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為什麼誕生在浙江?203.3萬人的選擇說明了一切

馬斯克正在“馬雲化”?全球財富大洗牌!樓、股、匯率、黃jin未來走勢大揭秘!普通人如何規避風險、抓紅利?速速預約S博士週五晚直播,還有互動答疑!)
作者 | 布語
DeepSeek為什麼誕生在浙江?“杭州六小龍”為何一夜出圈?
當廣東省委書記在“新春第一會”高調點贊,江蘇省委機關報三連問“南京為何未誕生DeepSeek”的同時,很多人都矚目杭州科技創新,卻沒有注意到,浙江有一項資料早已悄悄爆了:
人口淨流入,浙江已經斷崖式領
從2021到2023年,當全國人口步入“三連降”的歷史階段,浙江卻一路高歌猛進,常住人口每年保持了幾十萬的增長,連續三年全國第一。
2024年,浙江常住人口再次增長43萬,繼續遙遙領先。
更重要的是,跟廣東等省份拼命生娃不同,浙江的常住人口增長,完全是全國各地人們“用腳投票”的結果。
比如,2024年浙江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6‰,人口自然減少2.4萬。剔除這個因素後,實際淨流入人口為45.4萬。
從2021-2024四年間,浙江累計淨流入人口約203.3萬人,力壓江蘇、廣東,是全國獨一檔的存在。
中國“搶人第一省”,再也藏不住了。人口的流向,代表著對一個地方的終極認可。難怪網上流傳一種說法——“如果不能移民到發達國家,那就移民到浙江”。
浙江能夠在搶人大戰中穩居第一,絕非偶然,杭州“六小龍”誕生的密碼,或許也深藏其中。
從這個角度來說,把握中國未來二十年的財富流向,就一定要讀懂浙江。
不知不覺間,浙江已經成了外來打工人的“天選之地”。
以前人們常說:“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但是時代變了,外來人口占比最多的省,現在卻是浙江。
2020年“七普”資料顯示,浙江省外流入的常住人口1618.6萬,佔總人口的比重高達25.1%、全國第一。安徽、貴州、河南、江西、四川是主要來源地,每個省都超過百萬。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貴州。
作為一個與浙江相隔千里的省份,相較於2010年,流向浙江的人口十年間增加了132.9萬,已經達到282.8萬之多。
浙江,成了貴州人口流出的第一目的地。
通常來說,貴州屬於傳統意義上的“泛珠三角”地帶,貴州人沒有選擇廣東,而是“捨近求遠”來到浙江,說明了其對外來人口的強大吸引力。
此外,浙江的人口增長資料,還充分體現了該省最大的特點:均富
2024年,浙江11個市的常住人口全部實現正增長,其中杭州、寧波、溫州三座城市分別增長10.2萬人、8萬人、9.1萬人,貢獻了全省超過6成的人口增量。
其中,溫州和寧波在去年常住人口分別達到985.2萬、977.7萬,從目前的增速看,溫州和寧波晉級“千萬人口大市”,只差臨門一腳。
而在“杭甬溫鐵三角”之下,浙江還有金華和紹興兩個腰部城市作為人口增量的黑馬。特別是坐擁“小商品之都”義烏的金華,近兩年人口增長受外貿回暖影響表現亮眼。2023年,作為縣級市的義烏人口淨流入超12萬人,成為金華人口增長的主力軍。
過去幾年,浙江的人口增長,一直呈現“齊頭並進”的態勢:
可見,浙江不是隻有杭州、寧波強,而是每個城市都很牛,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甚至可以穿透到縣城。
在人口普遍進入減量發展的時代,這是極為難得的特質。
目前,國內多數省份在人口增長上都是“強幹弱枝”的模式——省內的人口,不斷向省會城市或者核心都市圈聚集,以一省之力託舉出一個超級城市。
比如河南省,2023年河南常住人口減少了57萬,而省會鄭州人口卻增長了18萬。鄭州之外,其餘地級市常住人口均出現負增長或停滯。
就連區域均衡發展做得很好的江蘇省“十三太保”,也做不到人口普漲,在蘇北地區鹽城、宿遷近年來也出現了常住人口的負增長。
相比之下,浙江人口的均衡增長模式,顯然更具可持續性。
浙江,為何能夠成為“搶人第一省”?核心關鍵詞是:民營經濟
以前我們常用“56789”來概況民營經濟的重要作用——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民營企業的規模和質量上,浙江是毫無疑問的全國第
2023年,浙江年末在冊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1001萬戶,首次突破千萬戶。民營經濟主體,佔全部經營主體的比重高達96.8%;
在全國工商聯釋出“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浙江上榜的民營企業有106家,已經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廣東、江蘇只能望其項背;
深厚的民營經濟傳統,已經覆蓋了浙江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杭州的網際網路、寧波的智慧製造,還是溫州的中小企業。不同層次、不同專長的人都能在浙江找到工作機會。
財富的流向,就是人的流向。
這也解釋了為何浙江能夠做到人口的均衡增長,因為這裡每個縣甚至每個鎮,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產業特色。
而從更深層次的角度觀察,浙江能夠持續吸引外來人口,十多年來沒有出現明顯波動,更在於其每一次都能踩在中國產業的風口上,十年前是數字經濟,而今則是人工智慧和機器人。
