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喵月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喵月的慢時光(ID:manshiguang3)
四十歲,在很多人眼裡,正是最好的年紀。
思想成熟,精力充沛,人生的藍圖才剛剛展開,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然而,1982年出生的胡歌,卻開始思考人生的寒冬。
再堅硬的人,
都會在某個瞬間化身繞指柔
近日,許久未露面的胡歌,接受了某時尚雜誌的封面採訪時。
在採訪中,胡歌主動提起了“死亡”這個話題。
一般,大家都不願提起它,因為它總是伴隨著沉重與未知。
而剛到不惑之年的胡歌卻說:
“40歲已經進入人生倒計時了,早早做準備,是非常必要的。
不要真到了那一刻,猝不及防,然後又有很多遺憾——原來人生有好多事都沒幹成。”

這樣一段話,無疑引起了軒然大波。
很多人懷疑,胡歌是不是生了什麼病,要不然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呢?

甚至,馬上就有人傳出,胡歌得了肺癌,已經在北京住院了。
引得工作室不得不出來闢謠:
完全是子虛烏有,請停止造謠傳謠。

那麼,胡歌為什麼會有這種生死感慨呢。
其實,早在2009年那場車禍過後,他就直面了脆弱。
躺在病床上的那些日子,他經歷了無數次自我對話。
鏡子裡的臉,佈滿傷痕,卻讓他看見了更真實的自己。
他開始明白,死亡不是遙不可及的傳說,而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他覺得自己已經能坦然地面對“死亡”了,不再有恐懼和不安。
直到,2023年女兒小茉莉出生。
“感覺我時間不夠用了,怎麼我不在的時候,她突然會走路了,會說詞了,會說句子了。我想再多活幾年,想能夠多陪伴她,看看她過得好不好。”

他清晰地記得女兒出生時的每一個細節。
產房裡,他的手心全是汗,心跳快得幾乎要衝出胸膛,電視劇裡那些父親喜極而泣的畫面,此刻顯得那麼不真實。
醫生讓他剪臍帶,他的手卻不停地抖,甚至第一刀都沒剪斷。
“那一刻我才明白,生命降臨的瞬間,遠比想象中沉重得多。”
而當被問到最近最幸福的時刻時,他的眼神瞬間柔軟下來。
“是早上出門前,小茉莉突然張開小手,奶聲奶氣地說‘抱抱我’。”

果然,再堅硬的人,都會在某個瞬間化身繞指柔。
那個曾經在生死邊緣徘徊的男人,那個在鏡頭前從容不迫的演員,此刻只是一個普通的父親,願意為女兒的一個微笑放下所有盔甲。
這或許就是生命的奇妙之處。
它總能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刻,給我們最深刻的啟示:
一個曾經直面死亡的人,最終在新生中找到活下去的意義;一個曾經追求完美的人,最終在不完美中看見生活的真諦。

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
最後都要回歸平凡
想起了天王劉德華。
2017年,劉德華在泰國拍攝廣告時,不幸遭遇意外。
一匹失控的馬將他重重摔下,導致盆骨骨折、脊椎骨裂,肌腱肉拉傷、坐骨神經痛。
他甚至一度以為自己再也無法站起來了。
出院後,這位娛樂圈的“拼命三郎”,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在接受魯豫採訪時,他坦言,自己患上了創傷後遺症:
“我這裡(心理)有一點問題,我什麼都怕。”

魯豫問他:“你到底在怕什麼?”
華仔毫不猶豫地說:
“小孩,家”。

為了儘快恢復,他更是不顧醫生勸阻,每天抱著25公斤的啞鈴練習深蹲90分鐘。
他說:“孩子5歲了,我再不恢復,就快抱不動她了。”
周潤發曾吐槽華仔:
“一生沒有偶像包袱,但最大的包袱就是女兒。”
面對老友的調侃,劉德華只是笑得眉眼彎彎,無奈地擺擺手:“你這話我沒法接。”
在《開講啦》的舞臺上,劉德華曾分享過初為人父的心路歷程。
女兒出生後,他毫不猶豫地推掉了所有工作,專心在家陪伴妻女。
“前三個月孩子都是我親自照顧,直到父親勸說我學會放手,才決定正式迴歸工作。”

