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溶瘤療法先驅REPL近日摔了一跤。

RP1因為被拒絕而大跌接近80%。RP1(vusolimogene oderparepvec)——一款被寄予著厚望的溶瘤療法前鋒管線,近日收到了FDA的完整回覆函(CRL),CRL 表明 FDA 無法批准目前形式的申請。FDA 指出,IGNYTE 試驗並非一項充分且控制良好的臨床研究,無法提供實質性的有效性證據。之後大概要補做臨床。
這導致了REPL的股價大幅度下滑。這次事件的看點,一方面是RP1治療被拒絕的原因所在,這是否意味著之後FDA上會審批不確定性的高度提高?另一方面,或許可以看看另外幾家同類型公司,是否在競爭對手身上能挖掘到潛在的機會。
01
RP1——期待與失望
RP1這項溶瘤病毒療法在2024年11月下旬遞交的上市申請,當時直接使得股價大漲了35%左右,反映了投資者對該療法的期待。
期待的原因是目前在市面上的溶瘤病毒療法還不夠好。已經獲批的溶瘤病毒比較典型的,例如安進的T-VEC,例如第一三共的Delytact。T-VEC可以在腫瘤細胞內複製並表達免疫啟用蛋白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獲批於2015年,治療黑色素瘤(直接注射至黑色素瘤病灶)。
該藥物當時開展的OPTiM研究是一款對照試驗,對照組是GM-CSF。研究的主要終點是持續緩解率(DRR),即從最初12個月內開始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的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這與現在的ORR是有很大區別的,DRR的標準顯然更加嚴苛,因此不能拿它DRR的資料和現在RP1的ORR的資料進行比較。
T-Vec組的DRR為16.3%。我們可以說是因為DRR過於嚴苛導致這個數字不高,但是銷量不會騙人,它在不需要像CAR-T療法那樣個性化生產的情況下,銷量依舊非常慘淡,近年來銷量僅有2000-3000萬美元。再說一個更為現實的資料:2023年,全球溶瘤病毒產品銷售額約為7833萬美元,與10年前投行們的樂觀預計差距甚遠。
因此,大家都希望有個藥物能夠進行破局,RP1就是這樣被賦予期待的。在IGNYTE臨床中,它也確實回應了這種期待,聯用K藥做出了還不錯的療效。
根據2025年ASCO披露的最新資料,該試驗的ORR為32.9%,CR達到了15%,1年、2年和3年總生存率(OS)分別為75.3%、63.3%和54.8%。中位OS尚未達到。注意,這是PD-1治療失敗後的患者,可不是一線治療的患者,目前仍然還沒達到中位OS。


但就是在這樣的療效之下,該藥物仍然沒有滿足FDA的期待,並且從公司的態度來看,它們對FDA沒有獲批這件事情是非常震驚的,非常意料之外的。並且,此前二者是經過了充分的溝通之後才開展這項臨床試驗。公司CEO——Sushil Patel在高盛活動上曾提到,FDA給予了許多指導,其中一個關鍵點就是確保擁有一個真實世界的患者群體,並在亞組中看到臨床意義上的活性,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猜測,問題來源於兩方面,一方面,它或許沒有在全部亞組上臨床意義的活性,在某個亞組上做的不太行;另一方面,就是FDA監管政策的變化,導致的前朝的劍斬不了後朝的官?
