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最佳影片不能少了這部——貓貓、卡皮巴拉、環尾狐猴、秘書鳥、拉布拉多的末日漂流

在奧斯卡 95 年的歷史上,拉脫維亞電影從未獲得過奧斯卡提名。2025 年,拉脫維亞電影人 Gints Zilbalodis 的動畫電影《漂流》不僅有可能獲得動畫長片提名,還將在國際電影類別中佔有一席之地。
對於一部表面上講述一隻無名黑貓與一隻精力過剩的拉布拉多、一隻友好的南美卡皮巴拉、一隻馬達加斯加的環尾狐猴和一隻雕像般翅膀受損的非洲秘書鳥(蛇鷲)一起經歷了一場滔天洪水的影片來說,這些似乎是很高的期望。
今年 5 月,《漂流》在戛納電影節上首次全球亮相。此後,獲得了一系列獎項,包括渥太華國際動畫節故事片大獎、塞維利亞歐洲電影節最佳剪輯獎和 Puerta América 獎。
拉脫維亞申報奧斯卡最佳國際長片的動畫電影《漂流》,以一個美麗寧靜的瞬間拉開序幕:一隻小黑貓,睜大眼睛盯著水窪裡的自己。它在森林的某處,周圍綠葉環繞,背景音樂中充滿了大自然的聲音。
一隻兔子跑過,把貓嚇了一跳。緊隨其後的是一群狗,它們追逐著兔子,幾乎沒有注意到喵喵叫的旁觀者的存在。最後,小黑貓踱到一棟閣樓上的房子前,從裂開的窗戶溜進去,在午後小憩片刻。
那是一間沒有人類的房子,儘管有跡象表明那裡最近有人類生活過。閣樓上有一張藝術家的書桌,貓咪喜歡蜷縮在那裡,還有一幅為它畫的素描。房子周圍是一片美麗的森林,到處都有貓的雕像——其中有一隻大得驚人。
這隻貓顯然曾經很受寵愛。但現在它孤身一人。
這一切都非常舒緩。然後,在處理完一次偷魚事件後,我們毛茸茸的小可愛發現自己又來到了之前那片綠色的土地上。狗狗們又一次衝了過去。然而,這次它們後面跟著雷鳴般的鹿群。這些動物似乎在逃避著什麼。
在背景中,樹木開始劇烈地前後搖擺。然後,巨浪洶湧而來,沖走了沿途的一切,包括小黑貓。它最終回到了乾涸的陸地上,但隨後水位不斷上升。不斷上升。不斷上升….
在這部華麗的動畫片中,動物福利成為了動物自己的責任。人類消失的原因從未解釋,甚至連人類的遺骸都沒有看到。
也許是動物們繼承了地球。但首先,就像《聖經》裡說的那樣,一場大洪水席捲了一切。就連巨貓雕像也被洪水完全淹沒,只剩下一隻耳朵的最頂端,而我們的貓英雄就站在這隻耳朵上,直到一艘飽經風霜的小帆船漂過。船上有一隻卡皮巴拉,它和卡皮巴拉建立了友誼。後來,狐猴、秘書鳥和拉布拉多也來了。
這是一部旨在吸引動物愛好者、前衛卡通愛好者和環境末日論者的求生驚悚片,在接下來的 80 分鐘裡,《漂流》將跟隨這隻貓咪和它的跨物種旅行同伴們一起,努力探索我們所知的世界末日。
這艘船——如果我們真的按照《聖經》中的說法,可以想象的最小規模的方舟——在人類文明的殘餘中漂流,透過水麵窺視著這一切,而我們的動物們則被動地目睹了這一切。它們的確學會了如何操縱船舵,這讓這一場景的可信度稍稍提高了一點,但實際上,接下來只是動物們在一起安靜地生活,直到發生各種事情。
小黑貓幾次被打入水中,但總能設法回來。當小貓落水後無法用爪子爬回水面時,一頭座頭鯨適時經過,接住了小貓,並及時衝出水面,將它從溺水中救起。鯨魚救了它!一條命結束了,還剩八條!
“無聲”電影

迪士尼的《小鹿斑比》被動畫迷視為動畫史上的一個高峰:多平面攝影機營造出的縱深感,動物角色近乎自然紀錄片般自然的動作,雨、雪、森林大火和樹葉飄落的環境效果增添了質感,以及幾乎沒有情節的 “生命輪迴” 主題和結構。與之相匹配,《漂流》則更上一層樓——這些動物甚至不會說話!
