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Unsplash
4月21日,多年前劉強東親自送快遞場景再次上演,劉強東送外賣事件火爆全網,京東外賣日訂單量突破500萬單。表面上京東是屠龍勇士,背後卻是一場牽扯騎手、平臺與商家,三方的利益博弈,是網際網路巨頭對消費者以及消費場景資料的爭奪。
京東外賣目前並非獨立,嵌入在京東APP內,依託京東主站流量和達達秒送(原達達快送)的即時配送能力,主打品質外賣和全鏈路稽核機制。
平臺對入駐商家設定了嚴格的資質稽核流程,包括營業執照、門店實景核驗等,稱以避免“幽靈外賣”問題。截至4月,京東外賣已在142個城市開通服務,吸引近45萬餐飲商家申請入駐。
美團京東事件時間線整理(2025年2月-4月)
第一階段:京東發起試探(2月)
2月11日:京東正式公佈外賣業務,宣佈招募“品質堂食餐飲商家”,2025年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全年免佣金,並承諾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直接挑戰美團外賣的佣金模式和騎手權益問題。美團股價當日下跌5.44%,市場似擔憂京東入局對美團核心業務的衝擊。
2月19日:京東宣佈自3月1日起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直擊美團社保覆蓋率低的痛點。同日美團緊急回應,宣佈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提供社保,但未覆蓋眾包騎手,被指“被動跟進”。
第二階段:京東正式入局(3月)
3月1日:京東外賣上線,以“零佣金+品質商家”策略吸引商戶,日訂單量40天破百萬單。
3月12日:京東加速即時零售佈局,在天津新增20個倉店,提供30分鐘送達服務。
3月24日:京東外賣上線40天,日訂單量突破100萬單,但商家反饋實際運營資料不佳,部分門店訂單量不足5單。
第三階段:戰火升級,輿論激烈(4月)
4月10日:京東外賣推出“百億補貼”,補貼力度覆蓋餐飲品牌(如麥當勞滿20減15),推動日訂單量快速突破500萬單,京東App下載量衝至蘋果商店第六。
美團宣佈未來三年向餐飲行業投入1000億元,聚焦商家補貼、明廚亮灶建設等,試圖以資本優勢反壓制。
4月12日:美團高管王莆中公開嘲諷京東外賣,稱其“收效甚微”,並透露美團非餐飲即時零售日單量已突破1800萬單,暗指京東難以撼動美團地位。
4月15日:美團釋出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暗諷京東物流體系“大而無當”。京東回應稱“不打口水仗”,同時宣佈新增5萬名全職騎手並強調“自營秒送”平均送達時間快於30分鐘。京東宣佈外賣日單量突破500萬單,並上線“自營秒送”服務。
4月19日:美團闢謠“封殺騎手跨平臺接單”傳言,稱相關截圖系偽造。
4月21日:劉強東親自送外賣事件引爆輿論,網友曬出其身穿京東騎手服的照片,京東證實此舉為對外賣業務的戰略重視。京東釋出公開信指控美團“二選一”限制騎手接單,稱騎手收入因此下降16%-25%,美團兩度闢謠並強調從未限制騎手多平臺接單。
京東以社保破局,美團用“閃購”防禦
京東選擇以“免佣金+騎手社保”切入外賣市場,劉強東內部發言火爆全網,內部強調“淨利率不超5%”,試圖透過犧牲短期利潤換取長期使用者黏性。這一策略在輿論場成功塑造了“行業改革者”形象,但其實際效果仍需觀察——京東外賣訂單量快速突破500萬,美團目前日均7700萬單。
京東的模式是企業和外賣騎手建立勞動關係,將外賣員轉化為全職員工,由京東平臺全面負擔外賣員社保費用。
京東僱傭人數中,快遞員人數達到36萬,這使得京東成為了我國人員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2025年有1200名一線員工(包括快遞員、分揀員、司機等)從京東順利退休,領取到了養老金,且平均每月可領取5350元養老金。
根據京東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3月,京東外賣全職騎手規模穩定在約1萬人,成本可控(年約2.4億元),而美團若覆蓋80萬騎手需年增超百億元。
美團的反擊並不侷限於外賣。獨立品牌“閃購”的釋出,標誌著其從餐飲配送向全品類即時零售的躍遷。資料顯示,美團非餐飲日單量已達1800萬,3C、家電等京東傳統優勢品類正成為新戰場。
透過“閃電倉”模式和夜間訂單運營,美團試圖以輕資產撬動重物流,削弱京東的倉儲優勢
平臺賬期、佣金等決定商家的選擇
商家傭金:

圖片來源:Z Finance
