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姐妹們現在月經還正常嗎?
我身邊不少朋友都說,現在好像月經量沒有那麼多了。
以前是7天,現在可能就是3天、4天。
我還有個朋友,經常兩三個月才來一次月經。
前幾天我還看到一個小姑娘分享自己的經歷,她說自己才18歲,就已經絕經了。

她想用自己的經歷,來告訴大家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不要覺得月經推遲或者不來是一件小事。
一定要在身體發出一些訊號之後,及時去醫院就醫。
這個姑娘提到,因為學業的原因,她經常學習到晚上3點多才睡覺,但第二天又會比較早的起床,所以睡眠是不夠的。

另外在18歲這個年紀,比較追求美。
她會經常用一些不健康的方式減肥,比如節食、嚴格控制卡路里的攝入。
節食減肥一段時間,她又會給自己吃“放縱餐”,基本都是吃一些重油重辣的食物。
長期這種生活習慣,終於讓她的身體吃不消了。
她的頭髮開始大把大把的掉、臉上開始長痤瘡痘痘、從上上個月開始,月經就不來了。
這時候她開始緊張,去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為:卵巢早衰。
她說自己真的沒想到,這些細節堆在一起,就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提醒大家不要覺得年輕有資本,就可以揮霍健康。







其實姑娘“絕經”的說法有點不夠準確,更合適的形容是“停經”。
“停經”經過醫生的介入和自己的調整,月經大機率還是會再來的。
只不過傷害已經造成了,卵巢早衰意味著她這個年紀本應旺盛的卵巢功能,提前進入了“退休”狀態。
絕經一般是發生在更年期,通常發生在45-55歲。
這是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的過程,絕經之後,月經是不會再來的。

絕經前後的時間被稱為圍絕經期,圍絕經期之前還有一個前圍絕經期。

35歲以後,隨著女性激素水平的緩慢減退,女性的身心就會出現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狀。
乏力、疲憊、健忘、失眠、身體疼痛、脫髮等等這些,都是可能在35歲以後就出現的。

所以今天也想跟姐妹們好好聊聊卵巢健康,這不是更年期才需要考慮的事情,它貫穿我們整個育齡期,是女性健康和青春的“根基”之一。

卵巢
絕不只是“生孩子附件”
“卵巢”顧名思義,主要功能是產生和排出卵細胞。

每個月,卵巢會精心挑選併成熟一顆(偶爾兩顆)卵子,然後把它排出來,這就是我們說的排卵。
這顆卵子如果遇到了精子,就有機會孕育新生命。
它是隻有兩個拇指大小的器官(一邊一個,左、右卵巢每月交替排出一成熟卵子哈),規律的排卵是月經規律的基礎,不排卵或者稀發排卵,月經往往就不準甚至不來。
但是大家千萬別覺得不生孩子或者生過孩子了,卵巢就不重要了。
卵巢的另一個核心功能,就是兩大類關鍵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
這兩個激素可太重要了,雌激素相當於身體的“青春建設部長”。
女孩進入青春期,雌激素水平上升,會帶來乳房發育、促進子宮、輸卵管、陰道的發育和成熟。
每個月,雌激素都負責指揮子宮內膜增厚,為可能到來的懷孕準備“肥沃土壤”。
雌激素還能促進皮膚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合成,讓皮膚看起來更飽滿、有彈性、水潤,減少細紋。
這也是為什麼更年期後雌激素下降,皮膚容易變幹、鬆弛、長皺紋。

雌激素也負責幫你鎖住鈣,強壯骨頭、保護血管健康。
一句話總結就是: 管發育、管美顏、強筋骨、護心臟、潤私密、促排卵。
孕激素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你身體的“穩定管家兼保育員”。
排卵受孕之後會負責按住內膜不讓它脫落、保護孩子不流產、也會升溫示排卵、平衡雌激素,讓雌激素不要太瘋。
這倆激素,一個太強或太弱都亂套(月經不調、各種不適),需要精妙的平衡協作,才能保證月經規律、身體舒適、狀態線上。
所以卵巢功能好 = 規律排卵 + 激素分泌平衡充沛。
這不僅關係到生育,更關乎女性整個人的健康、活力、外貌和感受。


日常習慣
對卵巢非常重要
卵巢很強大,但也非常敏感脆弱。
很多我們覺得“沒啥”的習慣,日積月累,就可能讓這個工廠“減產”甚至“罷工”: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
姐妹們可能都知道,長期熬夜會造成內分泌紊亂。
大腦這個司令部都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肯定會導致命令下達不暢,卵巢工廠生產(分泌雌激素等)自然就亂了。

極端節食、營養不良
卵巢生產激素需要原料!特別是需要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和健康脂肪。
過度節食、營養不良,身體會進入“生存模式”,優先關閉“非生存必需”的功能——生殖功能(排卵)首當其衝被抑制!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過度減肥的姐妹會閉經。
長期缺乏維生素(如維D、維E、B族)、礦物質(鐵、鋅)也會影響卵巢功能。
壓力山大、長期焦慮
我們身體在高壓下會持續分泌“壓力激素”皮質醇。
皮質醇會壓制生殖激素(促卵泡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的正常分泌,導致排卵障礙、月經推遲或不來。
姐妹們可能看過韓劇,有些特別想要寶寶的家庭,因為壓力太大了,反而生不出寶寶,這個真的跟心情有關。
除了這些,常見的傷害卵巢的行為還有吸菸(包括二手菸)、過度或者不當的運動、反覆的人工流產、盆腔炎症……
總之,想要活得健康,先保養好卵巢準沒錯。

