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高階品牌的增長難題,怎麼解?

作者 | 星志
“過去二十年建立的市場認知正在瓦解。”
這是瑞銀奢侈品分析師 Zuzanna Pusz 對 Gucci 近期財務表現的判語,這個曾連續 22 個季度增長的頂奢品牌,從 2024 年開始業績不斷下滑,今年一季度,Gucci 銷售額 15.7 億歐元,按可比銷售額下跌 25%,創近年來季度新低。
這也是高階品牌、高客單品類品牌們共同的焦慮。
奢侈品以外,2024 年全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白酒產量同比下降 1.8%,多個白酒品牌利潤腰斬;同期汽車行業利潤率僅 4.3%,利潤同比下滑 8%……保利潤、保品牌還是保份額?CXO們在這個“不可能三角”裡艱難抉擇。
與此同時,移動網際網路紅利見頂,使用者注意力也愈發分散,原有的獲客手段不再有效,獲客成本激增。
在種種不利因素下,品牌還要逆勢向上,去哪裡找精準人群?去哪裡找有效增量?如何在營銷方式、使用者觸點上玩出新花樣?
近日,艾瑞諮詢釋出了《2024 年鴻蒙生態全場景流量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為品牌指明瞭風向。
《報告》指出,鯨鴻動能背靠鴻蒙生態的全場景智慧營銷平臺,在流量增速、高淨值人群比例、使用者黏性等指標都遠超市場大盤,流量價值不斷提升,是高階品牌們必爭的流量高地。
找對牌桌更重要:借鴻蒙生態的勢能東風
鯨鴻動能的逆勢增長背後,一個顯性因素是“鴻蒙生態發展迅猛”。
據 Counterpoint 最新公佈的資料顯示,2024 年連續四個季度,HarmonyOS 作業系統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都超過 IOS,已達 19%。鴻蒙生態裝置數已經超過 10 億,為構建“萬物互聯”的數字世界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意味著,除了使用者數的增長,跨終端生態還有兩方面增量值得品牌挖掘。
一是生態硬體帶來使用者時長的增長。據鯨鴻動能官方資料,有69%的華為手機使用者額外綁定了 8+N 鴻蒙生態裝置,例如手錶、平板、電視,甚至鴻蒙智行汽車,這些裝置入口進一步拓寬了鯨鴻動能的流量來源。
其二,硬體裝置透過鴻蒙系統連線,可以在系統、軟體層面聯動,提供更多、更連貫的使用者場景。
比如“手車互聯”可以觸達出行場景,手機&平板& PC “多屏協同”可以觸達辦公場景,智慧穿戴可以觸達使用者不便使用手機的運動、睡眠等場景。
“1+8+N” —— Harmony OS ——自有+網盟生態 App 矩陣,不是簡單的流量數字疊加,而是一個具有乘數效應的多維、立體的使用者觸點網路。
在鯨鴻動能,品牌能在更連貫的使用者場景中,進行更精準深入的人群洞察,同時也能獲得更大的流量池。
2024 年 1 月- 2025 年 2 月,鯨鴻動能自有媒體 MAU 峰值突破 3.8073 億,增速 5.9%,比同期移動網際網路增速高出 2.1 個百分點;同時,全球 80000+ 聯盟應用接入,與鯨鴻動能自有媒體共同組成了硬體+軟體+服務的生態,驅動流量效應最大化,釋放全場景動能。
高淨值人群,更愛看廣告?
如果只看流量、使用者時長增速這些資料,像抖音、小紅書等超級 App 也有不俗的增長,高階品牌為何要選擇鯨鴻動能呢?
