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標,是城市的縮影,但經常被簡單定義為,第一眼的印象。
而真正的地標,是跟這裡居住的人在對話。帶著執拗的口音,將交談鑄就為記憶。

在我們看來,它不僅是天際線的高度,更是人文沉澱的厚度。
它不是純物理的,還傳遞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情緒、溫度,是文明密碼的彰顯。
我們很幸運地經歷著城市文明的程序,並試圖去探討:
我對城市,略知一二。

▲LACADIERE蔚藍卡地亞 蔚藍湖濱1號
在上海蘭心大戲院,我們將和建築師、藝術家、城市賦能的踐行者們,一起談談地標生活的現在和未來。
這,只是一個開始。
外灘TheBund
X
MILESTONE地標大賞
“我對城市略知一二”
10月30日,頂尖建築師、設計師、藝術家與地產精英齊聚一堂。
2024 MILESTONE地標大賞,包括了15位重量級嘉賓關於城市地標,從設計、審美、生活、人文等各個維度的深度探討。
與此同時,我們還將頒發2024 MILESTONE大獎,致敬行業先鋒,見證城市夢想與現實的交融。


【論壇嘉賓】
Giovanni Polazzi
Archea Associati
聯合創始人 & CEO

“建築,就彷彿一顆顆種子,
人們將在這裡完成和自然
以及城市的美好互動 ”
義大利傳奇建築師Giovanni Polazzi,將理性主義和托斯卡納濃烈鮮豔的色彩主義完美融合。
他和Archea Associati建築事務所,在全世界留下眾多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比如Merate廣場、VIA TIRRENO重建,還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上海世博園創意秀場(原上海世博會UBPA案例館)、安蒂諾里酒莊等。

▲華東電力設計院 辦公大樓
而今年華東電力設計院的辦公大樓,經他之手設計落成。這幢充滿現代感與藝術氣息的建築與古典主義共融,變成了可流動的空間。
Giovanni本人也將從義大利來到中國,這位出生且一直生活在佛羅倫薩的建築師,他將帶來自己對於城市地標,以及城市裡人的思考,如何回到“謙遜的設計”。
劉藝
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
總建築師

從三星堆博物館,天府美術館,再到成都當代藝術中心等,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劉藝團隊近幾年的作品令人矚目。


▲天府美術館
作為總建築師的劉藝,出生於重慶,在成都生活了22年。他將這個城市特有的柔和、安逸、閒散和煙火氣,都揉進了對空間的感受中,化為建築的一部分。
他也將帶來,個人對成都這座花園城市的思考和觀察。
張宇
Heatherwick Studio
中國區主管

無論紐約大松果,還是西岸漩心,人性化的建築,是Heatherwick Studio設計的最大追求。
他們充滿活力,打破了傳統建築的框架,讓互動性強烈、視覺吸引力突出的城市公共地標,順勢生出。

▲Azabudai Hills 東京麻布臺之丘
強烈的情感聯結、社群感,也是Heatherwick Studio鮮明的風格標籤。
而跟隨Heatherwick一起工作13年的張宇,將以東京麻布臺之丘,這個亞洲封面級地標為案例,帶來他對於商業綜合體趨勢的觀察。
周硯田
Foster+Partners
合夥人

以深切的人文關懷,以及對可持續發展持之以恆的關注,Foster+Partners的作品不囿於風格的張揚,而是在嚴謹的在地細節中,深度還原一座座“人性化”的地標。

▲Apple 靜安

▲長風嘉佰道
小到一間蘋果旗艦店,大到外灘沿線新建築的建造、老建築的改造等,Foster+Partners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海外設計公司之一,見證、參與了眾多城市地標專案的落成。
周硯田將帶來眾多中國地標專案的實踐,以及城市發展趨勢的觀察。
李立
同濟大學教授
若本建築工作室主持建築師

“城市裡的每一棟建築都有公共屬性,是城中的一個分子,而不是孤立地把它看成一個地標 ”
身為學院教授,建築師李立卻是罕見的探索者。
他一直專注而深耕,用博物館、美術館這種高度人文綜合性的建築形式,來呼應城市歷史人文的發展。

▲上海博物館 東館
他的設計手筆,從早期的洛陽博物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西藏美術館……再到體量巨大的上海博物館東館。
李立來到上海整整20多年,做完上博東館,他覺得自己才真正理解了這座城市。
衛宏濤
漢齊建築事務所
創始人

“建築的靈魂是空間,空間的靈魂是體驗,體驗的靈魂在於它的時間 ”
衛宏濤因為一部《諾丁山》飛往了英國。
他無疑是感性的。
在英國的學習和工作,則令他的感性滋生為充滿創意的設計思維,並最終服務於建築的理性。
從Foster + Partners 倫敦辦公室到創立漢齊建築,他在細分領域尤其是品牌旗艦店找到突破口。他在品牌的外顯和內斂中,找到了融合的橋樑。
衛宏濤不但做設計,也談設計。
他推崇,“說讓人聽得懂的設計”。
如果設計與認知存在壁壘,那衛宏濤自己就是首先願意突破藩籬的人。
甘霽
RIOS建築事務所
資深設計總監