是的,《漂流》是沒有(人類)對白的,但它並非無聲或無語言,一切都是喵喵、汪汪、唧唧、咕嚕、吱吱、尖叫組成的交響樂。
“我們的方法是使用真實的動物聲音。我們想要一種沉浸在這個世界中的自然感。因此,我們錄製了許多動物的聲音,我們的聲音設計師 Gurwal Coïc-Gallas 還錄製了他自己的貓的聲音。Gurwal 的貓平時很健談,總是喵喵叫。但當他把麥克風對準它時,它就閉嘴了。他不得不把麥克風藏在家裡的各個角落,偷偷地給貓錄音”,Zilbalodis 說。
他們也試著給卡皮巴拉錄音,但它們並不怎麼說話。卡皮巴拉非常平靜放鬆,“只有在你給它們撓癢癢的時候才會發出聲音”,但聲音非常高亢,聽起來更像一隻焦慮的小狗這與角色不符。於是他們四處尋找另一種動物,最終選定了一隻小駱駝。所以電影裡的卡皮巴拉實際上是由一隻小駱駝配音的。
而其他所有動物都是真實的。甚至是不同品種的狗。
影片對角色的聲音範圍非常敏感,如果到了一定程度,我們還不明白卡皮巴拉喉嚨裡發出的咕嚕聲是 “我吃得太多了”,或者小鳥特別刺耳的叫聲是 “別煩我”,那麼我們可能也不善於和我們的同類交流。
在這部完全沒有對白的電影中,我們的主角黑貓透過拱背、蹲在地上、飛機耳、睜大眼睛等方式傳達世界,講述了感知的奇妙和動物被低估的潛在智慧。
選擇用聲音營造情感
Zilbalodis 想要製作的電影,是一部能讓觀眾在欣賞壯觀場面的同時,完全沉浸在動作中的電影。這就意味著要縮小世界上聲音數量的範圍,並戰略性地將重點放在最能引起共鳴的聲音上。聲音設計師 Coïc-Gallas 知道如何從這些聲音中尋找靈感。
“我喜歡雅克·塔蒂,他正是這樣做的”,Coïc-Gallas 說。“你不會聽到所有的聲音。你選擇一種聲音,然後再選擇另一種聲音;我們製作《漂流》時就有點像這樣。我們選擇聲音來營造一種情感。”
這與 Zilbalodis 的理念完全一致,即電影中的聲音應該反映出我們與電影中深情的黑貓主人公一起在這個世界中穿梭的體驗,這與反映世界本身的體驗是不同的。“如果你設計的一切都與現實生活中的聲音一模一樣,那就會讓人感覺不真實。它會讓你脫離體驗。有時你需要發揮創造力,讓它感覺更真實”,Coïc-Gallas 說。
以結尾為例,隨著地貌的急劇變化,大地逐漸開闊,樹木、岩石和水流全部傾瀉而下,Coïc-Gallas 將影片的聲音集中在樹木的嘎吱聲和噼啪聲上。“因為樹木的聲音非常有力,這就足夠了。整部電影都是這樣,對於聲音設計師來說,這是一份令人難以置信的禮物。”
但 Zilbalodis 還送給 Coïc-Gallas 另一份禮物,那就是他為影片創作的配樂。當動物們駛入每一個新的環境時,《漂流》中的音樂就像一個真正的舞伴,與聲音一起增強我們的驚奇感和/或危險感。Zilbalodis 創作了大約 7 個小時的音樂,最終在影片中使用了 50 分鐘。
我們必須依靠彼此來獲得救贖
Zilbalodis 在獨自完成 2019 年的長片《Away》之後,一躍成為全球動畫界的佼佼者。考慮到他是最終產品背後唯一的創作者,這是一項相當了不起的成就。
五年前,《漂流》也是這樣開始的,當時只有 Zilbalodis、他的筆記型電腦和一個概念。Zilbalodis 最終組建了一支不到 50 人的有限團隊,預算更加有限,約為 380 萬美元。
2019年的《Away》也沒有對白,在《Away》中,主角是一個孤身一人在孤島上的人類,他在尋找聯絡,尋找回家的路。他最終獨自完成了這部電影,這讓他有機會去到很多地方,認識了很多人。“因此,在拍攝《漂流》時,我更有意識地將自己的經歷融入到故事中。這是我第一次與團隊合作我必須學會如何信任他們”,Zilbalodis說。
《漂流》的概念最初出現在一部名為《Aqua》的手繪動畫短片中,那是 Zilbalodis 在高中時製作的的,靈感來自於他當時養的一隻貓。這部早期的作品講述的是一隻貓和它對水的恐懼,這種普遍的敘事方式讓故事在沒有傳統對手的情況下進行。

“這其實是貓與大自然的較量,或者說是貓與自己的較量。它必須克服自己的恐懼”,Zilbalodis說。“許多年後,我決定重新審視這個主題。但這次的重點是貓與其他動物的關係。水就在那裡,基本上是對這種恐懼的一種隱喻,因為貓非常獨立,它必須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如何信任他人”。
