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拉脫維亞的動畫導演金茲·茲巴洛迪斯(Gints Zilbalodis)最近常常覺得自己有“冒名頂替綜合症”。
就在9個月前,他的第二部電影《貓貓的奇幻漂流》(下文簡稱《漂流》)還是一部“來自拉脫維亞的小貓電影”,但如今這部電影和它的團隊已經在世界各個電影節獲得了超過60個獎項,包括第77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獎項提名,第82屆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第52屆動畫安妮獎最佳獨立動畫長片,以及第9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動畫長片兩項提名。

《貓貓的奇幻漂流》電影海報
金茲成為拉脫維亞歷史上第一個獲得金球獎的導演,他的獎盃被放在拉脫維亞國家藝術博物館裡,由兩尊影片中貓的雕像守護著,短短幾天就有超過1.5萬人前來觀看,由於參觀者太多,有時甚至要排隊一個小時。
拉脫維亞總人口僅有188.2萬人,《漂流》(Flow)上映至今的本土票房超過了25.5萬張,打破了多年前《泰坦尼克號》保持的紀錄。總統林克維奇斯親自在社交網路上廣而告之:“拉脫維亞有些人能夠創造出目前全世界都在追隨的潮流!”金茲也在2024年被評選為“里加年度公民”。

首都里加的廣場上,《貓貓的奇幻漂流》的主角小黑貓被製作成雕像,和城市的名字融為一體。
截至本文發稿,這部製作費用350萬歐元,影片中沒有任何人類對白的動畫電影在全球收穫了超過2000萬美元的票房。未來伴隨著在中國、韓國等國家的院線上映,這個數字還將持續增加。

拉脫維亞首都里加街頭的《貓貓的奇幻漂流》黑貓塗鴉
金茲的社交平臺上正在不斷湧入來自世界各地的留言,表達著對電影的喜愛。在繁忙的頒獎季,他無暇關注那些紛繁的政治、炒作,只是默默分享了很多家裡貓貓狗狗的照片。
“我的願望是做一隻水豚”
1994年出生的金茲·茲巴洛迪斯一直居住在首都里加,他的母親是畫家,父親是雕塑家,也做過一段時間的電影放映員。

導演金茲在羅馬的《漂流》宣傳活動上
童年的金茲和現在一樣不愛說話,他常常因為自己有很多抽象的想法想要表達,但無法得到他人的理解而感到沮喪,畫畫因此成了他向外溝通的一扇窗。8歲的時候,他就開始嘗試用當時流行的Flash軟體做一些搞笑動畫。
學生時代,他看了很多經典電影。像是希區柯克、阿方索·卡隆、黑澤明、塞爾喬·萊昂內、馬汀·斯科塞斯的作品,從其中學到了更多用鏡頭“講故事”的方式。15歲時,他製作了自己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動畫短片《衝》(Rush),用不到兩分鐘的劇情講述一個男孩子為了趕車而闖紅燈的故事。

金茲家的牆上,掛著母親親手繪製的兩隻愛犬。
金茲從小家裡就有貓和狗,目前家裡有兩隻貓Josephine和Oigars,兩隻狗Odrija和Taira。金茲和家人看著它們從小長大,它們也為金茲作品中貓和狗的神態提供了許多靈感。

2022年9月,金茲和兩隻狗一起在沙發上工作。

《貓貓的奇幻漂流》劇照
在他後續的短片《水族》(AQUA)、《優先事項》(Prioritātes)中,都講述了人類、貓和狗的故事,後者也是他從藝術高中JRRMV畢業時的作品。伴隨著影片網站和社交網路的興起,他將這些現在看來略顯粗糙的作品投稿到各大電影節,雖然在當時未能入選,但靠著“刷臉熟”,讓很多專業人士知道了拉脫維亞有個靦腆害羞但是對動畫製作很有想法的小夥子。

這是金茲為《漂流》創作的唯一一幅貓的概念藝術,大多數主要角色其實都是直接在3D中設計和建模。
中學畢業後,金茲沒有去電影學校學習,而是更加系統地學習了繪畫基本功,他始終保持著經常看電影的習慣。每創作一部短片發在社交平臺上,都會列出在製作過程中給予他靈感的電影/劇集。他也趁著假期去世界各地遊歷,從各種角度看到不一樣的自然和城市,把它們的細節留在腦海中。
像是上一部長片《離開》(Away)中的自然場景,金茲就參考了自己去冰島時的所見。《漂流》結尾場景的設定靈感來自馬德拉群島的Fanal森林。“製作期間我唯一一次休假就是去那裡,我的藉口是去‘研究旅行’。”