從日常做起
保護好卵巢
之前咱們分享過關於更年期的科普文章,在後面我附上了結合專業醫生的建議以及一些談更年期的書籍,整理了一份保護卵巢的清單,姐妹們可以參考。
頭一件事兒,就是運動。
我們身體出現的各種問題,都跟身體機能下降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
規律運動能提高性激素結合球蛋白水平,幫助我們清除過多遊離雌激素,維持激素穩態。
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游泳,能增加盆腔血液迴圈,為卵巢提供更多氧氣和營養。
《生殖醫學雜誌》還公佈過一組資料,每週運動≥150分鐘的女性,卵巢儲備指標(AMH)下降速度減緩23%。
我在前兩年開始跳舞,堅持了一年之後,發現自己有了馬甲線,雖然體重沒有變化,但肌肉更緊實了,以前正好的褲子也肥了一圈。

第二件事兒就是注意控制飲食和補充營養。這個涉及到的比較多,我給姐妹們每一種都簡單說一下哈。
01
補充植物雌激素:卵巢的“智慧調節器”
卵巢功能下降的時候,雌激素會銳減。引發潮熱、失眠這些問題都跟雌激素下降有關。咱們平時可以多吃點含有植物雌激素的食物,比如無糖豆漿。
《更年期》期刊就有一個研究:每天攝入60mg大豆異黃酮(≈300ml豆漿),潮熱頻率減少26%。
02
補充Omega-3脂肪酸:細胞炎症的“滅火器”
卵巢衰老其實跟慢性炎症密切相關,而Omega-3脂肪酸,正好被稱為細胞炎症的“滅火器”。
這東西深海魚裡面就有,有研究顯示說每週吃≥2次深海魚的女性,AMH值(卵巢儲備指標)比不吃的高17%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還有個研究:Omega-3攝入量前25%的女性,自然絕經年齡推遲1.3年。
03
補充鈣+維生素D:骨骼的“防盜系統”
更年期雌激素下降,會導致鈣吸收率嚴重下降。
姐妹們可能不知道,女性35歲後每年流失1%骨量,絕經後增速至3%-5%。
協和醫院還有個資料是50歲以上女性骨質疏鬆患病率32.1%,是男性5倍。
所以強烈建議大家多吃含鈣量比較高的奶製品、豆製品。我家各種奶製品和豆製品都是全年持續不斷的,感覺補鈣效果還是挺不錯的。
04
鎂是更年期特別需要補充的,更年期女性尿鎂排洩量增加,就特別易出現焦慮、失眠。
平時可以多吃含鎂的食物,像是南瓜籽、紫菜、黑巧克力、香蕉裡面都有鎂元素的。
05
適度營養補充劑
最後這點,我有點猶豫要不要寫出來,因為我自己雖然查過很多資料,也問過專業醫生,但是忙起來確實做不到吃特別全。
經常是隨便訂個外賣了事,最近外賣還總塌房。
所以家裡和辦公室都會備上一些營養補充劑。
補鈣的、補鐵的、補維生素的、補葉黃素的,還有什麼人參、枸杞、牛肉乾,感覺抽屜裡都有點兒十全大補小藥鋪的味道了。

去年開始有意識地保養卵巢,每天喝卵巢保養氣血飲,這種補充劑好處就是比較方便,不用吃那麼多樣和那麼多量,適合我這種又忙又懶的人
。

市面上同類產品挺多,大家可以自己去斟酌品牌。
我自己在喝的是超級原料家的,之前還專門給大家分享過。裡面主要成分是麥角硫因、肌醇什麼的,適合成分黨。
我知道一位媽媽也一直在喝,她去年因為乏力、月經不規律、氣色不好去查內分泌,結果顯示抗繆勒管激素(AMH)明顯低於參考值,這個值是評估女性卵巢儲備功能的重要指標,醫生跟她說是卵巢衰退。

喝了一段時間之後,再配合運動、飲食等等調節,她今年的AMH值迴歸正常,還跟報喜說自救成功。

大家也可以選一些適合自己情況的各類補充劑,如果需要這一款的話,咱們店鋪裡現在也還有,折扣力度還挺不錯的。
我自己又囤了一些,需要的姐妹可以點選下面圖片,能直接跳轉到詳情哈。
最後再說一句:好好睡覺、好好吃飯、適度運動、心情舒暢、遠離毒素、定期體檢,這才是最靠譜、最有效的“保養”。
身體是我們唯一需要相伴一生的夥伴,善待它,它才會用健康和活力回報你。

文章之後,跟大家說一個幫助孩子跟姐妹們分享一個海淀六小強、人大附、衡水中學都在用的剛需APP:NB實驗室。裡面囊括了小學、初中、高中校內科學、物理、化學、生物所有的必做必考實驗。孩子可以親手操作2000+實驗,瞭解背後的邏輯、打好物化生底子。我也給大家爭取到了直播,會詳細給大家演示過程,並帶來專屬福利價。姐妹們一定要提前預約起來。
這周的免費贈書活動也在進行中。只要掃碼入群,就可以參加抽獎(已經在群裡的姐妹不用重複新增)持續參與,中獎率更高哈。


🔔客廳板凳已擺好!
速速點選關注樹媽影片號
謝謝你們的小愛心

往期精選
01
02
03
04
〖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

往期精選
01
|
02
|
03
|
04
|
〖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