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某烤肉店最低俗的一幕曝光:病態現象,正在噁心中國年輕人

作者:小椰子

來源:小椰子專欄
ID:xiaoyezizhuanlan
01
前段時間,有這樣一則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有人去烤肉店吃飯,肉端上來了,卻是這樣一種惡臭擺盤:
芭比娃娃袒胸露乳,身上蓋著幾片肥牛片做成的“裙子”,還得打馬賽克才發得出來。
評論區裡,有人曬出了更赤裸裸的“擦邊擺盤”:
讓芭比娃娃赤身裸體躺在盤子裡,上面蓋著幾塊生的魚片。
網友一針見血地戳穿了商家的心思:“像隱晦版的女體宴。
拿這種非食品級的塑膠玩具當擺盤容器,不但不健康不衛生,還難清洗。
但卻成了各大火鍋店、烤肉店的流量密碼:“給她脫衣服很有趣哦。”
你會發現,當下時代,很多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流量,是越來越喜歡搞擦邊、低俗了。
比如,有人點了一道名叫“聖女脫衣”的菜,要價38元,你猜是什麼?
就是一小盤去了皮的小番茄。
有人在學校的一家奶茶店裡,在奶茶包裝上竟看見了這樣的logo設計:
一個女孩子把上衣撩起來露出胸部,下面的宣傳語是:“喝奶茶,就喝鮮奶茶。
這是在明晃晃地“暗示”什麼呢?
有人在賣西瓜的水果攤上,看見了這樣一張大幅海報:
“比老婆還熟,比情人還甜,比小三還有味。生了給我抱回來”
三觀炸裂,店主不會以為自己很幽默吧?
廣東佛山,一家賣烤雞的店,甚至打出了“專業做雞,絕不從良”的宣傳語。
上海街邊,有人則開了一家名為“Doi”的咖啡店,翻開選單更是充斥著低階諧音梗:
“後入拿鐵”、“就檸有癮”、“Doi美式”、“情趣濃縮”……
02
這些不知名的小店尚且如此,很多國內知名的大品牌,也熱衷於開黃腔、打擦邊球。
某知名辣條的包裝袋上,就冠冕堂皇地印著“約嗎”“強硬”“賊大”“胖次”這樣的字眼。
看似“一語雙關”、“別出心裁”。
實則是濫用某些見不得光的隱晦元素大做文章,給消費者低層次的感官刺激。

長沙某知名奶茶品牌的周邊杯子上,竟印著這樣一段不尊重女性的話:
“撿簍子:得便宜,意外收穫。
來買奶茶的美女很多,如果你碰巧認識了一個,你可以小聲告訴我們的小夥伴:‘我撿了一個簍子’。”
而這個品牌的茶包上,更是印著不堪入目的4個大字:“官人我要”。
“出來約,遲早這一套,嘴巴說不要,身體很誠實,因為這套,才不會開枝散葉,滿地不堪。撩人從這一套開始吧!”
我實在不能理解,喝個奶茶為什麼要和性暗示緊密聯絡在一起?
這種包裝的受眾到底是誰?
某西梅品牌包裝上的廣告語,也是盡顯惡臭之態:“嚐嚐嘛,嚐嚐又不會懷孕。”
而一家知名培訓機構的廣告上,竟印著毫無底線物化女性的宣傳語:
“如果你不努力,你的女兒可能被同齡人抱著;
你努力,你抱著同齡人的女兒。”
某國內知名連鎖酒店的營銷軟文,封面是一張女性在浴缸裡的照片,標題竟是:
《這屆婦女不行,太浪了……
把低階趣味當創意,把譁眾取寵當賣點,把歪門邪道當捷徑。
03
你會不理解,難道這些品牌沒有稽核人員嗎?
他們沒腦子嗎?
不知道這樣打擦邊球的低俗廣告,會引起軒然大波、輿論反噬嗎?
但事實上,就像博主“蝶自疏”所說:
“很有可能是,品牌也在賭,賭我們作為消費者是否買單;
賭我們在這段風波過去之後,會不會忘記它的翻車營銷。
而這些品牌的目的呢,是讓使用者記住,但使用者記住了什麼不重要。
因為它們根據一些前車之鑑,發現影響不大,風頭過去之後大家照樣繼續購買,換言之就是網際網路沒有記憶。
某營銷公司就專產低俗擦邊洗腦式廣告,甚至以此為榮,明目張膽地貼出告示:
“若廣告投放後被全民謾罵,公司獎勵20萬。
所以,很多不堪入目、令人不適的惡臭營銷,其實就是故意的。
根據傳播學中的“睡眠者效應”:
由於時間間隔,使人們容易忘記傳播的來源,而只保留對內容的模糊記憶。
資訊過載的時代,如果映入眼簾的資訊不夠震撼和淺薄,就會淹沒在眾多資訊當中。
因此,很多營銷策劃人員就會下意識地取悅大家的注意力,越簡單粗暴越好,越滿足人性的七宗罪越容易出圈。
當流量完全淪為生意,甚至成為內容創作的唯一驅動,失控難以避免。
最後就演變成尼爾·波茲曼在著作《娛樂至死》中寫下的魔幻場景:
“透過電視和網路媒介,娛樂得以達到至死的目的;
一切都以娛樂的方式呈現,人類心甘情願地淪為娛樂的附庸,最後成為娛樂至死的物種。”
04
其實,挑戰公序良俗的內容,可能會在短期內收穫源源不斷的流量,提高品牌曝光度;
但從長遠來看,不僅有損品牌格調和形象,還會留下網際網路黑點,很難真正獲得使用者認可。
你知道林迪效應嗎?
納西姆·塔勒布在《非對稱風險》中就反覆提到過這個詞。
紐約有一家熟食店,店名叫林迪。
因為附近是百老匯,很多演員在演出結束後,就會到這裡邊吃東西邊聊天,討論最近演出的劇目和其他演員。
後來,他們發現了一個規律:
那些已經演了100多天的劇目,總能吸引足夠多的觀眾,支援其再演出100多天;
那些已經演出了200多天的,也還能再演200多天。
這就是林迪效應:
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經受住時間考驗的事物,通常會有更長的預期存續時間。
而那些不能與時間“風險共擔”的事物,則會被淘汰。
低俗、獵奇的東西,一開始能滿足某些人的感官刺激。
但久而久之,市場和觀眾自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愛惜羽毛的品牌、生產出的優質內容,將會在時間的長河裡得以存續;
那些沒有下限的博眼球玩意,終將會在人們的唾沫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就啟示了我們——
做事要有長線思維,不要總是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就飲鴆止渴。
同時,希望你我都不要再給這類低俗廣告熱度,要知道:
我們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會成為投給這個世界的票。
共勉。
— E N D —

素材來源於網路/影片截圖。來源:小椰子專欄(ID:xiaoyezizhuanlan),作者:小椰子。用獨特視角解讀熱點事件,陪你每天一起認知升級。

你也“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