《貓貓的奇幻漂流》劇照
金茲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寫道,“《漂流》可能是第一部以水豚作為主要角色的電影,它們平穩、冷靜的性格特質啟發了我,它們對其他動物都很溫和友好。雖然我也很喜歡貓,但我的願望是做一隻水豚。”
來自拉脫維亞的“小貓電影”
《漂流》由金茲18歲時製作的短片《水族》衍生而來,當時這部短片只是想展現“一隻怕水的貓”內心的恐懼,但到了《漂流》,他想更多地關注貓與其他角色的關係,以及對生存的恐懼。

《貓貓的奇幻漂流》劇照
金茲希望《漂流》的世界有一種“永恆”的感覺,不想讓它感覺像任何真實的地方。沒有現代建築,沒有摩天大樓和手機,這樣就能盡情擁有「在這個世界」創作的自由。
他構建了一個沒有人類(也未說明人類為何消失)的世界,樹木和房屋都被水淹沒,幾位主角們乘坐的帆船並非正常航行在河道和海洋,而是在被水淹沒的區域。儘管這聽上去很像是世界末日,但金茲想賦予影片中的世界一個新的開始,“大自然正在收回這些地方”。

《貓貓的奇幻漂流》劇照
包括貓、狗、水豚、狐猴和鷺鷹在內的5只動物是這部電影的“主要演員”,它們都沒有具體的名字。電影上映後,很多人給自己家的小貓取名為“Flow”,金茲也決定就叫主角小黑貓“Flow”。
整個故事以貓的視角呈現,從而把想象空間留給了觀眾——貓並不知道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但在一路的旅程中,它從防備到學會與其他動物合作,感受陌生的善意,也要面對別離。

《貓貓的奇幻漂流》劇照
“這是一個以迴圈敘事講述的故事,以相似的鏡頭(小黑貓在水中的倒影)開始和結束,但角色們在整個旅程中發生了變化。即使再次發生洪水,我認為它們也會找到辦法,渡過難關。”
金茲在接受採訪時說,對《漂流》影響最大的作品是宮崎駿1978年的動畫劇集《未來少年柯南》,這部動畫同樣發生在一個被洪水淹沒的末日世界。“貓想爬上巨大的懸崖塔逃離洪水”的情節,也來自一些他玩過的遊戲場景——這些懸崖塔就像是地標,幫助主角找到正確的方向。
雖然主角都是動物,但《漂流》團隊沒有用到任何動物相關的動捕演員——當然不能讓貓和狗穿上動作捕捉服然後把它們扔進水裡。為了更好呈現出貓的生動形態,整個團隊從觀察自然入手,在一起花了很多時間觀看各種貓咪影片。自家有貓的同事們也做了一點微小的貢獻——影片中貓的配音演員來自團隊中聲音設計師Gurwal的貓咪Miut。而關於水豚、狐猴和鷺鷹的形態,則是來自大量的影片與動物園的實地觀察。


《漂流》中的這艘船名為“feluccas”,是一種常在地中海見到的船隻。因為這是電影中最重要的道具,金茲和團隊花了很多時間設計每一個細節。
關於為何選了這些動物作為“漂流冒險”的主要成員,金茲表示貓和狗是自己生活中一直陪伴的寵物,它們讓自己倍感親切。他也很喜歡水豚“能和其他動物友好平靜相處”的特質。而鷺鷹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鳥,在某些場景裡需要它抓住貓,它也是片中受到貓敬仰的動物,具有存在感和威嚴感。“我們需要讓這隻貓在故事中感覺它不信任任何人,但這隻大鳥是它唯一仰望的物件。”

《貓貓的奇幻漂流》劇照
在沒有對白的影片裡,動物的叫聲成為背景配樂以外的另一個難點。為了給其中的水豚配音,製作團隊在動物園錄製了很多水豚的叫聲,在把這些叫聲放進畫面裡後,覺得它的聲音音調過高,不太適合片中冷靜的性格。最終,水豚的“配音演員”其實是一隻幼年的駱駝。
影片中的“鯨魚”是金茲基於真實鯨魚的輪廓而二創的虛擬形象。因為無法錄製真實的鯨魚聲音,為了給這個大塊頭配音,配音師花了幾天時間去聽了許多不同音調的動物叫聲,最後在一頭年邁的老虎的聲音中找到了突破口——“這頭老虎年紀大了,似乎有哮喘,我就讓配音師把這個聲音調低,讓它變成鯨魚的聲音。”

