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mp Privately Complains About Clingy Elon Musk: NYT Reporter特朗普私下抱怨馬斯克太纏人撰文/Janna Brancolini載於/The Daily Beast日期/2025.1.7
按語:左翼政治媒體The Daily Beast的一篇文章。民主黨/左翼最喜歡做的事情的就是從蛛絲馬跡、各種小道訊息、內幕八卦裡找尋、發現、炒作、誇大、挑撥、破壞特朗普和馬斯克之間的矛盾。這兩個個性如此之強的人的關係到底能夠維持多久,會不會以某種驚人的方式終結,也是華盛頓最引人津津樂道的八卦,是政治新聞裡價值無出其右的“聖盃”。2025.1.7
(全文約1,3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在公開場合,唐納德·特朗普很高興他的鉅額捐款人兼“頭號哥們兒”埃隆·馬斯克在距他家僅幾百英尺的地方安營紮寨。
而私下裡,他似乎已經對馬斯克隨心所欲的到訪感到厭煩了。
“特朗普確實會向別人抱怨馬斯克老在身邊晃悠,”《紐約時報》記者、“特朗普訊息通”瑪吉·哈伯曼(Maggie Haberman)在卡拉·斯威舍(Kara Swisher)主持的最新一期播客節目《On》中說道。
據《紐約時報》上週報道,馬斯克為特朗普的連任競選投入了超過2.5億美元后,一直在特朗普的私人海湖莊園俱樂部租住每晚2,000美元的榕樹小屋。
目前還不清楚誰最終會為這間小屋埋單,它距離特朗普的主要住所和過渡團隊總部僅幾百英尺。從榕樹小屋出發,馬斯克可以參加特朗普的人事會議,還能硬闖到特朗普與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等科技界億萬富翁共處的尷尬晚宴中。
“他真是湊到特朗普眼皮底下了,”哈伯曼說。
··· ···
(全文約1,300字)
Canada Tilts Right as Inflation Claims Trudeau as Latest VictimThe prime minister's resignation marks both the end of a political era and the beginning of a potentially dramatic reshaping of the nation’s economy.加拿大向右轉:通脹成特魯多最新犧牲品特魯多的辭職標誌著一個政治時代的終結,也預示著該國經濟重塑的開啟
撰文/Thomas Seal, Erik Hertzberg, Randy Thanthong-Knight & Brian Platt載於/Bloomberg日期/2025.1.7
按語: 2016年,西方世界曾經出現了一波民粹右翼旋風,從6月份的英國脫歐,到11月份的特朗普贏得大選。但回頭看,2016年只是預演和序曲。從2024年往後推開,可能才是民粹右翼時代的到來。特朗普當然是其中的代表。馬斯克是最大的資本和科技支持者。特魯多是在這股旋風之前“陣亡”的又一個政治領導人。新一波民粹右翼的特點:1)直接受到特朗普/MAGA影響和鼓舞,政治、政策、理念甚至口號都開始趨同(從“加拿大優先”,到“羅馬尼亞優先”);2)(疫情及)俄烏戰爭以來的嚴重通貨膨脹是重要的因素;3)都有有去除監管、減少政府開支、精簡政府的主題(阿根廷的米萊是一個前奏);4)都有逆全球化主題,從安全、就業、產業等導向,呼籲增強本土經濟及本國對本土經濟的控制;5)都有反移民傾向。加拿大也是一個典型例子。過多移民湧入,不僅推高生活成本、還會帶來文化認同問題,而反移民、本土主義的右翼思潮是會相互效仿、廣泛傳播的,從美國、英國、德國到加拿大;6)都有對西方主流自由主義/進步主義(白左/woke/政治正確)的抵制和反動;7)都有權威主義、反自由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傾向。
導致特魯多倒臺的具體經濟社會議題是通貨膨脹、就業、移民等問題。但鄰國特朗普的上臺,帶來的是美國民粹右翼政治的“溢位”,讓右翼“蔚然成風”,加速了加拿大民眾的“覺醒”,加快了左翼政黨的倒臺。再看主要西方國家,德國左翼的朔爾茨已然倒臺,德國選擇黨影響力日益增大;法國勒龐/國民聯盟最終上臺似乎只是時間問題;義大利已經有梅洛尼;英國左翼工黨政府的坍塌也只是時間問題。民粹右翼(甚至極右翼)已經席捲西方,並輻射周邊國家。衝在最前線且走得最遠的其實是以色列,但因為地理座標中東而時常被忽略。唯有韓國尹錫悅的右翼政變遇到了一點波折。一下子,美/西方世界似乎到處都是特朗普式的政客,推動著民粹右翼的議程,而馬斯克則為越來越多的右翼政客提供媒體、資本、科技、乃至思想和人格方面的支援。
