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教會如何看待川普2.0新世界?

美總統川普的二度當選,讓歐洲國家措手不及,普遍對他抱持悲觀和不信任的態度。歐洲基du徒學者提醒,教會最初就是在一個非自由且充滿敵意的環境下成長,歐洲在日益脆弱的體質下,需要回歸其根基,以教會信仰,作為重建歐洲過程的指引。
歐洲外交議會(ECFR)在訪問全球近3萬人後,日前發表一份新調查報告──「川普式世界中的孤立者:美大選後的歐盟與全球民意」,探討歐洲民眾對川普上任、美角色、烏克蘭或巴勒斯坦和平的展望和看法。

歐盟和英國不看好美新政治風向
調查中,大多數人表示,川普上任無論對美或其他國家來說,都會帶來好處。在他的領導下,世界和平甚至國際貿易會有更高的可能性。
報告中稱這些持正面看法者是「川普歡迎者」,主要分佈於印度、俄羅斯、南非、印尼、沙烏地阿拉伯和土耳其,這些國家都有望成為當今「多極世界」(Multipolar World)當中的要角。

然而,歐洲顯然不在這波挺川狂熱當中。歐盟國家和英國並不看好美新的政治風向。
歐洲福音派媒體《福音焦點》(Evangelical Focus)訪問了幾位歐洲基督徒意見領袖,瞭解他們對「川普式」價值觀對全球未來發展的看法。以下是他們的回應:
傑夫.方丹:基du教發源於非自由且充滿敵意環境
歐洲歷史學家、舒曼歐洲研究中心主任傑夫.方丹(Jeff Fountain)說:「歐洲是一個複雜、多樣化的實體,因此沒有簡單的答案。目前的趨勢顯示,兩極化仍會持續,政府會嘗試極右化,但最終可能會朝相反的方向搖擺;因為民粹主義膚淺的解決方案,以及政府的無能,會讓選民更加看清政府的作為。」 
(Pixabay by iankelsall1)
方丹說:「基du徒應該要記得,教會最初就是在一個非自由且充滿敵意的環境下成長,但卻藉由堅定不移並臥薪嚐膽的生活,贏過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和經濟強國。」
歐洲國家的基du徒也應該記住,「主總是透過忠心的少數人作工,祂是歷史的主宰,啟示錄的資訊在提醒信徒要持守信仰,因為未來的挑戰可能會越來越嚴峻,但最終主和祂的教會終將得勝。」
梅莫里:民粹主義對教會造成特別的危險
洛sang運動歐洲區聯合主任、《歐洲2021:宣教學報告》(Europe 2021: A Missiological Report》作者吉姆.梅莫里(Jim Memory)表示,川普就任後的最新趨勢顯示,「歐洲不僅在對川普的看法上與其他地區相左,在新興的地緣政治現實中也是個異數」。
他感嘆,歐洲的共同價值觀正被「交易主義」(Transactionalism)所取代;人們的互動主要基於利益交換,而非基於價值、道德或長遠的關係。強權意志再次主導一切,這種心態在娥入侵烏時也清楚地表現出來。
梅莫里表示,「在這個新世界裡,歐洲是脆弱的」,尤其是過去10年經歷了政治、經濟、社會、環境與科技等層面的多重危機之後。他認為,烏戰爭將決定這一代人的歐洲邊界:「川普希望烏和平,但是代價是什麼?如果讓烏處於脆弱狀態,就不會有什麼外國投資,失去的人口也不會迴流,又有什麼辦法阻止普丁在5年後捲土重來呢?」
信徒可以互相學習一起展示基du
在這種不確定的情況下,梅莫里同意方丹的看法,信徒應該「敬虔生活」,並且勇敢地活出主的樣式。「無論我們是活在復興或危機的時刻,我們的使命都是一樣的:『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參提後四章2節),同時也要活出fu音。」正如第四屆洛桑大會的主題所表達的:「讓教會一起合一宣揚基du」