金茲:“我17歲時做的穩固攝像頭。我也想拍真人電影,但感覺當時的資源有限,所以我專注於動畫,這是我自己可以做的。”
事實證明這個配音很成功,金茲將這段音訊拿給家人、朋友們聽,沒有一個人猜出這其實是老虎的聲音。“這真是有魔力的工作!”
金茲表示《漂流》是一部他自己也喜歡的電影。“我認為自己最喜歡的電影是電影製作人的個人故事,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應該是非常直接的傳記片,而是它們探討的內容是創作者真正擁有的情感和想法。”
“當然,《漂流》能成為迄今為止傳播最廣的拉脫維亞電影,我認為沒有對白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貓貓的奇幻漂流》上映後,金茲在影院前合影留念。
“做點讓自己害怕的事情”
隨著《漂流》受到關注,人們也開始回過頭去看金茲2019年釋出的第一部動畫長片《離開》。片中講述了一個男孩因為遭遇空難而流落荒島,不得不設法回家的故事。這部電影獲得了第29屆安納西國際動畫節長篇動畫單元的最佳故事片獎,並曾在2019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放映。

《離開》電影海報
《離開》中一直追逐在男孩身後的黑色巨人引起了很多觀眾的興趣,金茲也聽到過很多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它算是反派,有人認為它代表著死亡,也有人覺得它代表著抑鬱或焦慮。
“製作之初,我不希望這個黑色巨人是邪惡的,它就像是一種自然力量,你可以很客觀地去看待它。”金茲說道。“就我個人而言,當我獨自制作這部電影時,我獨自承受著完成它的所有壓力。當我試圖實現完成它的目標時,總有一些東西跟隨著我:懷疑、焦慮和負面情緒。”

這是一部由金茲一個人完成的動畫電影,連背景音樂都是他自己創作。
製作這部影片時,金茲想要尋找文化部門和投資者對於內容的贊助,他覺得告訴對方“我要獨立做一部動畫長片”可能不會被對方信任,獲得投資的機率因此減小,因此他將《離開》的劇情分了四個小節,實際上是作為四部短片獲得了投資。

《離開》中也有小黑貓的身影
除了背景音樂,《離開》的大部分音效來自網際網路的公開素材庫,實在找不到的聲音就自己創造——金茲錄下了自己在安靜時的呼吸聲用在主角身上,電影中群鳥揮動翅膀的聲音,是他和朋友們手拿枕頭快速揮動再採集而來。
從《離開》到《漂流》,金茲不再是單打獨鬥,他有了自己的動畫工作室,片頭廠標和贊助商logo的開場動畫長達一分半鐘。
在《漂流》的製作過程中,也有來自法國和比利時的動畫團隊加入。雖然語言不太通,但沒有對白的動畫可以成為全世界的視覺語言,最終,在戛納電影節前幾天,這個約50人的小團隊順利完成了影片的製作。

《貓貓的奇幻漂流》團隊的創作幕後
“團隊裡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是第一次上手這麼大的專案,雖然我們可能經驗不足,但這些缺乏的東西會被滿溢的激情和無窮的創意所彌補。”
過去幾個月中,金茲和團隊成員們一直在各個頒獎典禮和巡迴放映的路途中奔波。他隨身帶著電腦,有一點休息時間就開始製作自己的下一部作品。
“在馬不停蹄的全球巡演中,我製作了13分鐘的動畫和超過4小時的音樂。”金茲在社交網路上寫道。“這個專案在我去年從戛納回家後第二天就開始了,它將會是我的第一部有人聲對白的電影,但這也是一部視覺佔了主要感受的電影,使用了此前在動畫中從未用過的技術。”
“(製作有對白的作品)讓我感到有點害怕。但我想做讓我害怕的事情,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同樣的電影。”

《貓貓的奇幻漂流》電影海報在荷蘭街頭
圖片來源Instagram@flowmovie2024及網路
文字編輯:李大貓 圖片編輯:Yidan
運營:小石 監製:Algae
🎶🌱
在剛剛過去的2月18日
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釋出了一條影片
慶祝小野洋子的92歲生日
“一個人做的夢只是個夢,
但大家一起做的夢就是現實。”
——小野洋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