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京東、美團、證券時報、每日經濟新聞、九派新聞、荔枝新聞
2025年4月21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帖稱,劉強東現身北京,親自為使用者送外賣。




而在4月9日時,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還曬出了與劉強東一起吃外賣的影片。在影片中,李斌問“京東搞外賣是認真的嗎”,劉強東也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必須認真的”。

此外,京東在4月15日公佈的訊息顯示,當天京東品質外賣訂單量將超過500萬單,同時表示,因為京東外賣“都是品質堂食餐廳的外賣,GMV比‘幽靈外賣’1000萬單還大”。
京東與美團因外賣業務隔空“對線”
近日,京東與美團因外賣業務頻頻“對線”。
2025年4月21日早間,京東釋出公開信,直指有“競對平臺”再次玩起“二選一”遊戲,強迫騎手不能接京東平臺的秒送訂單,如有違反,會採取封殺措施。所謂“競對平臺”,事實上就是指目前與京東在外賣領域針鋒相對的美團。


4月21日晚間,美團方面再次釋出《關於已闢謠謠言被某平臺再度利用的說明》。美團稱,全球沒有任何平臺有動力、有能力去約束外賣騎手的接單選擇。自外賣行業誕生以來,美團、餓了麼、百度、抖音等參與者均未限制騎手多平臺工作。美團從未限制騎手在餓了麼上接單(單量為某平臺數倍),未要求騎手不跑閃送、順豐等其他即時配送平臺,同樣更沒有任何理由對某平臺進行任何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雙方原本的業務之爭正不斷升級為一場公司間的“罵戰”。
雙方“互撕”程序梳理
自今年2月,京東入局外賣業務之後,有關京東和美團誰能更勝一籌的討論一直未曾斷過。但在此前,此類討論更多停留於對雙方各自優劣勢的評比。
直至4月12日,雙方的業務之爭出現了變化。當天,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在社交媒體發文,發表對京東外賣業務的看法。
王莆中稱,京東不是第一家想做外賣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後一家。阿里、滴滴、位元組不是都做過,滴滴目前在海外也還在做呢。言外之意是並不看好京東在外賣市場的佈局。
京東集團新聞發言人齊珊珊隨後釋出朋友圈,回應美團王莆中對於京東外賣的評價。齊珊珊表示:“又上了一課,踏實做事,努力創造社會價值。”
截圖顯示,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回應稱,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產生社會價值。劉強東還表示:“你要是有空就趕緊去加入‘小哥應急小組’,看看有沒有外賣或者快遞兄弟在大風中遇到困難的!或者去參與出口受阻企業的採購小組工作,儘快給他們提供幫助。”
在此次事件之後,雙方間的“火藥味”越來越濃。
在4月21日,京東在釋出的公開信中表示,針對有平臺強迫外賣騎手“二選一”、不能接京東平臺秒送訂單的情況,為支援騎手自由接單、保障收入,京東推出多項緊急援助措施,包括:加大全職騎手招聘力度,未來三個月將招聘名額由五萬名提高到十萬名;所有因“二選一”被其他平臺封殺的騎手,京東將給予足夠單量,確保收入不降;騎手如有物件,京東可以優先為其物件安排工作,比如全職快遞員、全職保潔,實現“雙職工”待遇,大幅提高家庭收入。
京東方面還承諾,對兼職騎手永不強迫“二選一”,鼓勵騎手在各平臺自由接單,保障收入最大化。同時,京東表示,因兼職外賣騎手被強迫“二選一”事發突然,導致京東平臺部分外賣訂單延遲,造成了不良使用者體驗,深表歉意。即日起,外賣訂單超時20分鐘以上,京東將給予免單。京東集團已經成立緊急應對小組,本週將全力解決送餐速度問題。
針對京東的指控,美團在4月21日的回應中還表示,“目前,行業裡限制騎手選擇的企業只有某平臺(意指京東)自己。某平臺明確要求全職騎手不準跑其他平臺訂單”。目前,美團、餓了麼、閃送等平臺騎手都在為某平臺提供配送服務支援。直至此刻,美團仍在為其提供配送服務支援,我們也不希望任何外賣訂單無人配送。



行研君

你們怎麼看?底下留言區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