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宣佈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獲勝。
特朗普將要重返白宮,顯然會對中國經濟造成重大影響。
大家都沒有忘記,在特朗普上一個任期內,美方依據“301條款”對中國加徵三輪關稅。其中,美國分別於2018年7月6日和2018年8月23日,對340億美元和16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的關稅;2018年9月24日,美國對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2019年9月1日對12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
而在之後拜登的四年任期內,上述關稅並未被取消,拜登政府甚至還在一些特殊領域對中國加徵關稅,比如自今年9月27日起,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的關稅稅率將上調至100%,太陽能電池的關稅稅率將上調至50%,電動汽車電池、關鍵礦產、鋼鐵、鋁、口罩和岸邊集裝箱起重機的關稅稅率將上調至25%,將中國半導體的進口關稅提高50%。
拜登政府還大力限制中國的高科技領域發展,比如最近很多人都在關心美國大選,卻往往忽視了十月底落地的政策,即限制美國人士在半導體、量子資訊以及人工智慧(AI)領域與中國人士進行特定的交易。
如今特朗普鎖定下一任美國總統,他上臺後,針對中國經濟的措施有可能不僅照單全收,還會變本加厲。
比如,在今年競選期間,特朗普就喊話要對中國商品加徵60%關稅。
加關稅短期內會對中國出口造成較大影響,比如特朗普祭出關稅大棒的2018年,中國佔全球出口份額從2017年的12.8%降至12.7%。
如果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徵60%關稅,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預測,將影響中國2025 年GDP在基準水平上下降0.85個百分點。
當然,從長期來看,美國對中國加關稅的影響會逐漸淡化,像2018年中國佔全球出口份額下降,但2019年又回升,2023 年中國佔全球出口份額為14.2%,已經高於中美貿易摩擦之前2015年13.7%的高點。
但這是中國近年來民眾努力奮鬥,以至於產業升級並在世界其他地方找到市場的結果。隨著全世界市場日趨飽和,以及更多國家樹立起貿易壁壘,未來謀求出口大幅增長的空間也逐漸逼仄。

說到這裡,在未來幾年中國要保持經濟增速,怕還是要在內需上下功夫。
不過今年消費資料不是很好看,如果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話,請點選文末“在看”,我們會找時間充分闡述這一問題。
當然,消費疲軟和民眾收入預期變差有關,大家覺得未來還能賺很多錢,自然會去多消費;反之,如果覺得未來賺不到太多錢,也就會減少開支了。
所以中國要開發內需,需要提升民眾收入水平。
根據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OECD)資料,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2008-2020年,中國居民部門佔比均值為51.4%,明顯低於美國的64.7%、德國的54.37%、日本的57.71%。
再分配結果來看,2008-2020年,中國居民部門佔比均值為57.91%,略低於德國的58.09%,更是遠低於美國的77.36%。
所以中國居民收入還有提升空間,需要提升勞動報酬水平,提供更高水平的社會保障,讓民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才能促使他們消費。
不然的話,民眾會更傾向於為未來儲蓄,就像今年前三季度那樣,人民幣存款增加16.62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1.85萬億元——大家都不敢花錢。
卷出口總會有個盡頭,特朗普上臺有可能加速這個盡頭的到來,是時候轉向內需了——也許這又是一次倒逼的機會,倒逼對民眾收入和福利的重視,倒逼消費的增長。
上下滑動檢視參考資料:
美國大選前夜:“特朗普2.0”VS“哈里斯意外” https://www.yicai.com/news/102343261.html
美國複審對華關稅:組成、緣由、展望_觀點頻道_財新網 https://opinion.caixin.com/2022-05-06/101880972.html?originReferrer=caixinsearch_pc
事關你我: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如何從歷史與海內外對比中尋找破局之路?| 智庫 https://mp.weixin.qq.com/s/Jfr6i9qHP_vpRIlqJgC4kg
2024年前三季度金融統計資料報告_部門動態_中國政府網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10/content_6980263.htm
新華社快訊:特朗普宣佈勝選 – 新華網客戶端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88c36b8ad8a3fb24d72f7cb6890b6616
美國限制對中國半導體、AI等投資落地 2025年1月生效_財新網_財新網 https://www.caixin.com/2024-10-29/102251090.html?originReferrer=caixinsearch_pc
9月27日生效!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電動汽車關稅提高至100% https://www.time-weekly.com/post/314573
文章用圖:圖蟲創意
本回完

關鍵詞
對中國
電動汽車
經濟
商品加徵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