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4日,格力電器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通過了公司董事會換屆選舉議案,董明珠以124.4%的累計得票率高票連任格力電器非獨立董事,並在隨後的董事會表決中以全票透過(9票)再次當選董事長。這是她自2012年擔任董事長以來,第五次連任該職位。

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董明珠此次並未再兼任公司總裁職務,標誌著其開始在企業管理層逐步“放手”。原格力電器黨委書記張偉接替她擔任總裁一職,成為公司新的“執行大腦”。
在當天的會議上,董明珠一番關於“海歸派”的表態再度引發輿論風波。她表示:“我們在人才培養當中,絕不用一個海歸派,原因是海歸派裡面有間諜。我不知道誰是誰不是,在無法辨別是否是間諜的能力下,我只能保守地選擇在國內的高校裡培養自己的人才。”

這番言論立即引發外界質疑與爭議。有媒體指出,此類表述不僅邏輯上存在“滑坡謬誤”,更可能傷害整個海歸群體形象,在全球化背景下顯得格外刺耳。

事實上,董明珠近年來對“海歸派”的用人立場一直較為強硬。早在2023年第17屆中國品牌節開幕式上,她就曾公開表示:“我認為海歸派很優秀,但格力堅持自己的企業文化,我們沒有一個海歸,我們堅定地依靠自己培養人才。”
《新京報》對此發表評論稱:“如果董明珠強調的是人才的自主培養、責任感與創新力,這種觀念本身並無可厚非。但將所有‘海歸’一概排除,甚至聯絡到‘間諜’標籤,顯然是一種缺乏事實依據的偏見。”
評論指出,這種言論不僅將海歸群體置於對立面,更可能引發用人歧視,“這是一種典型的‘群體原罪論’,不符合一個頭部企業領導者應有的格局與全球化思維。”
多位高校教授與企業界人士也表達擔憂,稱“在全球科技合作愈發緊密的今天,用人思維若陷入排他性,不僅不利於企業發展,也與國家鼓勵‘引才引智’的大方向相悖”。

儘管引發爭議,董明珠的管理風格和企業家精神在中國製造業中仍被廣泛關注與認可。她領導下的格力從空調巨頭逐步拓展至智慧製造、晶片研發等領域。
而此次不再兼任總裁,被外界解讀為其正推動“二線退居+權力分擔”的過渡方案。在她70歲之際,如何平穩完成權力交接,或將成為格力未來戰略的關鍵看點。
當天匯率
1 美元=7.29人民幣
歡迎關注 華人生活網
華人生活app 全新升級了
華人生活app成為你
拓展人脈和商機的工具

閱讀原文網址下載華人生活平臺,
美國同城分類資訊網免費釋出平臺!
點選下方原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