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黃仔 | 撰稿: 雨山 | 責編: 雨山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有多少女生曾因「月經」厭惡自己的生理性別?
我猜應該不少。月經是女生們最歡迎也最想趕走的朋友,來時痛苦,不來又讓人焦慮。
一月一次,一次一週左右,意味著每月都有那麼幾天,我們必須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每隔幾小時就得更換衛生用品,可能還要經受腹痛、腰痠、疲憊、情緒低落等症狀。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出現以上症狀,症狀程度也因人而異,但對部分女性來說,月經帶來的身體變化的痛苦,足以影響她們的工作和生活。
她們可能會憎惡月經和會來月經的身體,甚至開始考慮如何永久地讓月經消失。
但今天我們想說的是,月經對於女性來說至關重要。月經有時候很麻煩,但它也是女性健康的守護神。

月經是女性獨一無二的能力
首先,還是再講講月經是什麼。
月經是女性子宮內膜週期性脫落的正常生理現象,它的到來與女性的生育能力息息相關。
女性的月經初潮通常發生在13~14歲,受到遺傳、營養等因素影響,可能提前或推遲至11~16歲。
這時正值青春期,女孩的腦垂體分泌黃體生成激素和促卵泡素,這兩種激素水平上升刺激性激素水平升高,讓卵巢、子宮和陰道開始發育併成熟,女性開始擁有懷孕和生育的能力。
穩定下來的月經由卵泡期、排卵期、黃體期和行經期組成,簡單來說就是排卵前、排卵中、排卵後和來月經。

▲圖片來源:Wikipedia
這段時間身體的變化,都是為了順利排出卵子,等待精卵結合,形成生命。
在卵泡期,身體釋放促卵泡素,刺激卵泡發育;雌激素水平升高,使子宮內膜增厚,為之後受精卵在子宮安家落戶做準備。
卵子成熟後就從卵泡中脫出,卵泡衰變為黃體,釋放孕酮。雌激素和孕酮繼續維持子宮內膜厚度的穩定。
此時,卵子已經排出,子宮也準備就緒,身體各部門都在等著受孕。
但如果卵子遲遲沒有和精子結合,黃體就會退化,不再分泌孕酮,雌激素水平也會降低,之前增厚的子宮內膜沒了支撐,就破裂脫落,順著陰道排出體外,形成月經出血。

▲圖片來源:Unsplash
可以發現,月經的來臨標誌著女性開始擁有獨一無二的能力——創造生命。
能夠生育不是一種詛咒,讓它變得無法接受的是現實的不平等,但這種能力本身是強大且難以複製的。
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是否使用它,但不管我們怎麼決定,都應該為自己身為能創造生命的女性感到驕傲呀~

月經與女性健康息息相關
月經和女性健康的關聯與雌激素有關,當卵巢正常運作時,雌激素正常分泌,影響全身多個器官和系統的運轉。
而一旦絕經,雌激素驟降,就可能給身體帶來許多潛在風險。
-
預防痛風
通常來說,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痛風,前者發病率是後者的3~10倍。但是,這僅限於絕經前的女性,絕經後,女性痛風的發病率顯著增加。
韓國一項隨訪8.1年、涉及百萬受試者資料的研究發現,女性月經初潮較晚、絕經期較早與痛風風險較高有關。
絕經是如何影響痛風的呢?
痛風是一種關節炎,由尿酸結晶在關節中積累導致。正常情況下,尿酸會溶於血液,透過腎臟排進尿液。
但如果人體產生的尿酸過多,或者腎臟排出尿酸的能力下降,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就可能形成尿酸結晶,引發炎症。

▲圖片來源:iStock
雌激素恰好有促進腎臟排出尿酸、抑制關節炎發作的作用。
在青春期前,女性和男性體內的尿酸都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而男性從青春期開始,體內尿酸就逐漸升高至成人水平。
女性由於雌激素的保護,一直到絕經前,體內尿酸水平都很低,直到絕經到來,雌激素下降,尿酸濃度才升高至成人水平,患痛風的風險增大。
-
預防骨質疏鬆
絕經後的女性也是骨質疏鬆症的高發人群。
人的骨頭不斷進行著重建,脆弱的舊骨在破骨細胞作用下分解,成骨細胞又利用鈣離子合成新骨質。
如果一個人舊骨分解過快,新骨產生太少,或者二者同時發生,就會患上骨質疏鬆症。

