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組合的改進路徑,也是投資者的成長旅程

長按即可參與👆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府庫
來源:雪球
在上週,看到興證全球投顧做的一個調研報告,是與資產配置有關的,為了調研投資者對於多元資產配置的認知和需求發起了,一共收到了5000多份問卷,針對調研結果,釋出了這個報告。
看看這份“免費的午餐”,大家覺得味道如何?
01 對資產配置的認可
從調研結果來看,大家覺得自己對於資產配置並不是一個非常瞭解的狀態,但接近一半的人對於多元資產配置的理念非常認可。同時在另外一張資料表中,有73.97%的人對於多元資產配置可以分散和降低風險的意義是非常認同的。
認同分散和降低風險的價值,並認可多元資產配置,且基於當前的瞭解下,形成的投資組合是怎樣的呢?
02 多元資產的投資佔比
從大家投資的海外金融資產佔比中,能看到接近60%的投資者海外金融資產佔比小於10%,只有10.48%的投資者在海外金融資產的佔比超過10%,從另外一個數據中,也有不少投資者在組合中沒有配置黃金。
這個和我自己過往的感受很類似,我在很多年前就知道資產配置的價值,但是分散投資時主要是集中在配置不同的股票或者不同的基金上,很少真正去考慮資產類別的擴充。
而每擴充一類資產也並不容易,需要對這類資產有比較深度的研究和理解。過去我都是把其他類資產作為一個補充,更多是用趨勢的視角去看待這個問題,比如覺得美股跌多了,抄個底,隨著美股漲上去了之後,覺得趨勢走壞了就賣出。我過去持倉體現的特徵和調研結果很相似,在其他類別的資產上面,很難提升到一個比較高的倉位,這些資產對於我整個投資組合的影響不太明顯。
而另外一個數據,是不同投資年限的投資者,海外資產配置比例的差別是比較明顯的,超過一年投資經驗的,往往會更多地去配置海外金融資產。
03 投資年限帶來的不同
投資組合是投資者知識積累、過往經歷、當前狀態的投射,投資組合的變化也是投資者自身的成長旅程。
從調研問卷中,能看到對於多元資產配置的認可程度,隨著投資年限的增長而持續提升。我自己的感受是不僅僅是投資年限變長了,而且伴隨著我的生活的變化、工作的變化。
我最開始一發工資就特別急迫地轉入到股票賬戶中,生怕今天沒買到少賺一個漲停,虧錢無所謂,工資發下來就能補倉,又不影響我正常生活。再到後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賬戶多了,賬戶裡面錢也多了,但考慮的並不只是收益,而是以當前的情況是否可以支援家庭的各類開支,如果遇到一些變動是否能維持當前的生活水平,如果再經歷比較長時間的股票市場的低迷,是不是會對家人的心理產生影響。
十多年的投資歷程中,投資組合的變化,還記錄著我從一個剛畢業時間不長的小夥子,成為家裡被依賴的丈夫和父親的過程。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於“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透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