正如本文標題所述,過去兩年的高通脹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簡單粗暴地歸因,可以說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意外地動搖乃至推翻了西方(通常是反俄的)左翼/中間/建制派執政政府,意外地將美/西方政治推向了有利於自己的一邊。針對中國,這些民粹右翼政府/政客並不友好,但他們相對務實,注重現實利益,不再盲目遵從美國霸權及單極秩序,不再受抽象意識形態束縛,同時在許多問題的理念和實踐上本質更向中國及常識貼近,因此實際上為中國提供了一些新的機會。這可真是兩年前決然想不到的百年不遇之大變局場景。2025.1.7
(全文約4,0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賈斯廷·特魯多的辭職使加拿大陷入政治動盪,但至少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加拿大)這個以創紀錄的移民數量、擴大政府開支和綠色目標為中心的經濟體將迎來劇烈重塑。
這位總理九年執政期的結束,充分反映了加拿大人對生活成本上漲、經濟增長乏力的日益高漲的不滿情緒。如今,隨著加拿大步入“特朗普時代”,保守黨處在奪取政權的有利位置,準備把國家引向遠離特魯多任期所定義的“進步政策”的方向。
這樣的轉變已在全球範圍內上演。通脹和利率上升引發的經濟焦慮,正在推翻左右翼執政黨。雖然特魯多擴大了加拿大的社會安全網,但同時也擴大了預算赤字,最終,他無法克服民意支援的坍塌以及政府內部的混亂局面。
··· ···
(全文約4,000字)
The best and weirdest new tech at CES 2025Tiny human holograms, needle-free injections and a spoon that makes food taste better.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最出色和最奇特的新技術撰文/Tatum Hunter載於/The Washington Post日期/2025.1.8
按語:《華盛頓郵報》記者來到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年度消費電子產品盛會CES,記錄了六個她認為最棒和最特別的產品:1)一種具有未來感的身體掃描技術;2)一臺能將你的模樣置於微型盒子裡的全息影像機器;3)一款能根據你的身體情況進行調節的家庭健身器材;4)無針注射器;5)一把能讓食物更美味的勺子;6)一款能把智慧手錶變成電視遙控器的應用程式。2025.1.8
(全文約2,1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正文:
座標拉斯維加斯。在全球規模最大的消費電子展上,當我們說某樣東西是“心儀產品”時,可能有幾種不同的含義。也許這件電子產品是迫切需要、可能改變人們的生活的突破性產品;也許它太過奇特,讓我們欲罷不能;也有可能它是個糟糕透頂的想法,但卻值得關注一下。
今年,和往常一樣,國際消費電子展(CES)的展廳裡擺滿了各家公司急於展示的最新電子產品和創新成果——其中許多號稱具備人工智慧功能,這些功能或許有用,或許沒太大用。
以下是從眾多展品中脫穎而出的產品——別擔心,在遇到更多實用、奇特及令人驚歎的新技術時,我們還會持續更新介紹內容。
··· ···
(全文約2,100字)
歡迎加入「兔主席的寶藏」,這是兔主席/tuzhuxi和朋友們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定位: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風格:理性、邏輯、簡單、通透
持續: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內容:國際臻選(整理註釋評論、全網稀缺高質量內容)/快評(觀察、視角、心得、影書評、圖片)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可快速加入【兔主席的寶藏】知識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