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中國政府網 2016年4月17日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5日在北京大學考察時,走進校內農園食堂與學生們一起就餐。從食堂菜價貴不貴到國家助學金夠不夠用,從煤變油的專業技術到同學們的論文選題,李克強興致勃勃與大家邊吃邊聊了半個多小時。
“你們覺得飯菜怎麼樣?伙食好很重要。”李克強向同桌用餐的學生了解學校的伙食狀況,並關心最近一段時間蔬菜的漲價對學生有無影響。
同學們說,由於學校食堂有補貼,物價的上漲不會落到學生端,所以對最近蔬菜價格的變動感覺不明顯。
“你家裡父母是幹什麼的,種田的還是在外面打工?家裡兄弟姐妹幾個?”得知一名同學來自貴州遵義農村地區,李克強仔細向他了解家庭狀況。
“有沒有國家助學金?”“一個月的花費多少?”“一天吃飯要多少錢?早飯、中飯和晚飯分別多少?”交談中,對於這名同學在校的生活狀況,李克強問得很細。

坐在李克強右側的泰國留學生白玉瑩與總理有過一面之緣。2013年李克強訪問泰國時,曾在清邁與白玉瑩交流。當時得知她有到北京大學學習的願望時,李克強祝願她早日成為北大的學生。2014年,白玉瑩考上北大後曾寫信給李克強。李克強在回信中自稱“學長”寄語北大“學妹”,希望其積極做中泰兩國文化交流的使者。
“從泰國來習慣麼?”“中文有沒有障礙?”再次見面,這位北大學長十分關心白玉瑩在中國的學習生活狀況。
“感覺國家對煤化工的調控力度還挺大的。”餐桌上一名同學與李克強聊起自己對國家大政方針的看法。
“你怎麼對煤化工感興趣?”李克強笑著問道。
“我是學這個專業的,煤變油。”該同學回答說。
“直接還是間接?”“研究工藝過程還是催化劑?”李克強問道。總理的發問讓這名主攻催化劑專業的同學連連感嘆道:“太專業了!”
李克強說,煤變油現在耗水問題還未完全解決,但是可以逐步解決。中國是一個以煤為主要燃料的國家,佔比達到70%。煤變油不管是直接法還是間接法,只要把汙染和耗水的問題解決了,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大的。“催化劑是其中最關鍵的環節。”他勉勵這名同學要深入鑽研。
“你這個題目做得太大!”得知坐在對面的一名本科生學士論文選題是《一般性轉移支付對地方公共支出的作用》時,李克強建議該同學換一個較為微觀的題目。
言及此,李克強向他談到自己求學時的經歷。李克強說,當時一位給他們講授經濟學的教授,其博士論文是研究某城市一個區某一年的財政。
“這個區年度財政的收支狀況,他就要下去做很多很細的研究,蒐集很多大家不在意的資料,還要入戶調查。”
“這反映出教育的問題。”李克強說,現在不少學生做論文選擇題目都挺大,但是很難創新。
“一般性轉移支付對地方公共支出的影響,你在學校裡都不知道真實的基本情況是怎麼樣的,如何研究,又何談創新?”李克強說,“但是他(那位教授)下功夫瞭解了這個區這個年度的情況,從裡面就發現了一些問題,透過這些來激發思考。”
“其實凡大事必作於細。像我們吃飯菜,你知道它做得好與不好,往往在細微末節當中。”李克強指著桌上的飯菜說。
他建議該同學,不妨先仔細瞭解某一區某一縣的年度財政資料,然後再繼續拓展研究。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李克強再次語重心長地以老子這句話叮囑同學們。
(中新社記者 郭金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