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前總理默克爾著回憶錄講述信仰和疑惑

德國前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撰寫的這部回憶錄名為《自由》(德:Freiheit)。在這部翻譯為英語、西班牙語、法語等其他語言的720頁回憶錄當中,作為本世紀初最具影響力政治家之一的她講述了自己的個人生活和德國政治生涯。在某些地方,她也提到自己的信仰。
2024年11月,著作在默克爾位於柏林住家附近一間有名的劇院推出。釋出會之後,默克爾在多個國家接受採訪,而現時時間點正好是這個由她領導了16年之久的國家即將在兩週後迎來關鍵性大選。
現在,這位現年70歲的德國第一位女總理正面臨著來自基du教民主聯盟(德:CDU)前同事們(包括基民盟現任領導人、競選候選人默茨)對她做過的一些關鍵決定的批評,例如歡迎數百萬難民、努力維持與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的關係,及她處理新冠危機的方法。
但分析人士也強調,她打造的歐洲政治的冷靜方式和她在利益相悖人群之間進行談判的能力,有助於歐洲這個深陷意識形態鬥爭之中大陸的政治穩定。

“自由”是回顧默克爾一生的一種方式,也是“從她的角度向廣泛大眾展示事物”的一種方式。
除了諸多問題之外,默克爾談到了信仰。如在書中某處,她談到作為新教牧師的父親霍特斯·卡斯納(Horst Kasner)在前東德時代曾秘密邀請其他教會領袖來家中討論政治,而當時東德的秘密警察史塔西(Stasi)會針對這類聚會進行調查。
她寫道:“我相信上主是存在的,儘管我還經常無法理解或感知到他…我知道自己並非完美,會犯錯誤,我的生命是因為信仰而變得輕鬆一些,它讓我對我的骨肉同胞和受造物負上的責任也是抱有同樣的感受。”
默克爾提到《耶29:7》是啟發她開展工作的一節經文,而事實上她在任內歡迎來自戰亂國家的難民就是基於她同情及支援弱者的教會倫理而作出的道義決定。
在生物倫理學上面,默克爾經常遊離於政治辯論的中間地帶。在回憶錄當中,她解釋了自己在墮胎權(最初她要求保護生命,後來轉向更為支援墮胎的立場)和LGBT權利(她不贊同將同性結合等同於婚姻)上的個人掙扎。
在書的末尾處,默克爾寫道:“真自由不僅是一種免於某種事物(免於專制和不公)的自由,更是表現為對某種事物的責任:對鄰居、對社群、對我們的共同利益。”
雖然默克爾本人並非是一位會定期去到教會的人士,但她經常呼籲歐洲教會信徒應當更有膽量、更直接地表達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如她在2015年時就說過,“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人有勇氣說,‘我是基du徒’。”
長按上圖  進入讚賞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