首要原因就是,人群更精準。
據調研機構 BCI 資料,2024 年全年,華為在 4000 元以上價位段市場份額 28.4%,排名第二;在 8000 元以上價位超高階市場份額 18.7%,同樣排名第二。
高客單價帶來的,是高淨值使用者人群。《報告》顯示,鴻蒙生態使用者家庭年收入均值達 27 萬,呈現高知、高收入特徵,他們有更強的消費能力,對品質要求也更高。
其次,這些使用者不僅黏性更強,相比其他品牌使用者,對廣告接受度也更高。
很多品牌都在為使用者牴觸廣告而焦慮,為何鴻蒙生態使用者對廣告的接受度更高呢,刀法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1、隱私保護:鴻蒙系統上,不滿足隱私安全要求的程式碼、應用無法上架安裝,鴻蒙系統還可以禁止被很多使用者詬病的不合理許可權獲取行為。很多使用者因此已經有了鴻蒙系統更加安全的心智,使用裝置過程中,隱私洩露焦慮更低。
2、在《瞭解營銷4.0,從看懂這個平臺開始》那篇文章中,刀法提到,鯨鴻動能打通了鴻蒙生態多裝置、多個 App,透過立體的資料洞察,能給品牌提供更快、更準、更全的參考建議;推送內容/服務更精準,使用者體驗更好,轉化效率也更高。
3、由於生態裝置提供了更多場景,自有 App 矩陣則擁有更豐富、多元的使用者觸點,品牌可以減少叫賣式、打擾式的營銷形式,營銷更加“無感”,使用者反感程度更低。
隨著消費能力提升,消費者購買的不再只是商品本身,還有商品帶來的體驗、情緒,和生活方式。
具體來說,典型的鴻蒙生態使用者喜歡在四個品類“剁手”,折射出背後不同的生活態度。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1、玩車一族聚集地
85.1% 鴻蒙生態使用者家裡有車,44.9% 年內有購車計劃,半數以上偏好新能源,多數傾向於購買 15-30 萬元價格區間的車。很多鴻蒙生態使用者不是剛需用車人群,而是“玩車一族”。
2、奢侈品要“奢”,更要有“品”
19.8% 的鴻蒙生態使用者在過去一年買過或關注過奢侈品,購買過的使用者平均花費 50044.9 元,香水/香氛、品牌鞋履、皮包是鴻蒙生態使用者最偏愛的產品。對他們來說,奢侈品不只是彰顯消費能力的標誌,更要有品質,能療愈情緒和身體,成為“奢適”生活的一部分。
3、數碼發燒友
半數以上鴻蒙生態使用者過去一年內購買過 3C 數碼產品,平均花費 10939.1 元。手機、平板、攝影、音樂裝置都能讓他們“發燒”。
4、微醺生活
鴻蒙生態使用者更偏好紅酒和洋酒,一部分人將酒視為圈子文化的標誌,另一部分則把微醺則當做一種生活態度。
與其創造營銷場景,不如直達消費時刻
最近幾年,品牌都在關注場景化營銷。
但場景是客觀的,場景背後的時刻是主觀的,抓住了消費者某一時刻的情緒共鳴,品牌就能成功和人群建立情感上的連線。
比如白酒,除了被年輕人認為過時的酒桌文化、應酬時刻,什麼時刻下的舉杯最能引起消費者共鳴?
茅臺想到了節慶的團圓時刻。
2024 年是疫後第一個“團圓年”,又恰逢在傳統文化中有圖騰意味的龍年,茅臺和鯨鴻動能策劃了“華夏共舉杯,接龍中國年”的活動,將迎龍年、接龍運這些傳統文化嫁接到品牌價值之中。
雙方開展多波次營銷,以“新春影像大賽”為起筆,以“華為天氣定製皮膚”延續,以“定製新春手機主題”為高潮,以“高品質生活影像展”收官,覆蓋春節期間消費者出行、宴會、拍照等核心場景,總曝光量高達 6 億+,茅臺成為春節期間炙手可熱的高階爆品,其“美學主張“及品牌價值深入人心 。
當然,類似形式的營銷,品牌也可以透過整合 App 開屏、社交媒體互動挑戰等渠道資源,在全域傳播,那麼鯨鴻動能有什麼獨特之處?
當下的場景營銷,大多是品牌洞察到使用者在某一場景下的消費需求,製作內容,將這一場景透過短影片、圖文等虛擬場景“表演”出來,再透過演算法推送給對應人群。
很多時候,這種形式都依賴使用者回搜,因為在使用者消費內容的時刻,可能並不需要產品,很多流量價值在等待“人找商品/服務”的過程中被損耗掉了。
而鯨鴻動能背靠鴻蒙生態的軟硬體一體化優勢,能夠做到“商品/服務找人”,與其“造”場景等使用者回搜,不如讓內容直達使用者的消費時刻。簡單來講,就是發現場景——定位人群——篩選觸點——推送服務。透過一個賬號連線全域資料的“洞察能力” 和 1+8+N 的全場景媒介能力,以場景顯性化、內容原生化、服務智慧化的組合重構全場景智慧營銷體驗,在滿足消費者極致體驗的同時,助力品牌煥新增長。
目前在大健康、汽車、奢侈品、食品飲料、大健康等行業的很多細分場景,鯨鴻動能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解決方案。
因此,對於品牌來說,尤其高奢品牌,這裡不僅是高淨值、高消費能力的精準人群聚集地,也是營銷創新的試驗場。
消費者永遠追求更好的消費體驗,隨著 AI 時代到來,平臺對人群的洞察愈發深入,一人千面,精準無感的營銷已觸手可及。
同時,隨著鴻蒙生態不斷發展,像車機、大屏、智慧家居,甚至是華為線下門店等使用者觸點的多元化組合,正在刺激新的營銷場景源源不斷湧現,品牌越早和這樣的平臺及人群深度連結,就意味著能更早在人們起心動念期間抓住關鍵時機,更早搶佔增長先機,此刻正是品牌擁抱鯨鴻動能的最佳時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