RIOS更願意用一次遠足,
去尋找設計語言
RIOS美國總部刻意保有著車庫搖滾的粗礪和原始。
運動、環保刻入了企業的文化基因。
RIOS更願意用一次遠足去尋找設計語言。
他們對環保的理解,並不將人類的需求置於第一語境,而是優先考量物種的多樣性,再將人類納入一個系統。
甘霽多年在跨國事務所錘鍊的才華和國際視野,令他認為真正環保的設計並不是教一個系統僅圍繞且服務於人類,這才是建築隱形的設定。
馬俊豐
著名戲劇導演

“戲劇,是開啟城市許多扇門的密碼 ”
城市孕育著地標,而馬俊豐則是城市文化的守望者。
從《繁花》到《浮生六記》,這位“戲劇鬼才”導演恰到好處地審視著不同時代城市裡的人和故事,讓當代人重新找到情感共鳴。
舞臺是他的鏡子,也是生活的百態。正如馬俊豐所言,戲劇,是幫助他開啟城市許許多多扇門的密碼。
而城市,又何嘗不是一個巨大的舞臺?
陳保平
知名出版人、作家

“人們對一座城市保留什麼、拆除什麼、建設什麼,並不是都有遠見的 ”
今年是武康大樓的100週年,它的門前永遠人潮湧動。
陳保平與陳丹燕一起,花10年,採訪了100多人,為住在武康大樓裡的人做了一部口述史,就是這本叫《蚌殼與珍珠》的書。
它不僅僅是一座樓,也是一部微歷史,有血有肉,以小見大,記錄了一個街區半個多世紀的變化。

▲武康大樓
這不僅是一份深入的社會洞察力,更充滿人文關懷。
陳保平和陳丹燕記錄著武康大樓的過去,但是這些打卡的遊客們,是否在定義這幢樓的現在和未來?
彭昀
真力時
中國區總經理

時間記錄著地標,並最終考驗著地標
1865年,年輕製表師喬治斯·法福爾-傑科特在瑞士力洛克創立了真力時,“Zenith”,也即“天頂”,登攀之豪情躍然紙上。
一個半世紀之後,真力時不僅在時尚審美保持領先,更在生活的哲學之中,以其耕耘多年的深度與細膩,再度見證新的篇章,
時間是城市最好的記錄者,時間也是地標無言的評判者。
吳姝霖
LACADIERE蔚藍卡地亞
營銷中心總經理

建築是容器,生活才是真正的內容
LACADIERE蔚藍卡地亞多年來堅持和執著於引領豪宅市場,釋出造城+營城,地產+商業的雙品牌戰略,用優質產品和極致服務樹立口碑,已成為頗受成都市場和客戶認同的豪宅品牌。

▲LACADIERE蔚藍卡地亞 藍庭
LACADIERE於天府新區CBD門戶位置,打造365天享受高階城市度假的花園城市。城中最新推出的大師級豪宅「藍庭」,由新加坡國寶級設計大師SCDA曾仕乾操刀,是家,更是一場毗鄰世界的理想生活——在重塑生活空間的同時,將藝術融入日常。
這是一場地產美學,與奢華生活的思想碰撞。
朱磊
萊坊高階董事
中國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

1896年成立於倫敦的萊坊,已連續18年釋出“全球財富報告”。其以卓越的視野,和對地產行業的多年深耕,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獨到的投資視角。
此次,擁有20餘年地產與戰略諮詢經驗的萊坊高階董事朱磊,將帶來2024年度全新的全球豪宅及投資展望。他將深度解讀,當下全球視野下,地產與財富投資的趨勢。
黃敏
瑞安新天地上海蟠龍天地
副總經理

瑞安對於中國一直有獨到的理解。從商業、酒店,到住宅、綠地……蟠龍天地用“十”字形的街巷格局,“粉牆黛瓦”的建築特色,與在地文化深度勾連的內容呈現,在城市近郊帶來了有呼吸感的輕度假目的地。
與此同時,這是一份對城市文化的深耕,也是對地產專案深厚底蘊的再度發掘與賦予。期待瑞安黃敏帶來對這個專案的經驗,所有的浪潮背後,都有據可循。

▲瑞安 蟠龍天地
於此同時,我們也感謝真力時品牌、Andrea Formilli Fendi 芬迪家族葡萄酒、萊坊、藝述電影和蘭心大戲院對本次2024 MILESTONE地標大賞的鼎力支援。
論壇當日,更有神秘嘉賓到場,敬請期待!
【獎項設定】2024 MILESTONE


歡迎掃碼報名,參與2024 MILESTONE大賞盛會,部分限量名額將開放給忠實讀者。


關鍵詞
地標
Foster+Partners
建築師
大樓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