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展望|廣發證券戴康:今年貝塔策略更佔優,看好科技產業及黃金

近日,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董事總經理首席資產研究官戴康接受澎湃專訪,研判2025年全球宏觀經濟形勢,2025年大類資產配置新走向!
本期專訪看點:
1、展望2025年,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如何判斷?全球資產配置應圍繞哪些因素?
2、2025年債券市場將如何演繹?需要警惕哪些風險?如何看待未來債市配置的價效比?
3、聚焦大類資產配置,2025年阿爾法策略和貝塔策略,哪種更佔優?如何展望2025年美股走勢?2025年金價走勢?
4、聚焦中國資產,核心矛盾是什麼?債務週期下如何把握中國股債資產配置?看好A股哪幾條投資主線?
“全球資產配置應圍繞三大核心因素:逆全球化、債務週期以及AI產業趨勢。”近日,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董事總經理、首席資產研究官戴康在“輕舟必過萬重山”《首席連線》2025年跨年市場展望節目中說道。
戴康表示,展望2025年,特朗普2.0政策難以逆轉上述三大底層邏輯,甚至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全球政治經濟不確定性。因此,戰略層面,全球資產配置仍然是反脆弱的“全球槓鈴策略”。一端是確定性穩健資產,其中,債券方面戰略配置中國利率債;權益方面,戰略配置中國紅利資產+泛東南亞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另類方面,黃金的超國家主權信用價值是應對逆全球化新投資正規化的必需配置。另一端是高收益高波動資產,AI產業趨勢下有結構性機會的日美髮達市場及中國AI產業鏈對映主題。
對於中國資產,戴康表示,2024年9月下旬以來一攬子針對性較強的化債組合拳,短期視角而言,足夠寬鬆的貨幣政策能否持續加碼從而階段性緩解私人部門債務負擔可能是更關鍵的錨定。股債資產配置方面,債務收縮期,增長因子更多為主導資產的核心矛盾。勝率來看,固收資產優於權益投資優於黑色金屬,建議繼續戰略配置利率債。戰術層面,債務收縮期,把握“信貸脈衝機遇”下權益資產的進攻機會。
戴康擁有十四年A股投資策略研究經驗。2019年初,戴康預判A股熊牛轉換,金融供給側慢牛開啟的走勢,並最先於2021年末提出,A股需“慎思篤行”的觀點。戴康為中國保險資管業協會十佳分析師、包攬2014-2023年新財富最佳分析師、金牛獎、水晶球獎等獎項。
中國固收資產債勝率優於權益資產
“對於國內宏觀而言,核心矛盾仍然是債務週期。宏觀微觀層面的異常變化無一不在印證國內資產負債表修復慢變數。”戴康分析道,當前中國已經邁過本輪債務週期的頂部,步入本輪債務週期的收縮階段。
那麼,債務週期框架下,如何把握中國股債資產配置?
戰略層面,戴康表示,中國當前尚處於“被動加槓桿”向“去槓桿”逐步過渡的債務收縮期,增長因子更多為主導資產的核心矛盾。他認為,固收資產債(利率債)的勝率優於權益資產以及黑色金屬,建議戰略配置固收資產(利率債)。
“從海外經驗來看,債務收縮期利率債就呈現長牛,其中被動加槓桿階段持續的降息週期之下,債券收益率下行是很明顯的,這種‘牛陡’會伴隨著進入加速去槓桿減速去槓桿階段,由於長短端利率已經執行到了足夠低的水平,‘牛陡’可能會逐漸的淡化,但是利率下行的趨勢會延續,所以利率債還是具備長期配置的。”戴康說道。
戰術層面,戴康強調,從2024年9月下旬以來的一攬子針對性較強的化債組合拳,看到化債思路重大轉變,這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但化債並非一朝一夕之功,相對短期視角而言,足夠寬鬆的貨幣政策能否持續加碼從而階段性緩解國內私人部門的債務負擔可能是更關鍵的錨定。
“就看一個指標,即名義GDP減政策利率高於兩個點以上,實際上在2024年9月下旬,A股就發動了一次信貸脈衝的投資機會。”戴康表示,2025年,國內寬鬆貨幣政策如果能超預期加碼,則可以把握“信貸脈衝機遇”下權益資產的進攻機會。
