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語」十級學者

貓頭影畫,攝影從業者、觀鳥愛好者。2022年逛公園時偶然遇到小學課本里見過的「翠鳥」,萌生了「在城市裡觀鳥」的想法,並持續至今。 
除了觀察和拍攝城市中的不同鳥類,貓頭影畫還會以小鳥的口吻為拍到的圖片配文。城市隨機觀察第17期,一起走進「鳥語」十級學者@貓頭影畫的城市觀鳥故事。
偶遇「翠鳥」
2022年,貓頭影畫逛公園的時候,忽然看到一抹藍色從眼前掠過,追上去細細觀察,發現是小學課本里曾見過的「翠鳥」。隨後“觀鳥”變成了生活中的日常,而他在城市裡觀鳥的習慣也持續至今。
2022年9月,貓頭影畫在公園裡遇見翠鳥,在他準備靠近拍攝時小鳥飛到跟前,但相機對焦識別速度較慢,只拍到一張
貓頭影畫根據這次經歷繪製的翠鳥漫畫
貓頭影畫會利用工作之餘遊走在西安各個公園觀鳥。在他看來,城市裡沒有所謂的“觀鳥聖地”,遍佈城市各處的公園就是最容易與鳥相遇的場所,且在相對人少的時間、地點,近距離觀察、拍攝鳥類還會更加容易。
“夜間觀鳥”
“逆人流”觀鳥,發現了公園散養的雉雞
“小鳥就在那裡等著你”
觀鳥時,貓頭影畫習慣與鳥保持一定距離,藉著遮擋蹲著,等它習慣了慢慢走過來。比起“蹲點”式觀鳥,他更偏愛與小鳥不期而遇,他認為觀鳥沒有太多技巧,得靠“鳥運”——“你剛好想去哪兒,小鳥就在那裡等著你”的邂逅最為奇妙。
混在黑水雞裡摸魚而沒有被岸邊拍鳥的人群發現的鸕鷀
荷塘中央的翠鳥
樹叢中的畫眉
「幼鳥」急救員
觀鳥期間,貓頭影畫兩次遇見了「絲光椋鳥」。第一次是一隻還沒學飛的絲光椋鳥幼鳥從樹上掉下來,又自己爬回了樹上;第二次還是這隻幼鳥,從樹上掉下來,藏在了灌木叢中,在樹上的鳥媽媽叫得很急,貓頭影畫就把它放回樹上、幫助它與家人團聚。事後他得知鳥類是透過叫聲而不是氣味來尋找幼崽的,在偶然幫助小鳥的過程中,貓頭影畫對鳥類的各種習性也開始有所瞭解。
《送小鳥回家》
《救助阿毛》
隨後觀鳥的日子裡,貓頭影畫再次救助了一隻掉進下水道的「灰頭麥雞」,幾次救助小鳥幼崽的經歷讓他與鳥類的感情愈發親密。
發現灰頭麥雞的下水道水槽
貓頭影畫救助的灰頭麥雞幼崽
貓頭影畫繪製的灰頭麥雞父母找孩子漫畫
鳥在西安
西安是一座非常適合觀鳥的城市,豐富的溼地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得大多數北方常見的留鳥和候鳥均會在這裡或長或短地停駐,有耳熟能詳的麻雀、喜鵲、烏鴉、啄木鳥、家燕,也有相對冷門的黑鸛、大白鷺、灰鶴等鳥類。貓頭影畫最喜歡的是翠鳥、紅頭長尾山雀、斑頭鵂鶹和紅尾水鴝。
翠鳥,色彩豔麗、體型小巧,常見於森林、溼地和河流周邊
紅頭長尾山雀,眼先、頭側和頸側有明顯的黑色“過眼紋”,常見於果園、茶園等人類活動區附近的小片林地
斑頭鵂鶹,小型貓頭鷹,適應性強,可在城市花園或椰子種植園中活動
紅尾水鴝,尾部和尾下覆羽為鮮豔的栗紅色,可能出現在平原河流、水庫、水塘或人工水渠附近
城市中的鳥會在覓食時尋找大自然中人類遺留的“剩飯”,也會使用塑膠袋等“人工材料”築巢。相對來說,比較適應城市環境的鳥類多會叢集而居,自身數量更為龐大,不用擔心被其他鳥類欺負。
灰椋鳥叢集
2022年9月,貓頭影畫在公園裡遇見翠鳥,在他準備靠近拍攝時小鳥飛到跟前,但相機對焦識別速度較慢,只拍到一張
用泡沫築巢的銀喉長尾山雀
觀鳥“加新”
“加新”是觀鳥圈的常用“黑話”,指的是在觀鳥時看到了新的鳥種。貓頭影畫的三年觀鳥經歷也是不斷“加新”的過程——每年的候鳥都有所變化、每年都能看到未曾見過的候鳥,比如2025年的綠翅短腳鵯、淡眉雀鶥、栗頸鳳鶥。由於近些年來西安冬季氣溫升高、水源不結冰、植物和昆蟲等食物資源持續存在等原因,部分冬季候鳥也會在西安變成留鳥(即不再遷徙,而是常年留在繁殖地或越冬地棲居)。
綠翅短腳鵯,喜愛溫暖溼潤的氣候,主要分佈於我國西藏、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湖南、廣東、福建等地
淡眉雀鶥,主要棲息於亞熱帶或熱帶溼潤山地森林,分佈於我國海南島、湖南、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栗頸鳳鶥,喜主要分佈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分佈於我國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廣東、香港、湖南、湖北、浙江和福建等地
快樂鳥語
觀鳥本就是一件輕鬆、快樂的事情,所以貓頭影畫希望在與大家分享觀鳥故事與經歷的同時傳遞這份快樂。他會解讀「鳥語」,用有趣的諧音梗、俏皮可愛的語氣和無傷大雅的玩笑,讓更多人願意瞭解這些與我們同在城市中生活的可愛小鳥。
《我似一張弓》
《在道德邊緣試探》
《世上無難柿》
《飛吃不可》
除了鳥類以外,貓頭影畫還熱愛觀察和拍攝城市各處的小貓、小松鼠等小動物。在這個過程中,他所看到的城市生活更為溫暖、豐富,也會更加尊重生命、尊重所有生活在城市中的小動物。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留言推薦你在豆瓣發現的“城市觀察家”,
我們會抽取1位幸運友鄰送上「豆瓣20週年限定刺繡貼」(隨機一款),和友鄰一起解鎖“好玩生活” 🙂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豆瓣-友鄰moment檢視本期內容合集
©️內容及圖片授權:@貓頭影畫 
©️專欄介紹圖設計:@文明向上
©️轉載: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友鄰moment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絡作者(郵件[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