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性的降本增效。
文|胡依婷
編輯|袁斯來
來源|硬氪(ID:south_36kr)
封面來源|IC photo
徹夜長明的高樓大廈們開始熄燈了。
近日,無人機巨頭大疆和家電巨頭美的“強制下班”的訊息衝上社交平臺熱搜第一,引發眾多關注。
有訊息稱,美的佛山總部從本週開始提倡各部門領導嚴謹控制加班,規定晚上18:20後不允許員工在公司加班,同時也禁止了員工就餐後再返回工位繼續加班的現象。
事實上,早在今年1月,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已經簽發內部檔案《關於簡化工作方式的要求》,其面向中國境內員工提出內部溝通限制使用PPT、嚴禁送禮和非規定團建活動、下班禁止開會和形式主義加班等要求。
可見,近期的舉措順應開年的簡化需求而來。這股簡化的風氣不只停留於美的內部,也逐漸傳遞至名創優品、大疆等企業。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大疆的“不準加班”運動從2月27日開始,現已實行近兩週。當天,一到晚上9點,部門主管和HR將分三批催人下班,不出1小時,整層樓的員工都已離開。
這是深圳總部的策略,在上海區域,辦公樓晚上9點將準時關燈。
隨著996的標籤被討論多年後,大型製造企業在今年不只是喊出提效的口號,也已經採取具體的行動。這意味著,企業的緊迫感陡增,整體性的降本增效開始真正提上議程。

再次興起
真正追溯,或許取消加班的行動出現得更早,主角是以“996”著稱的網際網路企業。
2021年,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以下簡稱IEG)旗下光子工作室群推出了新的加班管理機制,包括週末雙休、節假日保證休假,週三下班時間為下午6點,而在週三之外的工作日,離開辦公區域時間不得晚於晚上9點。
如在專案繁忙期,申請加班的員工需說明理由、抄送報備郵件至光子工作室群總裁,且嚴禁連續兩天加班。
同期,字節跳動採用“1075”工作制的訊息也登上了熱搜,“1075”即每天工作時間從早上10點到晚上7點,工作9小時,週末雙休。
當網際網路紅利逐漸消弭、增長天花板顯現時,網際網路大廠們已經在打破自己設定的“996”執行機制。
大疆、美的等企業在強制下班前,幾乎都有先兆。2024年年底,大疆釋出內部公告,自今年起,公司將取消夜間加班打車報銷;關閉健身房、羽毛球館和游泳館等場館服務;縮減團建經費等。福利取消後將彌補員工每月500GT幣作為補助。GT幣是大疆內部商城的貨幣單位,1GT幣約等於1元人民幣,可用於購買餐飲商品、周邊產品和提現。
時隔不久的強制下班也成為大疆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效能的措施。
畢竟,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漸趨飽和的觀點在前些年已引起諸多討論。大疆公司創始人汪滔還曾表示,從市場容量看,200億元是大疆收入的一個檻。2017年,其全球營收已達175.7億元。
與大疆不同的是,美的強制下班的行動不僅為了節省成本,或許與其近期的市場佈局也具有關聯。
在家電製造企業中,美的出海程序較快。2024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海外市場的增速已超過國內,營收佔總收入超四成。

美的2024年上半年財報,圖源企業
這一時期,美的也正在對歐洲的佈局進行整合,需重視當地的變化。今年2月,美的宣佈完成對歐洲建築裝置供應商ARBONIA AG(ARBN.SW)旗下的氣候部門ARBONIA climate的收購交割,完善在當地的產品解決方案與服務。這要求美的更重視公司的ESG形象。
無獨有偶,今年推出簡化流程或強制下班的企業們近些年都將出海視為重要戰略。如在方洪波簽發內部檔案後不久,名創優品的董事長葉國富也提出嚴禁一切形式主義、內部溝通禁止使用ppt等要求;海爾內部發布全面落實雙休制的通知,所有部門(包括研發、市場等)實行雙休。
強制下班成為熱議的話題,與打工人生存現狀和經濟大環境息息相關。而於公司這個龐大執行的機器而言,這場行動能否帶來實際的效益顯得更為重要。

“996”的風吹到海外
每當談及合理且更具保障性的公司管理時,國外的制度與外企作風將被視為參照。而事實上,即使在發達國家,情況也顯得有些不同。
鄰近的日本對於勞動時間規定和監督頗為嚴厲。2019年,日本厚生勞動省施行了《改正勞動基準法》。其規定原則上員工的加班時間不得超過每月45小時以及每年合計360小時;對於每年帶薪休假超過10天以上的勞動者,公司有義務催促其使用帶薪假,並不得少於5天。
該規定還配套了明確的懲罰措施,若僱傭者使即使僅一位勞動者每月加班100小時以上,或未按規定強制休帶薪假,將面臨最嚴重長達半年的有期徒刑或最高達30萬日元的罰金。
事實上,該法令並非一蹴而就,早年間“過勞死”已成為日本加班文化中的顯性特徵。厚生勞動省曾發表《過勞死白皮書》顯示,加班時長超過過勞死標準線的企業佔企業總數的20%以上。諸多社會壓力下,日本才不得不修正法律並提出較為明確的懲罰措施。
歐洲在這方面走在全球前列,部分國家更加貼近人們對外企的想象。當新冠疫情爆發後,居家辦公的嘗試使紐西蘭、西班牙、芬蘭、愛爾蘭等國都加入並啟動了為期三年的四天工作制自願試點工作。更早試點的是冰島,在其首都和其他部分城市,公用事業機構與私營企業嘗試在不降薪的情況下,將每週工作時間削減至35-36小時。
與之相比,美國矽谷打工人曾經一週四天、居家辦公、高薪多假的生活自疫情後一去不復返。2022年,推特員工被要求籤署“奮鬥保證書”,認可公司不再允許遠端工作,每週在辦公室至少工作40小時等規定,不願按時簽字的員工將被遣散。
工作強度加大的同時,推特、亞馬遜等企業同年還開展了大規模裁員,鬆弛的表象逐漸被打破。
在下行且經濟環境複雜的當下,“996”的風吹到了海外,國內企業卻選擇在當下嘗試平衡各項成本。在具體長期行動中,簡化工作、強制下班能否真實實行並推廣,或許還有待觀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