A股配置風格上,債務收縮期,A股投資風格層面應該繼續戰略性增加對高股息、高價值因子的暴露、而減少對高增長因子暴露,比如銀行、煤炭、保險等等。
戰術層面,信貸脈衝機遇下,A股應該增加高流動性因子暴露,如半導體、能源、金屬和遊戲,減少低波動&高質量因子暴露。戴康還表示,若信貸脈衝受阻,增加低波動&高質量因子暴露,如航空、機場、電力、生物製品等,減少高流動性因子暴露。
行業配置方面,戴康還建議關注三條主線,一是,供給側充分出清的行業,如大消費領域的社服農林牧漁;二是,A股毛利率持續改善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海外收入佔比高的出海的產業,透過外需增量帶動營收和利潤率的提升,包括工程機械、白電、汽車這些領域;三是化債政策直接受益的行業,如環保、建築等。
看好AI科技產業以及黃金
“展望2025年,特朗普2.0政策難以逆轉上述三大底層邏輯,甚至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全球政治經濟不確定性。”因此,戰略層面,戴康表示,全球資產配置仍然是反脆弱的“全球槓鈴策略”。
具體來看,戴康認為,“全球資產配置槓鈴策略”一端是確定性穩健資產。其中,債券上建議戰略配置中國利率債;權益方面,建議戰略超配中國紅利資產以及泛東南亞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將成為全球資金投資熱土;另類投資方面,則建議黃金的超國家主權信用價值是應對逆全球化新投資正規化的必需配置。
“方向上而言,2025年美國財政約束的重要性雖有所提升,但疫情美國的‘寬財政’具有退出黏性,方向上仍是偏‘大財政’,美國債務問題的憂患可能持續侵蝕美元信用、疊加逆全球化的地緣風險(央行購金需求支撐),中長期均利好黃金。程度上,假如特朗普政策組合誘發更高的赤字隱患、二次通脹風險、經濟衰退風險,都會對金價的形成進一步的支撐。”戴康分析道。
“全球資產配置槓鈴策略”的另一端,戴康認為是高收益高波動資產,是AI產業趨勢下日美髮達市場,及中國的AI產業鏈對映主題。
戴康表示,AI科技產業趨勢仍是2025年美股投資主線。本輪美股集中度已至歷史高位,後續“科技龍頭”的業績能否為“AI信仰”續費,是美股高集中度能否維持的關鍵。從目前資料來看,本輪美股科技板塊的股價&業績的匹配度相對較好,科技股上漲更多為業績貢獻,2025年需要關注AI業績持續性。此外,關注特朗普政策落地進展,減稅、放鬆監管等政策將會提升科技股的盈利效率。
不過,戴康提醒到,2025年,美股最大的風險在於假設特朗普2.0政策誘發二次通脹風險,通脹重回核心矛盾,將面臨股債雙殺的局面。
貝塔策略更佔優
“特朗普上臺後的政策節奏、兌現力度、逆全球化孤立主義將加劇全球經濟增長和通脹的不確定性,四種組合下‘通脹’和‘增長’的預期差可能反覆博弈。2025年,單純的大類資產阿爾法(α)策略實操難度較大。因此,我們在全球槓鈴策略的基礎上融入全天候配置策略(The All Weather Strategy)的思想。”戴康進一步說道,全天候配置策略本質可以理解為一個貝塔(β)策略。
具體配置建議方面,針對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戴康建議中國國債配置50%、黃金8%、中國可轉債13%、印度股市8%、A股紅利股7%、美債配置6%、納指配置5%。
針對中等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戴康建議中國國債配置40%、黃金10%、中國可轉債16%、印度股市11%、A股紅利股指數紅利股8%、美債配置4.6%、納指配置6.5%、比特幣配置約3%。
針對高風險偏好的投資者,戴康建議中國國債配置26%、黃金13%、中國可轉債21%、印度股市14%、A股或H股的紅利股11%、美債配置3%、納指配置8%、比特幣配置4%的比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