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跨大西洋的黃昏:歐洲公眾輿論與特朗普的長期陰影
按語:本文為“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對歐洲公共輿論/民意傾向的一份調查報告,覆蓋了14個國家(11個歐盟國家,外加英國、瑞士、烏克蘭)的近2萬名受訪者,調查時間為11月份美國大選之後,正值特朗普重回白宮、美國政治為MAGA主導;特朗普號稱要加碼對歐洲的貿易戰並破壞跨大西洋關係、俄烏面臨戰爭與和平的關鍵時刻;歐洲多國陷入政治經濟困境、民粹右翼政黨不斷抬頭,以及歐洲需要在新時期裡重新梳理和確認對華關係。調查主要涉及歐洲人對美國的態度、對跨大西洋關係(暨美國盟友地位)的看法;對俄烏衝突的看法;對中國的看法,以及對歐洲自身前景的看法(研究者依據受訪者對歐盟的國家實力及前景,將所有人分為四個象限、四種人群)。針對上述問題,歐洲的不同區域、不同國家之間以及國家內部(按不同的政黨派別)都有明顯的政見分歧,如果說有一個最明顯的單一趨勢的話,即對美歐暨“跨大西洋關係”的看法變得更加悲觀,認為特朗普上臺不是好事,美國對歐洲而言淪為一個“必要的夥伴”,而非有特殊價值、可依賴的“盟友”。本研究圖表豐富,各個國家對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的立場一目瞭然(讀者可以自行探索各種資料),對於研究歐洲社會最新的政治觀點、情緒、立場、趨勢、未來演變及
指導中國的地緣政治及外交戰略均極有幫助,2025.2.18
(全文約10,2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Transatlantic twilight: European public opinion and the long shadow of Trump
跨大西洋的黃昏:歐洲公眾輿論與特朗普的長期陰影
撰文/ Jana Puglierin, Arturo Varvelli & Pawel Zerka
載於/ECFR(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
日期/2025.2.12
正文:
1. 概要
-
ECFR(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的民意調查顯示,自 11 月初以來,歐洲對跨大西洋關係的看法變得悲觀
-
受訪者更傾向於稱美國只是一個“必要的夥伴”,而非“盟友”
-
對唐納德·特朗普重回白宮的看法,因國家和政治觀點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
對美國的看法,以及歐洲內部針對俄烏和中國問題上的分歧,為特朗普分裂歐洲人創造了充足機會
-
與更謹慎的團體一起建立一個廣泛的“歐洲樂觀主義者”聯盟,可以幫助歐洲領導人抵制任何此類企圖,甚至在跨大西洋關係中開創一個新的黎明。
··· ···
(全文約10,200字)
2️⃣為何德國越來越多的年輕男性倒向極右翼
按語:本文為BBC的深度報道,透過若干個案和學者訪談,介紹了德國年輕男性倒向極右翼(德國選擇黨/AfD)的現狀、趨勢、動因。文章認為,年輕男性極右翼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1)移民與安全焦慮,擔心移民太多,導致犯罪、稀釋德國文化與種族等;
2)性別/跨性別議題分歧——年輕男性更傾向保守價值觀,反感“性別意識形態”;
3)社交媒體助推:AfD透過TikTok等平臺佔據優勢,結合演算法推送,使得年輕右翼使用者更多接觸極右翼的資訊,並形成觀點閉環;
4)歷史記憶淡化:隨著納粹歷史漸遠,極右言論逐漸“正常化”,歷史修正主義再現,並吸引了傳統/主流政黨失望的年輕人。從文中看出,極右翼化是德國及歐洲出現的一個普遍趨勢;極右翼政黨的支持者並非簡單出於抗議心理,很多人真誠相信其能推動變革,改變政治現狀。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極右翼可能重塑歐洲右翼陣營,成為主流力量,直至掌握政治權力。2025.2.19
(全文約4,2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Why more young men in Germany are turning to the far right
為何德國越來越多的年輕男性倒向極右翼
為何德國越來越多的年輕男性倒向極右翼
撰文/Jessica Parker & Kristina Volk
載於/BBC
日期/2025.2.10
正文:
19 歲的尼克說:“我父母教給我的是,他們過去在自己的國家生活得平靜安寧,不需要有任何恐懼。我希望生活在一個不必感到害怕的國家。”
我在薩克森州弗賴貝格(Freiberg)這個前礦業小鎮街角的一個小酒吧裡見到了他,當時他正在玩飛鏢。
··· ···
(全文約4,200字)
3️⃣特朗普震盪歐洲極右翼:新總統政策令海外盟友陷入複雜境地
按語:本文載於《外交政策》,為自由派/建制派觀點。作者指出,特朗普重回白宮後,歐洲極右翼有一股“雞犬升天”之勢,認為自己的政治運動即將被推到新的高峰,偉大願景即將實現。誠然,歐洲極右翼與特朗普/MAGA在反移民、反氣候政策、反LGBTQ權利/文化戰爭等議題上高度一致。然而,民粹右翼的屬性已經決定了特朗普是個民族主義者,其所推行的“美國優先”政策(如要求北約成員國將軍費增至GDP 5%、威脅對歐盟徵收高額關稅等)將直接衝擊歐洲各國的經濟利益,迫使同位民族主義、主張本國利益至上(特別是草根利益至上)的極右翼政黨很難在“親美”與“愛國”之間取得平衡。極右翼政黨認為自己很難公開支援特朗普,怕回頭被打臉。特朗普對俄羅斯、對中國的曖昧和潛在的搖擺態度也讓歐洲極右翼同盟很難把握。說到底,歐美的民粹右翼政黨只有表面上的意識形態共鳴,但歸根結底都是民族主義政黨,追求的是最大化本國利益,因此一旦落到具體政策上,無法擺脫結構性矛盾。不過,特朗普畢竟只有四年;歐洲極右翼政黨的首要目標還是借特朗普之力獲取更大的影響力,因此可能選擇躲在主流建制政黨之後,見機行事。也許,多采購一點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就能化解短期衝突。2025.2.19
(全文約3,700字,內容根據中文表達習慣及語境進行適度調整)
Trump Is Rattling Europe's Far Right
The new U.S. president's agenda has been complicated for his ideological allies abroad.
特朗普震盪歐洲極右翼:新總統政策令海外盟友陷入複雜境地
The new U.S. president's agenda has been complicated for his ideological allies abroad.
特朗普震盪歐洲極右翼:新總統政策令海外盟友陷入複雜境地
撰文/Anchal Vohra
載於/Foreign Policy
日期/2025.2.17
正文: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激發了全球極右翼聯盟的願景;但他的重新掌權對歐洲極右翼派系來說又是喜憂參半。大西洋兩岸在貿易和領土方面的國家利益已經發生衝突。特朗普的擴張主義和事務主義讓歐洲的疑歐派感到不安。
··· ···
(全文約3,700字)
歡迎加入「兔主席的寶藏」,這是兔主席/tuzhuxi和朋友們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定位: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風格:理性、邏輯、簡單、通透
持續: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內容:國際臻選(整理註釋評論、全網稀缺高質量內容)/快評(觀察、視角、心得、影書評、圖片)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可快速加入【兔主席的寶藏】知識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