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壓廣東,人口增量領跑全國!這個中國“搶人第一省”,再也藏不住了

作者 | 布語
編輯 | 子期
在搶人這件事上,浙江又一次遙遙領先。
2024年,全國的人口總量減少了139萬人。在全國人口出現“三連降”的背景下,2024年的統計年鑑顯示,全國31個省市中,只有11個在2023年實現了常住人口的正增長。
而增長超過10萬的,僅有浙江、廣東、海南、上海、江蘇、新疆六個省市。
其中,浙江又以50萬的人口增長量,力壓位居第二的廣東(49萬),連續三年高居全國增量第一,斷崖式領先其它省份。
更讓人意外的是,浙江與廣東雖然在人口增量上相差無幾,但增量的構成上卻天差地別。2023年,廣東人口自然增長了35萬,與此同時,浙江人口自然減少了5.7萬。
也就是說,廣東人口增長主要靠生娃,而浙江的人口增長,卻主要靠搶人。
剔除人口自然增減的因素,2023年浙江人口淨遷入為55.7萬人,而廣東為14萬,兩者相差3倍之多!
中國“搶人第一省”,再也藏不住了。這場“搶人大戰”,浙江為何成為最大贏家?
不知不覺間,浙江已經成了外來打工人的“天選之地”。
以前人們常說:“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但是時代變了,外來人口占比最多的省,現在卻是浙江。
七普人口資料顯示,浙江省外流入的常住人口達1618.6萬人,外來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25.1%,位列全國第一。
也就是說,浙江每4個人裡,就有1個是外地人。
這些外來人口,主要來自哪裡?根據浙江省統計局公佈的2020年省外流動人口的來源地,流入浙江的外地人,主要來自這5個省份:
安徽、貴州、河南、江西、四川
這5個省流入浙江的外來人口,每個都超過100萬人,並且除了安徽和江西之外,貴州、河南、四川都跟浙江並不相鄰。
來源:浙江統計局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浙江,正在成為貴州人口流出的第一目的地。相較於2010年,貴州流向浙江的人口十年間增加了132.9萬,已經達到282.8萬之多。
要知道,貴州距離成都、重慶都比較近,傳統上也屬於“泛珠三角”省份,到廣東也很方便,為何要捨近求遠,扎堆來浙江?
這足以說明浙江強大的吸引力。水往低處流,人隨產業走。經濟和就業,如一雙無形的手,引導著人口的流向。
來到浙江的,最主要的就是打工人。根據七普資料,浙江的流入人口中,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1411.4萬人,佔總量的87.2%。浙江省統計局分析,省外流入人口的遷移原因主要是工作就業,佔總量的82.2%。
浙江為何能提供如此豐富的就業?這和當地發達的民營經濟,有很大關係。
我們常常用“56789”來概況民營經濟的重要作用——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在民營企業的規模和質量上,浙江是毫無疑問的遙遙領先。
2023年,浙江年末在冊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1001萬戶,首次突破千萬戶。民營經濟主體,佔全部經營主體的比重為96.8%。
在全國工商聯釋出“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浙江上榜的民營企業有106家,已經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很多經濟總量比浙江高的省份,如廣東、江蘇等,在榜單上只能對浙江望其項背。
不僅如此,浙江產業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足夠“新”,更偏向新產業、新業態、新經濟。這也讓浙江有機會搶佔更多年輕、高學歷的人口。
省會杭州,就是這種新業態的代表。2023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營收18737億元,位居全國第一;數字經濟增加值對GDP貢獻佔比為28.3%,同樣也是全國最高。
身為中國重要的網際網路之都、電商之都,大量的年輕人前來杭州就業、創業。正因如此,杭州連續多年都是國內人才淨流入率第一的城市。
七普資料顯示,2020年浙江的遷入人口中,18~34歲青年人口占50.2%。年輕人不斷“用腳投票”,也大大緩解了浙江原本的老齡化趨勢。
浙江人口增長的另一大優勢,是發展特別均衡,每一個城市都是搶人的“吸水泵”。
2023年,浙江省內全部11個地級市,均實現了常住人口的正增長,連位置最偏僻、人口最少的舟山市,都增長了3000人。
要知道,國內絕大多數省份的人口增長,都屬於“強幹弱枝”的模式——省內的人口,不斷向省會城市或者核心都市圈集聚,舉全省之力託舉出一個超級城市。
比如湖南省,就是長沙“一城獨大”。2022年湖南14個地市州中,除了長沙實現正增長外,其他13個地市州全部為負增長。
對比之下,浙江的均衡增長實在難能可貴。就連區域均衡發展做得很好的江蘇省“十三太保”,也做不到人口普漲,在蘇北地區鹽城、宿遷近年來也出現了常住人口的負增長。
不僅如此,浙江的城市人口梯隊分佈,也非常合理。除了杭州早早突破千萬人口之外,寧波和溫州兩大人口增長極正在迎頭趕上,有望幾年內成為浙江下一個千萬級城市。杭州、寧波、溫州的“鐵三角”,成為浙江人口增長的絕對主力,貢獻了全省6成以上的人口增量。