範.弗拉斯圖因:歐洲價值不再是主
「歐洲基督教網路」(CNE)主任埃弗特.範.弗拉斯圖因(Evert van Vlastuin)說:「歐美之間日益嚴重的兩極分化令人擔憂,據我所知,美總統在西歐從未受到歡迎,就像雷根、布希和現在的川普。我認為,這種反感會越來越嚴重。」
他認為,「尤其是歐洲的左翼和進步派政治家,將美形容為威脅者,這可能刺激推動歐盟聯邦化的力量。」因為川普的政策和立場在國際舞臺上往往較為激進,可能對歐洲的政治環境和國際關係帶來壓力,尤其是關於美與歐洲的合作關係、貿易政策或安全事務。因此,某些支持者可能會發現他當選後,反而對歐洲的未來或與美的關係帶來負面影響。
聯邦化也可能發生在國防領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川普的領導下,可能會失去公信力,因為它不再是我們依賴的安全保證體系」。在川普的領導下,美對北約的承諾和支援可能減弱,特別是對歐洲國家來說,這會讓他們覺得北約不再像以前那樣能夠提供穩定和安全的保障。這也可能促使歐洲進一步推動「聯邦化」力量,即尋求更獨立、更強大的歐洲防衛體系來應對外部威脅,而不再過度依賴美的支援。
範·弗拉斯圖因認為,歐洲價值觀仍會是政治辯論的焦點。他指出,「有些學者喜歡強調二戰後歐洲合作的基du教根源,但如今的『歐洲價值觀』無疑是人文主義價值觀。這令人惋惜,因為人文主義價值觀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正是因為它們源於基du教。」
信徒有更多合作機會
範.弗拉斯圖對信徒的角色更加樂觀:「全世界的基督徒比以前有了更好的連結方式。就如《歐洲基du教網路》的目標之一是『連結基督徒』,這方面的可能性比20年前增加不少。」
蘇亞雷斯:歐洲的衰落與激進的世俗主義息息相關
西班牙fu音聯盟(Spanish Evangelical Alliance)副主席蘇亞雷斯(X. Manuel Suárez)說:「歐盟在經濟和財政上的統一有所提升,但其作為世界參考實體的角色卻被淡化了。」
他經常站在西班牙信徒的立場與政治人物對話。他說:「這種衰退的原因是來自於基du宗教世界觀的價值觀被清算了,最明顯的是教會的價值觀。長期以來,這種價值觀養育了歐洲。失去了這些價值觀的文化,可能在經濟或科技上非常先進,但卻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過去曾從事政治活動的蘇亞雷斯說:「當這套共同的價值體系被稀釋,歐盟本身就會變得脆弱,失去共同目標。他認為,這種影響已經可以從歐盟的外交政策中看出來──歐盟的外交立場不夠一致、缺乏影響力,無法贏得足夠的尊重,也難以在當今世界發揮關鍵作用。」他說:「歐洲自從用對抗氣候變遷和性別意識形態取代基督教世界觀後,就走上了衰落之路。」許多歐洲人可能會抱怨川普的迴歸,但「批評他的人應該考慮到,他肯定有一個明確的計畫、明確的目標與道路,這些都與明確的世界觀相呼應」。
「毫無疑問,歐洲人也許有其他計劃、目標與道路,但他們缺乏川普所表現出的明確性,以及他在決定一項決策時,不僅要說服別人,而且要創造熱情的計劃中發揮領導作用。」蘇亞雷斯說:「問題是,歐洲並沒有在這些方面提供可與之比擬的替代方案。」
「如果沒有共同、明確且令人興奮的共同目標,就無法規劃出一條道路」。基du徒「必須提供聖經世界觀作為歐洲復興的盼望基礎。我們必須呼籲歐洲對其放棄聖經世界觀的政策所造成的結果,作出批判性的評估」。
恢復教會對寬容、進步和人類尊嚴的看法
信徒應該能夠「解釋如何在多樣性中建立合一,因為這正是信徒身分特質之一。歐洲基du徒也必須將向未來十年的歐洲,傳達我們對少數群體在社會生活中角色的看法。」信徒必須重新闡釋「寬容」的意義,因為歐洲正變得越來越不能容忍異議。他們必須重新釐清,寬容是建立在堅定的信念與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相對主義與世俗教條主義的基礎上的。
在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時刻,未來歐洲的經濟發展本身絕不能成為目的,而必須以人類為中心:經濟增長不等同於人類發展;人類發展才是社會真正進步的標誌。蘇亞雷斯強調:「毫無疑問,在尊重人及其尊嚴方面,面對提倡墮胎和安樂死的政策,教會信徒將要求尊重生命。一個殺害未出生嬰兒和老人的社會,絕對不是進步的社會。」
基du徒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先驅,而且這套制度是從sheng經中汲取理念來建立的,例如,他們強調問責制,因為他們相信人性本身有缺陷,需要受到制衡」。蘇亞雷斯總結說:「歐洲的民主正在退步,我們看到其機構的問責制越來越薄弱。歐洲需要回歸其根基,而我們信徒擁有的道德權威,可以引導這場重建過程。」
長按上圖  進入讚賞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