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這兩天網際網路最熱的事兒,企業強制下班。
從2019年的“996”開始,大家吐槽加班不合理已經整整超過5年了,都沒有什麼改觀,為什麼今年老闆們突然集體想通了?
01
“強制下班”登上熱搜
2025年3月,一場由企業主動發起的“反內卷”運動席捲全國。
美的、大疆、海爾等知名企業相繼推出“強制下班”政策,員工們第一次體驗了被“趕”出公司的新奇感受。
社交媒體上,“人生第一次被趕出公司”“強制下班晚高峰”等詞條引發熱議,網友直呼:“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了!”
率先打響"強制下班"頭炮的企業,是大疆。
1、大疆:9點關燈,三輪“趕人”
深圳大疆總部自2月27日起執行“9點強制下班”政策:
1. 第一輪:部門主管帶頭拎包離場,高喊“下班了”;
2. 第二輪:專案大主管檢查滯留者,質問“必須現在做嗎?”;
3. 第三輪:HRBP“掃雷式”清場,上海辦公室直接關燈斷電。

一位研發崗員工坦言:“以前加班到凌晨是常態,現在9點10分全樓走光,反而效率更高了。”
2、美的:18:20後的工位必須清空
佛山美的集團的新規堪稱“史上最嚴”:18:20後禁止員工滯留辦公室,HR到點挨個部門催促下班,甚至禁止員工晚餐後返回工位。

美的官方回應稱,這是踐行“六條禁令”中的“嚴禁形式主義加班”,倡導健康企業文化。
有員工調侃:“以前是加班卷績效,現在是比誰跑得快。”
3、海爾:雙休制與3小時加班上限
海爾要求全員雙休,週六禁止到崗,食堂停供餐食;工作日加班需提前一週審批,且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
這一政策被員工稱為“從‘996’到‘955’的跨越”。
02
企業為何主動“反內卷”?
1. 國家政策與輿論壓力的雙重驅動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寫入檔案,直指無底線價格戰、圍剿式人才爭奪等亂象。
與此同時,社交平臺上“打工人苦加班久矣”的呼聲形成強大輿論壓力,倒逼企業改革。
2. 國際法規的倒逼
歐盟《禁止強制勞動法案》在2024年底生效,要求出口產品必須符合“五天八小時”工作制,違規企業將遭市場禁入。

這一法規迫使依賴海外市場的中國製造業巨頭率先調整工時政策。
3. 管理效率的覺醒
名創優品CEO葉國富的“簡單主義宣言”頗具代表性:
• 禁止使用PPT,彙報資料不超過3頁;
• 會議限時30分鐘,決策參與者不超過3人。
資料顯示,簡化流程後,企業會議效率提升40%,無效加班減少60%。
03
實施困境
從“辦公室加班”到“居家內卷”?
儘管政策初衷良好,但挑戰隨之浮現:
1、變相加班滋生:部分員工將未完成任務帶回家,形成“隱形加班”;
2、考核機制脫節:某網際網路公司員工透露:“KPI沒變,白天干不完只能熬夜”;
3、文化慣性難改:一位中層管理者坦言:“看到下屬準點下班,總擔心業務進度。”
面對這些挑戰,美的的“迂迴戰術”值得借鑑:
為防止員工居家加班,美的要求所有工作檔案禁止透過私人通訊工具傳輸,並設定22:00後企業系統自動關閉許可權。
這種“物理隔離”策略雖引發爭議,卻成為行業效仿的樣本。
04
未來職場
從“內卷”到“競合”的轉型之路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入“反內卷”陣營。
騰訊部分部門試行“1075”制(10點上班,7點下班,5天工作);字節跳動取消“大小周”,非必要不安排週末會議; 華為研發崗推行“任務彈性制”,完成指標即可早退。
但政策配套亟待完善,有專家建議:
(1)將加班費與法定補償掛鉤,提高企業違規成本;
(2) 建立“過度加班”舉報機制,納入企業信用評價體系;
(3)推廣“結果導向”考核,替代“工時崇拜”。
職場文化即將迎來深層變革,大疆某專案組的轉變頗具啟示:強制下班後,團隊採用“敏捷工作法”,每日晨會明確優先順序,無效溝通減少50%。
員工反饋:“現在下班敢關機了,因為白天真的幹完了該乾的。”
05
最後的話
企業反內卷引發網友熱議,這究竟是福利還是作秀?
有網友表示:“終於不用陪領導演戲加班!”
但也有人質疑:“不過是把加班從線下轉到線上,還要看薪資和任務量是否匹配,否則只是換湯不換藥。”
在筆者看來,2025年的“強制下班”潮,絕非僅僅是簡單的工時調整,而是一場重塑勞動者尊嚴、提升社會效率的深層變革。
當企業開始比拼“誰更尊重員工”,當“到點下班”不再需要勇氣,或許我們終將告別“用生命換生存”的畸形職場文化,迎來一個更健康、更人性的新時代。
參考資料:
綜合自美的、大疆、海爾等企業公開政策及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THE END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
可以點選右下角的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