透過拉脫維亞、法國和比利時三國的聯合制作,Zilbalodis 從一個萬事通變成了自己的製片公司——這也反映了獨行俠突然需要在團隊環境中工作的心情。“我對這樣做相當焦慮”,他說。而其中一些焦慮也融入了這個故事中。他一頭扎進了一個比他上一部電影大 50 倍的專案中,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專案也比迪斯尼動畫電影小 50 倍。

然而,更多的合作者並不意味著 Zilbalodis 的影響沒有貫穿整部影片。除了擔任導演、製片人和大部分主要角色的設計之外,他還參與編寫了劇本,並擔任攝影、剪輯和作曲等角色。
“我的名字在片頭出現了幾次,這有點尷尬,但出於合同目的,我們需要列出這些不同的頭銜。我真正沒有參與的是實際的動畫製作、角色的動作和表演,我讓其他比我出色得多的人來完成這些工作。每個鏡頭是我設計、剪輯和拍攝的。但如果動畫師提出了什麼建議,我們就必須儘量採納這些想法。”
低成本背後的部分秘密在於整個專案是用 Blender 製作的,這是一款免費開源的 3D 建模軟體,可以在大多數筆記型電腦上執行。儘管該專案存在諸多限制,或者說,部分原因就在於此,但在越來越注重逼真度的動畫領域,《漂流》給人的感覺就像一股清流。
《漂流》的小動物們顯然是根據 CGI 線框模型製作的,但它們的表面紋理——它們的皮毛——被抽象成手繪動畫的樣子。這讓小貓和其他動物們遠離了任何類似逼真的東西,相反,手繪感覺傳達出的那種人為的溫暖是其他形式無法比擬的。
也許這只是因為 Zilbalodis 和他的團隊沒有足夠的預算來製作毛髮漣漪的動畫。但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也是限制激發了更偉大的藝術選擇的一個例子。皮毛的表面可能並不完全真實,但皮毛下的動作卻栩栩如生,讓人彷彿瞥見了柏拉圖筆下永恆的形體:短暫表面下的永恆。
從外形上看,它們並沒有被擬人化,除了影片後期可能出現的一次英雄主義行為之外,它們的動作和行為或多或少都與它們的物種一致。但它們也是角色,除了憑直覺行事之外,還能做更多的事情。比如,這艘小船的帆是它們無法駕馭的,但舵卻不是。
這部電影的虛幻感很輕,但它所走的路線仍然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Zilbalodis 在時機的把握上頗有天賦。當洪水來臨時,我們會想到我們的環境以及即將到來的危機對自然界的影響。當 Zilbalodis 想讓我們思考更多人類的主題——部落主義、尋找家庭、失去親人等等時,他讓我們看到一隻貓瘋狂地推動方向舵,以避免船撞到樹上。
在 Zilbalodis 帶領我們進入第三幕時,還有一個神秘的情節,在這個情節中,某種宇宙力量讓其中一隻小動物似乎在最後一刻升上天空。但真正的啟示是,我們必須依靠彼此來獲得救贖。
正是在這一點上,這部關於同理心、生態行動主義的體驗式實驗,真正達到了它的目的。這些動物中的大多數要麼與同類一起出現,要麼與同類相遇。由於部落主義或簡單的自我保護,它們中的大多數都被同類拋棄或拒絕。這些四條腿的野獸與它們無毛、無羽的兩條腿鄰居相似的一個瞬間是,它們中的幾隻因為路過的誘惑分心而中途放棄了救援任務。這難道不像智人嗎?
然而,這個不同尋常的團隊卻設法堅持下去。影片以一種樂觀的方式結束——一個洪水後的地球,空蕩蕩的,但並沒有被完全毀掉。影片重現了那個可愛的開場鏡頭,在不可避免的暴風雨來臨之前,小動物們沉浸在一片平靜之中。電影的結尾和開頭一樣,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只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臨時團隊在回望自己,沒有人是孤獨的,每個人都是末日中的同伴。這是一個永恆的寓意。
這一切都說明了《漂流》是一部多麼稀有和神奇的作品,充滿情感,但不感傷,在激進的同時,也像任何一部動畫電影一樣平易近人。它不僅是小孩子會喜歡的電影,也是大人會喜歡的。由於它的無言性,這部電影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播放,它的感染力可以說是無限的。
電影即將結束時,在洪水中落單漂流的小黑貓突然重新找到了一個丟失的玻璃球,這是它和它的朋友們(尤其是狐猴)之前一起在玩的。以為再也見不到了。但突然間,它找到了。
有時候,失去的東西還能再找回來。
 良倉今日好物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