▲圖片來源:Unsplash
雌激素可以促進成骨細胞活動。絕經後雌激素驟降,成骨細胞活力降低,而破骨細胞仍然在工作,使得骨質大量丟失,更容易患上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會導致骨頭變脆變弱,因此骨折的風險也大大增加。
我們能觀察到,家中絕經的女性長輩摔倒後特別容易骨折,就是源於雌激素的減少。
因此,如果身邊有女性絕經,一定要提醒她們補鈣,多吃富含鈣的食物(牛奶、豆製品等)、堅持鍛鍊身體、接受日光照射、補充維生素D,可以有效預防絕經後骨質疏鬆。
《柳葉刀》子刊《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上一篇研究提到,臨床使用雌激素、降鈣素、特立帕肽、雙膦酸鹽等藥物也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

▲圖片來源:Google
-
提示健康狀況
雌激素可太強大了,它幾乎幫助身體所有器官和系統工作。
有研究發現雌激素能保持心血管健康,在自然絕經前透過手術切除卵巢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
雌激素還能對大腦區域作用來促進認知功能。切除卵巢與晚年患認知障礙和痴呆的風險增加有關,自然絕經對認知能力的影響較小。
美國神經病學學會期刊《Neurology》上的研究發現,一生中積累雌激素水平較高的人,其中年時期的腦容量較大,掃描顯示的腦部疾病指標較少。
雌激素還能影響我們的情緒,但並不是簡單的雌激素多心情就好、少心情就差。
雌激素對情緒的作用非常複雜,目前還無法完全瞭解。我們知道的是,雌激素的波動會給人坐過山車般的情緒體驗。
比如來月經前,許多女生都有經前期綜合徵:情緒上包括抑鬱、沮喪、易怒和焦慮等症狀。
到了卵泡期和排卵期,又會變得幸福、愉悅和柔軟,渴望親親抱抱。一個月內對戀愛瘋狂上頭的那幾天,多半就是在這個時期。

▲圖片來源:Unsplash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發現了,這似乎不是月經而是雌激素帶來的好處,那麼,如果能透過外部補充雌激素的方式,保持體內雌激素水平正常,不就可以不管月經了?
理論上來說確實如此,因此有一些女性選擇用植入避孕環、皮埋等方式迴避月經,甚至還有人想摘除子宮。
外源補充雌激素的方法雖然能減少甚至停止月經,但效果因人而異,許多人的身體無法適應,並且可能有風險和副作用,比如抑鬱、出血、感染、子宮穿孔等等。
摘除子宮過程中也可能出現出血過多和感染,術後可能出現泌尿系統問題、性功能減退等。
原本健健康康的身體,為了消除月經而進行有創操作,可能得不償失。
雖然月經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起伏變化,但它準時、穩定地出現,證明著我們荷爾蒙平衡!骨骼健康!新陳代謝旺盛!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啦~

幫助安穩度過經期的方法
當然,也不能讓女性只能忍耐,忽視月經帶來的痛苦。我們想說的,是希望女生們不要因月經厭惡自己的身體,這些困擾都是可以透過醫學方法緩解的。
比如經前期綜合徵,與黃體期雌孕激素的撤退有關,還有一些是過度緊張導致的。
對於輕度的症狀,咱們可以在這期間多做讓自己開心的事,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把自己當公主一樣寵。
如果症狀比較嚴重,已經到了經前焦慮障礙的程度,可以藉助藥物治療。短效避孕藥、維生素B6、抗抑鬱和焦慮的藥都可以緩解精神症狀。一定要諮詢醫生後遵醫囑服藥,千萬不要自行用藥。

▲圖片來源:Unsplash
再比如把許多女生折磨得不行的痛經,要先確認自己是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繼發性痛經,還是無器質性疾病的原發性痛經。
過於嚴重、甚至越來越嚴重的痛經,可能是一些疾病的症狀,比如巧克力囊腫、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等,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排除疾病因素後,可以根據疼痛程度選擇熱敷、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布洛芬)和鈣離子通道阻滯劑來緩解。
不來月經的時候,也要好好照顧自己。規律睡眠,堅持體育鍛煉,多吃肉蛋奶等有營養的食物,把身體養得健康強壯,月經期就更能安穩度過啦。


我們還是希望女生們可以去解決月經中遇到的麻煩,而不是解決月經本身。它是自然賦予女性的力量,與女性的健康息息相關~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 Yeonghee Eun, In-Young Kim, etc. Association between female reproductive factors and gout: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of 1 million postmenopausal women[J]. 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 2021.
[2] Sundeep Khosla, Lorenz C Hofbauer. Osteoporosis treatment: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ongoing challenges[J].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7.
[3] Yuko Hara, Elizabeth M Waters, etc. Estrogen Effects on Cognitive and Synaptic Health Over the Lifecourse[J]. Physiol Rev,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