他還像個求知若渴的學生,頻頻向任達華夫婦請教“育女經”,一通電話能打上大半天,生怕漏掉任何細節。
為了確保女兒的飲食健康,這位素食主義的天王還親自下廚,手把手教月嫂製作月子餐。
女兒的每一件衣服,也都是他精心挑選。
更誇張的是,為了讓女兒呼吸最新鮮的空氣,他更是在家中裝了14部空氣清新機,實行全天候保護。
陪女兒長大,成了他人生最重要的事。
2015年春晚,他為全國老百姓獻唱了一首《回家的路》。
本來,藝人們一般都會等待春晚結束,吃個慶功宴,也算是年夜飯了。
而他剛唱完下臺,就像節目組請假:
“我要回家,去看我的女兒,她還在家等我。”
那一刻,他不是天王巨星,只是一個急著回家陪女兒的父親。

周國平說:
“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後都要回歸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
大多數時候,我們總把生命想象得宏大、壯麗。
可其實人到中年,你會發現,最動人的篇章往往是在平凡的細節裡。
是清晨為孩子準備早餐時鍋鏟的輕響,是深夜為愛人掖好被角的溫柔,是父母電話裡那句“記得按時吃飯”的嘮叨。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間,才是生命最真實的底色。

愛與被愛的溫暖,才是人生的意義
前幾天,葉檀的最新動態在網上悄然流傳。
照片中的她,剪去了一頭幹練的長髮,雙手合十,神情寧靜地禮佛。
這位曾經的“拼命三娘”,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癌症,被迫按下了人生的暫停鍵,開始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

葉檀是當今最著名的女性財經評論家,被行業人士稱為“財經女俠”。
她的全網粉絲超過五百萬,身價早已過億。

此外,她還是一位著名的丁克人士。
因為,她認為孩子會分走她的時間和精力,她不想因為孩子而耽誤事業。
她還說:
“養活自己才是最大的尊嚴,能養活別人更能贏得尊嚴,一個連自己都不能養活的人何談尊嚴。”
無論母親如何苦口婆心,她始終堅信:
沒有孩子的人生,依然可以幸福圓滿。
“年輕時就該全力以赴,實現自我價值,”她曾堅定地說,“只有這樣,才能在婚姻中掌握主動權。等老了,住進最好的養老院,專業護工比孩子更懂得照顧人。”
母親說不過她,也勸不動她,只能作罷。
而直到確診了乳腺癌晚期,住進了醫院,她後悔了。
她並不後悔太拼命工作了,讓病魔趁虛而入,而是對生育這件事有了新的感悟。
“我懷疑過自己,我是不是前半生真的都做錯了,我過去幾十年的奴隸辛苦是不是都白費了。”

尤其是在和病友及家裡阿姨接觸期間,她逐漸發現,大家最大的精神支撐都是自己的孩子。
“不結婚但不覺得是件大事情,但還是有孩子比較好。”

幸好,她的治療比較成功。
她也在微博上表示,正在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每天的生命。

所以,人生到底怎樣算值不值得?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但在我看來,人生的意義並不是必須轟轟烈烈,必須被看見、被認可。
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講,血脈的連結,親情的陪伴,愛與被愛的溫暖,才更是人生的意義。
如果說,生命是一場漫長的旅程。
而親情就像沿途的燈塔,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孩子的笑聲,是疲憊時的慰藉;父母的叮嚀,是迷茫時的指引;愛人的擁抱,是孤獨時的港灣。
這些看似平凡的瞬間,才是生命最真實的底色。
正如林語堂所說的:
“幸福就是: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所以,無論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請別忘了:
人生的意義,不僅在於你走了多遠,更在於你與誰同行。

▽
▼
作者:喵月,百公眾號慢時光主理人,法式珍珠飾品Manreya品牌創始人,純素護膚品品牌《植想說》創始人,國家認證高階花藝講師,微信認證美食博主,分享生活美學,人文故事,探訪小而美的民宿,關注我,一起變美變優雅。
”。


喜歡戳【在看】,好看的人都點了【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