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一切形式的高考招生性別歧視,她們寄出了建議信

“去年高考,想報警校來著,結果女生最低分竟然整整比男生高了50分,我真是意難平。”
“當初招飛(注:指大學飛行專業招生)的時候翻到沒得翻都找不到招女飛,前段時間看到各大航校今年招飛的分數線都只能嘆息甚至想哭。”
“我男同學400多分去學飛,我500多分就去不了,你說氣不氣。同樣透過淘汰率極高的飛行體檢,最後我就因為性別去不了。這輩子我都會記住這個高考高招的噁心歧視。”
“幾乎所有軍警類院校、專業都限制性別,百分之15算是女生多的了,見過整個學校幾千人只有22個女生的嗎?”
近日,關注教育領域性別歧視問題的微博賬號@飛天女學森 聯合由長期關注女性權益的專家與學者組成的“高校招生性別歧視研究課題組(下文簡稱“高招組”)”釋出資訊,呼籲大家關注高考招生部分專業存在的性別歧視和性別限制現象,並徵集網友對此的留言和建議。
上面就是部分網友在此條微博下的留言。其中大部分是表達對學校招生性別限制規定的反對,以及講述自己曾經經歷過的招生性別歧視。她們的經歷是對高招組所釋出資訊的印證。
高招組對2020年211大學招生性別歧視現狀做了分類整理,發現招生歧視重點集中在有軍籍學生所就讀的專業及“艱苦行業”所涉及的專業(上下滑動檢視)。本文圖片如無說明均來自@飛天女學森。
01
高考招生性別歧視報告:
歧視問題嚴重,跨越諸多領域和專業
從去年開始,高招組收集了2020年共116所211工程大學的招生資訊(及部分其他院校的招生資訊),並公佈統計和分析的結果:
在對211工程大學在內的幾百所中國高校的招生計劃和章程統計過程中,高招組發現高考招生性別歧視問題氾濫,跨越諸多領域和專業。以211工程大學為例,116所211大學當中,18所在招生過程中對性別做出了明確限制(限招男/女,限制男女比例),共涉及86個專業(方向);44所大學在招生章程中明確寫明各專業不限制男女比例;而其餘54所(佔比46%)大學並未在招生章程中對是否存在招生性別限制做資訊公開。
限制性別的專業可分為幾大類:有軍籍學生(青年生長軍官學員)所就讀的專業;公安類專業;飛行技術專業;所謂“艱苦行業”如航海類、採礦類專業;藝術類專業;護理專業。
211學校招生中性別歧視的專業只覆蓋到高考招生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性別歧視專業在數量眾多的非211高校當中,其中大部分限制性別的專業屬於上述的分類中,但也有諸如海關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傳播學、行政管理等專業被包括在限制性別的招生範圍內。
高招組的成員指出,高考招生限制性別的規定,總體處於“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狀態。在高考招生當中進行性別限制的專業,皆是透過助長性別刻板印象來限制廣大考生獲得受教育的平等機會,特別是損害了女性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基於此,2月22日,高招組的志願者列印了一千多份建議信,連同網友的建議一起寄給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希望他們在即將開始的兩會上針對高校、教育部及其他相關部門提出建議:對照《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國際公約》、《婦女權益保障法》、《教育法》中的相關規定,聽取民間及專家意見,設立無例外的非歧視規則,取消高考招生當中一切形式的性別限制。
志願者寄出建議信
02
行動者說:
政策和法律需要被改變
為什麼會發起這一倡議行動?參與收集資訊和寄信行動的志願者湯圓說,她自己親身經歷過高考招生性別歧視,這也成為了她選擇關注這個議題的契機:
“我在高考後曾經報名過提前批的國防生,整個省留給文科女生的名額就只有一兩個。記得體檢的時候,我和一起報名的女生都有共同的認識,就是我們的分數對於這些學校來說是過於高了。很難想象要是我真的上了那個軍校,發現和我同一屆的男生們比我低了100分,但還是可以上同樣的學校同樣的專業,我會覺得多麼的不公平。
“都是寒窗苦讀十多年,憑什麼女生要拼死拼活才能得到和男生一樣的待遇?女性是二等公民嗎?教育部曾經說過國防公安限制性別是因為‘國家利益’,是說國家的利益是屬於男性的?為什麼女性的權益就不屬於國家利益?更別說其他沒有必要的卻依然限制性別的專業了。
“以前有很多專業被限制性別,政策制定者有很多借口來維護,但那些專業後來被取消了性別限制。所以我覺得政策和法律不一定就是合理的,並且是可以改變的。希望這次給兩會代表寄信可以讓更多不合理的性別限制取消,任何專業都不應該用性別來做錄取標準。”
圖片來自微博
這一行動在微博上共獲得74.3萬閱讀和近三千條轉發(目前已被刪除)。建議信寄出之際,恰逢教育部發布通知,規定2021年普通高校專業招生不得規定男女比例,但軍事、國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專業”仍不包含在內。而根據@飛天女學森 之前收集併發布的資訊,飛行技術、採礦、護理、航海、小語種等眾多專業在2021年批次的招生章程和招生計劃中仍體現出嚴重的性別歧視。
高招組的志願者表示:希望教育部的這一規定能真正得到落實,同時ta們將繼續推動取消一切形式的高考招生性別限制,包括所謂被認為“不適合女性報考”的“特殊專業”。高招組及@飛天女學森 將會持續關注教育性別平權問題,歡迎網友繼續投稿和留言,一起監督和“曝光”教育界的性別歧視現象。
附錄:
(圖片上下划動檢視,點選放大
1.建議信全文
2.2020高考招生性別歧視的部分學校和專業列表
3.公眾就高考招生性別歧視的反饋合集(上下划動檢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