而在三座城市之下,浙江的幾座人口中型城市如嘉興(558萬)、金華(716萬)、台州(671萬)等,也表現出不俗的吸引力。比如,在2022年、2023年:
紹興人口分別增加1.6萬、4.1萬;金華人口分別增加0.7萬、3.6萬;台州人口分別增加1.7萬、3.4萬;麗水人口分別增加0.1萬、1.3萬。
浙江,憑什麼能做到人口增量的“遍地開花”?這背後,體現了浙江的一個根本特點——共同富裕。
浙江的城鄉、區域差距,都是全國最低水平。根據2020年的資料,浙江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為1.96,低於江蘇、福建和廣東(分別為2.19、2.25、2.49),也遠低於全國的2.56,省內最高與最低地級市居民收入倍差為1.67,是全國唯一所有設區市居民收入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
因此對於大多數浙江人來說,在家門口就能找到收入不錯的工作,不需要考慮背井離鄉。
在浙江,不僅僅是地級市,每個縣甚至每個鎮,都能有相當能打的產業來吸引外來人口。我們最熟悉的,就有“小商品之鄉”的縣級市義烏,以及“東方好萊塢”橫店鎮。這兩個地方,其實都是浙江的內陸山區。
甚至於在村莊級別,浙江的農村的富裕也驚豔了全國網友。小紅書上,很多浙江農民住宅的豪華程度,讓人羨慕:
獨棟歐式、新中式、全石材的外立面,各種羅馬柱以及雕花,搭配公建化的玻璃落地窗……在浙江,這只是普普通通的“農民自建房”而已。
不愧是“共同富裕先行示範區”,從城市到農村,都散發著吸引人的氣息。
浙江不僅底子優秀,在搶人上也主打一個誠意滿滿,毫不含糊。
浙江省麗水市下轄的遂昌縣,曾經發過一個招聘公示。24個政府工作崗位裡,入圍人員有4名博士、19名碩士,本科畢業生僅1人,不少來自香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頂流名校。
一個常住人口不足20萬的小縣城,憑什麼搶到這麼多高材生?
因為當地拿出了真金白銀來補貼人才。遂昌縣規定,符合首次新引進到遂昌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政策獎勵/購房補貼高達75萬元,而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高考第一分數段錄取的全日制本科生(也就是一本本科生),也可享受45萬元的“政策大禮包”。
對於浙江而言,小縣城也有底氣去搶碩博生,因為政府的公共服務水平、營商環境的改善,都離不開高階人才。
很多人第一次來浙江辦事,都會被當地政府“最多跑一次”的工作效率震撼到了:
本科畢業,申請人才補助,填好資料,直接10分鐘到賬2w;
給小孩上戶口,沒有拿結婚證,都準備回家再取一趟了,結果工作人員直接從民政局系統調出來,辦好了;
同一業務短時間內取兩次號,都會有人專門打電話來問你為什麼要跑兩次;
……
如此貼心、高效的公共服務水平,也成了很多人選擇留在浙江的理由之一。
在浙江省的不少工作檔案裡,都提到”浙江的自然稟賦一般,沒有太多獨特的自然資源”。也正因如此,浙江省一直都把人看作最寶貴的資源。把求賢若渴融入政府的決策基因之中。
2024年春節開年的第一天,浙江省委就召開會議,主題是要全力打造“三支隊伍”:
高素質幹部隊伍
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和企業家隊伍
高素養勞動者隊伍
這幾年,各省市召開“新春第一會”已是慣例,但把人才培養擺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浙江是第一個。
浙江對於人才的重視,不僅聲量高,動作也相當迅速。2023年,浙江省對戶籍制度進行改革,全面放開放寬城鎮地區落戶限制,放開人才落戶,放寬投靠落戶,實行戶籍准入年限累計互認。
根據戶籍新政,長三角城市群內繳納的社保,在浙江辦理轉移接續手續後,落戶時可以合併計算。
這意味著,只要在長三角地區工作過幾年,就可以在浙江任意城市直接落戶了。
來了長三角,就是浙江人。如此力度的戶籍放開,浙江是經濟強省裡是動作最早、力度最大的。“搶人”優等生,卻比誰都要努力,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浙江還會在人口競爭上保持優勢。
2025年,最會搶人的浙江還將放出怎樣的大招,將會是觀察中國人口和經濟流動的重要指標。
2024已經結束,2025充滿不確定。智谷盡全力幫助你找到有確定性的方向、趨勢、研判。
加入智谷圈,每週的萬字調研和研究,濃縮出高標準的內部研判。每週3分鐘,穿透資訊噪聲,直達本質的財富訊號。新春訂閱,贈送未來一年12場閉門直播。
新春優惠價199元/年,未來隨人數增加逐步恢復至499元/年。掃碼加入,圈內等你,每週三更新。
限時開放2周,趕緊加入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
參考資料:
1.澎湃新聞 新城市志|常住人口連續正增長,浙江為什麼能?
2.澎湃新聞 中國發“縣”|五年常住人口增20%,龍港為什麼?
3.城市進化論 “窪地”崛起,人口增量第一大省穩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