02
對家IOVA
IOVA恐怕是REPL長期以來的對家了,這點在以前瞪羚社也有提到過。而在這次REPL事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在REPL迎來暴跌的情況下,IOVA迎來了飆升,恐怕就是因為競爭對手的管線沒有提前獲批所導致的。
最近有新的資料出來嗎?也不是沒有。在7月14日,IOVA公佈了一項關於TIL產品 lifileucel真實世界研究。在四家授權治療中心接受治療的41名可評估患者中,醫生評估的客觀緩解率 (ORR) 為48.8% (20/41)。三線或更早(既往接受過兩線或更少治療)患者接受lifileucel治療的緩解率更高,ORR為60.9% (14/23)。接受過三線或三線以上治療的患者ORR為33.3% (6/18)。
當然,該療法目前也處在領先的狀態,2024年初該藥物就迎來了獲批。2024年,收入為1.64億美元,處於指導範圍1.6億美元-1.65億美元的上限。
但IOVA的單品lifileucel也有著它本身的許多桎梏:和CAR-T類似,它的製作週期繁瑣且冗長,並且使用之前也需要清淋,很多患者不會選擇這種方式進行治療。該藥物在2024年一季度銷量也出現了環比下降。
03
其它對家們
那其它同樣研發溶瘤病毒的biotech們如何?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CG Oncology,這家似乎狀況還不錯。2025年4月28日,CG Oncology在美國泌尿外科學會(AUA)年會上公佈了溶瘤病毒療法Cretostimogene(CG0070)單藥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三期臨床BOND-3的最新資料。這是一項用於對卡介苗無反應的NMIBC治療。頂線資料上,結果表明74.5%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後任何時刻都達到了臨床緩解,12個月的CR率達到了46.4%,24個月的CR率達到了33.7%。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CG Oncology選了一個非常簡單的適應症去做,NMIBC本身就是幸運癌,生存率高,且目前也有別的新穎療法正在推進,例如化療藥物灌注膀胱,例如IL-15藥物治療,在NMIBC這個適應症上,療效卷出差異化本身已經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了,那麼可能就會卷一些別的方向,例如給藥方式,患者依從性,安全性等。而CG0070這方面其實可能也有些不足:它的給藥方式是膀胱灌注給藥,每六週一次。這種給藥方式肯定沒有注射給藥便捷。
另外一家不得不提的是CADL(Candel Therapeutics),它的其中一條管線是CAN-2409,這條管線目前不錯,至少在前列腺癌上做出了成績。不過它也是找軟柿子捏,針對的是侷限性前列腺癌(PrCa)。
根據2025年ASCO釋出的三期臨床資料,CAN-2409 治療使PrCa復發或死亡風險降低了 30%(中位 DFS 未達到 vs 86.1 個月,p=0.0155,HR 0.7)。PrCa特異性DFS(排除非 PrCa相關死亡)顯示出更顯著的效果,CAN-2409組的風險HR達到了0.62。
此外,CAN-2409也在NSCLC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根據臨床2a期試驗結果顯示(2025年3月資料),對於對 ICI 治療反應不足、多種化療方案失敗、入組時存在多種不良預後因素(90% 的患者為 IV 期疾病、大多數患者的 PDL-1 表達較低或檢測不到、> 90%為當前或既往吸菸者、大多數患者多線化療失敗)的晚期NSCLC患者,CAN-2409實驗性治療的中位總生存期 (mOS) 為24.5個月,入組時接受 ICI 治療但病情進展的患者中,37%(15/41)觀察到長尾生存,截至資料截止時,這些患者在接受 CAN-2409 治療後仍存活2年以上。
此外,CAN-2409還在治療胰腺癌上有所突破。在邊緣可切除的胰腺導管腺癌 (PDAC) 患者中,使用 CAN-2409 實驗性治療後,估計中位總生存期顯著改善至31.4個月,而對照組僅為12.5個月。接受CAN-2409治療的7名患者中,有3名仍然存活,入組後生存期分別為66.0個月、63.6個月和35.8個月。這些患者自確診以來的生存期分別為73.5個月、68.8個月和41.3個月。這些患者的生存期遠遠超過了胰腺癌標準治療的預期中位總生存期,表明其具有較長的生存期。
結語
雖然REPL目前遇到了一些問題,但是其它溶瘤病毒的療法仍在推進,從總體市場來說,現在的問題不是REPL一家的問題,而是整個溶瘤病毒市場不被看好,這個市場迫切需要一款銷售額較大的單品證明自己,可以是REPL,也可以是CADL或者CGON。
此外,就是FDA監管上,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現象已經很明顯,現任審批團隊對前任留下來的藥物態度很可能會有變化,尤其是在CGT領域,更換的CBER主任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目前還需要更多案例進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