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關店10萬家,這個曾經暴利的行業逐漸崩塌

來源|極速財訊 
曾幾何時,街角的藥店彷彿一夜之間成了城市的主角,像雨後春筍般瘋狂生長。處方藥櫃裡的高毛利商品,撐起了一個個財富神話。百米長的街道上,四五家藥店比鄰而居,彷彿在比拼誰更能吸引顧客的目光。那時的場景,荒誕卻真實,資本在這片小小的戰場上狂歡,藥店成了這場盛宴的主角。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推開那些貼著“旺鋪轉租”的玻璃門,曾經的繁華早已不再。積灰的貨架在斜陽下投出蛛網般的陰影,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個行業的衰落。曾經的暴利時代,像一場夢,終究醒來了。
 平均一天要倒閉274家 
2024 年 11 月的一個午後,王寧腳步匆匆,正趕往醫院。路過街角一家藥店時,他眼角餘光瞥見玻璃門上貼著一張 A4 紙,紙張褶皺,上面字跡歪扭,寫著 “店長調貨去了,馬上就回” 。
王寧下意識地透過玻璃朝店內張望,這一望,心裡滿是詫異。貨架上空空蕩蕩,厚厚的灰塵在陽光的直射下無所遁形,怎麼看都不像是馬上要營業的樣子,倒像關門許久了。他向路過的居民打聽:“這家店開了不到一年吧?” 對方笑著回他:“半年都撐不到。”
藥店倒閉並非個例。社交平臺上,有不少相關的帖子,有人稱:“藥店突然倒閉,你們現在都在幹什麼?” 一位藥店工作人員回覆:“我們晚上正上班呢,老闆突然進來,說不幹了,大家立刻打包,一會兒就把東西搬空了。”
發帖人也分享自身經歷:“今天還在上班,明天店就撤了。”
有人提到,認識五六年的藥店老闆,上一週無奈告知,因經營不善、行業競爭激烈,虧得厲害,只能關門。
更有不少人試圖將藥店轉讓,哪怕是轉讓裝置也行。
資料更是讓人唏噓。中康資料顯示,2024 年全國預計有 3.9 萬家零售藥店關閉,閉店率達 5.7%,而 2023 年閉店率僅 3.8%;2024 年第四季度閉店 13672 家,高於前三季度平均水平,關店呈加速態勢。而有機構預計,2025年全年,關店會加速,年關店10萬家,每天274家。
開藥店賺大錢的日子,似乎是要到頭了。
殺死藥店的“隱形兇手” 
十年前開藥店是門“躺賺”生意:40%的毛利率,醫保刷卡穩如“ATM機”。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曾坦言,“2015年以前,特別是2010年以前,我們整個行業中沒有哪一家藥店不掙錢。無論是夫妻老婆店還是全國連鎖,都可以掙錢。
即便是最近幾年,大家各種搶藥囤藥,藥店一家一家開,營收和利潤都大漲,恨不能翻倍,到2022年-2023年,追求“萬店”的,基本都達成了。
現在是什麼原因導致藥店的日子不好過了?
一個很直接的原因是市場競爭的加劇。一方面是來自線上購藥的衝擊,電商平臺不僅價格更低,還支援醫保支付和“小時達”配送服務,極大地方便了消費者。電商平臺透過補貼、滿減等優惠活動,將藥品價格壓至線下難以企及的水平。一位藥房老闆就曾對媒體表示,一盒標價27元的活菌顆粒,在扣除補貼優惠、管理費、騎手跑腿費、服務費後,到手收入只剩14元,比進價還低。
另一方面,許多上市公司利用規模優勢,加大市場的開拓,藥店數量的快速增長導致市場嚴重飽和。
極速財訊對上市公司中線下藥店進行梳理發現,比如上市公司大參林,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開業門店共16151家,半年淨增2077家門店,平均每天淨開店11.4家;一心堂直營店11498家,2024年新開門店1867家,日均開店5.12家;益豐藥房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門店數量15050家,前三季度新開門店2254家,日均開店8家。
能與這些連鎖藥店開店速度相媲美的,大機率只有奶茶店了。
家住河北的王先生對極速財訊表示,一條不到1000米的街道上,竟然有5家藥店,稍微擴大點範圍搜尋“藥店”,地圖上顯示有8家。而同樣的位置,以“卷”為代表的蜜雪冰城,僅有2家門店。
藥店市場的飽和導致門店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資料顯示,2024年上半年,全國藥店的平均銷售額下降了10.6%,客單價同比下滑8.9%。
即便是上市公司也未能倖免。不少上市連鎖藥店公佈了2024年的業績預告,淨利潤下滑比例,都是60%起步。比如國藥一致和健之佳預計最高下滑65%,一心堂的最高下滑大約72.7%,最慘的是漱玉平民,預計從盈利1.33億元最高虧損2.2億。
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原因便是,醫保政策收緊。對於藥店而言,“醫保” 堪稱其命門所在。有些藥店竟動起了套取醫保資金的歪腦筋,涉案金額小的有幾百塊、多的達幾萬塊。而那些更為惡劣的藥店,膽子大到令人咋舌,套取金額直接上億。
去年,國家醫保局大資料中心篩查資料時,發現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一家藥店,有96名參保人從藥店購買藥品金額特別巨大,金額最多的一名參保人兩年間購買的藥品金額甚至超過了百萬,最終被認定套取醫保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藥企還曾因醫保違規問題被罰或者約談,比如一心堂旗下一些定點連鎖門店存在串換藥品、超量開藥、為暫停醫保結算的定點零售門店代為進行醫保結算、藥品購銷存記錄不匹配、處方藥銷售不規範等問題,造成醫保基金損失。
亂象頻發,近年來醫保刷卡監管趨嚴,許多依賴醫保收入的藥店面臨銷售額驟減的困境,再加上,隨著國家醫保集採政策的推行,藥品價格大幅下降,藥店的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生存越來越難。
潮水退去的速度遠比想象中更為迅疾,無論如何拐點已經來了,曾經的暴利時代一去不復返。
點選底部“閱讀原文檢視更多
在職“MBA/EMBA/DBA”課程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