杭州是最為典型的代表。2014年杭州將“大力發展資訊經濟、推動智慧應用”當作一號工程;2024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6305億,佔GDP比重28.8%,坐穩“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寶座。
蓬勃發展的新業態,吸引了海量青年人才湧入杭州。2019年-2023年,杭州分別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21.2萬人、43.6萬人、48.3萬人、36.4萬人、39.7萬人;2024年持續發力,截至9月底已引進31.9萬人。杭州的人才淨流入率,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一。高階人才的持續湧入,助推了數字經濟業態的繁榮。
在諸多因素的催化之下,以DeepSeek為代表的“六小龍”終於一朝而紅。
浙江能夠押中風口,雖然也有政策因素,但主要還是市場自發的結果。
浙江商人的特點,對市場非常敏感,跟深圳很像,就是專注“怎麼搞錢”。如果一個技術能夠帶來新的生意,那自然是好的,否則可能就要再等等看。
但恰恰是這種對賺錢的渴望,讓浙江人始終能把握住最新的財富風向,做出明智的選擇。比如阿里最早從商業起家,卻最終成為了網際網路科技的引領者。
在浙江,每6.5個人裡,就有一個是老闆務實創新的氛圍,讓無數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了落腳之地,這片土地,屬於每一個渴望淘金的奮鬥者。
因為DeepSeek的出圈,最近一場關於“浙江模式”的探討也愈發熱烈。
如果從“六小龍”創始人的人生軌跡觀察,我們發現:6名創始人裡,有一半都是“新浙江人”,他們出生在天南海北,卻最終因為不同的機緣,與杭州產生了交集。
其中,遊戲科學創始人馮驥的故事最為典型。
七年前,馮驥將《黑神話:悟空》的研發團隊從深圳搬到杭州,西湖區藝創小鎮工作人員帶著馮驥在園區看場地,馮驥一眼看中了一座前方有花園的辦公樓,再過去是一條河流,視野開闊。
但是還處於研發前期的遊戲科學,拿不出這麼多租金,馮驥不好意思地提了一個請求:
“隔壁的兩棟樓能不能先別租出去,等我專案擴大了再來拿。”
面對這個“不合理的要求”,藝創小鎮卻一口答應了下來。這兩棟辦公樓,真的空了整整3年。不僅如此,還提供了最高100%的房租補貼和減免,以及單身公寓、每日送餐服務、醫療服務等。
有企業在網上給杭州起過一個外號——“拎得清的小透明”沒想過要教創業者怎麼幹,而是“有事就服務,無事不打擾”
“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浙江的政府就頗有“無為而治”的意思,只把最好的舞臺留給企業和創業者。
而這種高水平的服務,也同樣屬於每一個在此生活的普通人。
很多人都知道,浙江是“最多跑一次”的發源地。市民在政務大廳辦理任何業務,都會被承諾“只用跑一次”。如果辦不了,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跟進兜底。
這兩年,浙江的服務水平還在進一步進化升級,甚至直接讓市民們“不用跑了”
比如,最近杭州交警就推出了一個“主動辦”的服務:車管系統會自動識別並抓取需要換證、降級、登出的車主資訊,無需車主跑腿,系統就主動幫忙辦理業務,
這種如水一般的關懷感,也成了很多人選擇留在浙江的理由之一
在DeepSeek和“六小龍”們引發的科技浪潮到來之際,地方政府都開始焦慮,研究提速產業升級,發力人工智慧等賽道。面對新一輪的區域競爭,各地都在盤點資源、調兵遣將。
但如果你讀懂了浙江,就會發現其脫穎而出的最關鍵資源始終是——人才
在對人才的重視上,浙江已經先行一步。當地很多政府檔案裡,都提到”浙江的自然稟賦一般,沒有太多獨特的自然資源”。也因此,浙江省一直都把人看作最為重要的資源
在經濟大省中,浙江最早全面放開放寬城鎮地區落戶限制,在長三角工作過幾年,就可以在浙江的任意城市落戶。
而浙江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其足夠寬容,允許一些“突破常規”的探索。
1982年,在義烏市場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官方釋出了全中國第一份認同農民商販和專業市場合法化的政府檔案,“四個允許”奠定了小商品之都的基礎,也是浙江改革開放的開端之一。
對市場規律的尊重,從本質上來說也是對個體價值的承認這也許就是浙江能湧現下一個梁文鋒、王興興的原因。
“如果允許人類自由遷徙,那麼人潮的流向,就是文明的方向”。
浙江的“搶人”經驗,大抵如是。
2024已經結束,2025充滿不確定。智谷盡全力幫助你找到有確定性的方向、趨勢、研判。
加入智谷圈,每週的萬字調研和研究,濃縮出高標準的內部研判。每週3分鐘,穿透資訊噪聲,直達本質的財富訊號。新春訂閱,贈送未來一年12場閉門直播。
新春優惠價199元/年,未來隨人數增加逐步恢復至499元/年。掃碼加入,圈內等你,每週三更新。
限時開放2周,趕緊加入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
參考資料
1、搜狐城市 最新人口資料出爐,浙江贏麻了
2、馬江博說趨勢 不能去發達國家就要去浙江,背後是特殊的紅利差
3、第一財經 浙江去年常住人口增加43萬人,多箇中西部省份常住人口減少
4、澎湃新聞 從“義烏經驗”到“杭州六小龍”:什麼是“好的”政府行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