、飛昇與沒落的人才能說是真正生活過。”
04
當寫完上面的這些文字時,圓方的小女兒來到了屋裡,還不太會說話的她,“爸爸阿巴叭叭”的叫著,然後跑過來,暖暖的抱住了我。
而在她抱住我的這一刻,似乎許多宏大的敘事,生命的思考,對於人類前途的擔憂,對於什麼關稅戰貿易戰的不解也都如堅冰慢慢的融化了。
那些冷冰冰的大事,或許都客觀存在,但是生活,或許只是暖暖的一個擁抱。
世界很大,大到萬億的財富蒸發也只不過是一個數字,大到百萬人的死傷,也只不過是一個新聞。
而世界也很小,小到只需要一個暖暖的擁抱,就可以將它填滿。
最後還是用茨威格書中的一句話作為結尾吧:
“人類最危險的敵人,不是仇恨,而是冷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