京東外賣目前宣稱,0佣金政策:2025年5月1日前入駐的“品質堂食餐飲商家”免收全年平臺服務費,僅需支付配送費(每單約8元)。長期規劃:初期免佣金為引流策略,後續或參考試點城市的5%佣金率(低於美團)
美團外賣:基礎佣金率6%-8%:涵蓋技術服務費(資訊展示、交易支援等),不含配送費。實際綜合成本高:商家需承擔滿減活動分攤、流量推廣費等,總計大概為15%-30%(含配送費)。
超長賬期被《財經》雜誌等批評為“變相侵蝕中小企業利潤”,尤其是依賴京東渠道的中小供應商,會面臨資金鍊壓力。
根據2024年Q4財報,京東商家的應付賬款週轉天數平均為58.6天(此前兩季度分別為57.5天和57天)。
京東的賬期顯著長於美團,這種方式可以佔用供應商資金作為無息手段,以支援其自營物流和倉儲體系擴張。
作為對比,美團在2025年4月15日釋出的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中,明確提出對商家堅持行業最短的3天賬期,支援商家隨時提現。
這一政策旨在幫助商家縮短回款週期,緩解現金流壓力,宣稱“比自營快遞電商平均回款週期縮短2個月”。優勢為:賬期短、提現靈活,尤其吸引中小商家和實體門店,可加速庫存週轉(如名創優品等品牌透過閃電倉模式實現30分鐘送達)
騎手困境:合規成本與運力效率的博弈
京東的溫情牌(如“為騎手配偶安排工作”)與美團的規模優勢(日單1800萬單)背後,是騎手群體的結構性矛盾。
一直具有爭議的“二選一”,也被稱為演算法剝削指的是:跨平臺接單導致派單權重下降,導致收入下降,所以騎手被迫在“多賺”與“保飯碗”間選擇。
騎手權益成為輿論戰焦點,背後是運力爭奪的殘酷現實。京東全職騎手模式雖強化服務質量,但社保成本可能限制規模擴張;美團依賴兼職騎手與智慧排程系統,在高峰時段更具彈性。雙方在“二選一”指控上的拉鋸。
這場始於外賣補貼的戰爭,實則是即時零售主導權的爭奪。京東以“五險一金”和“零佣金”為矛,試圖瓦解美團700萬騎手和700萬商家的生態壁壘;美團則以“閃購”和“30分鐘送萬物”為盾,反向切割京東的3C與家電基本盤。
參考資料
[1] https://eco.m.jd.com/content/jdcs/unified-pages/index.html?id=794674246&contentStyle=0&subPosition=62&templateId=23&useh5=1&origin=jdsecshare
[2] https://mp.weixin.qq.com/s/OfEy0gl_ARsC-o-Lz0rwzg
[3]https://www.163.com/dy/article/JTO9615V0514CFC7.html
[4]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NTA2MTU3MA==&mid=2651274229&idx=1&sn=b7578e16869816cd4a7a3c906226c4d0&chksm=f17546c9d629d02cca68b1e4a5fc4b38d08d6793757f76fc1bb7e92f59ff5d4cc2dfd2741194#rd
[5]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Mzg0NDg1NQ==&mid=2247488941&idx=1&sn=3fe346f976f4f9ed54768b956fef0673&chksm=cfcbfe9d0d702351b0c200b88fbd4a0b1fa6a8746c78781ba087e4171a659aeb27c518486ed1#rd
[6]https://www.sohu.com/a/883129869_121383269?scm=10001.325_13-109000.0.0.5_32&spm=smpc.channel_248.block3_308_NDdFbm_1_fd.3.1744438920467Trg04Qp_324
[7]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4NTU2MTE4OQ==&mid=2247488567&idx=1&sn=585809e23fdd434e75af718ce91bf69e&chksm=ceb1ca69e1ea739083274368f57681180dbe553e87266da579cc2da47f173a1b6ca4b3bdcb67#rd
歡迎掃碼加群參與討論

———END——–
極思 TopMinds 相信認知能夠跨越階層,
致力於為年輕人提供高質量的科技、資本和商業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