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巴菲特,又一次精準逃頂!他預判到了什麼?

作者 | 瀾瑟
風暴降臨之前,“奧馬哈的先知”再一次發出了警告。
2月下旬,94歲的“股神”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官網公佈了《2025年致股東公開信》,一個數據引起所有華爾街巨頭的高度關注:
截至2024年底,伯克希爾的現金儲備達到3342億美元,較2023年末(1676億美元)幾乎翻倍;
佔公司資產比例接近28%,是1998年以來最高;
嗅到了危險的巴菲特,已經瘋狂減持,坐等機會出現。
果不其然,1個月不到,美股上演雪崩行情。3月10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跳崖”:特斯拉單日暴跌15%、英偉達蒸發5%市值。
一夜的時間,美國股市蒸發了1.75萬億美元,科技七巨頭市值單日縮水7500億美元,震驚全球。
罕見持有天量現金的巴菲特,到底預判到了什麼?他為什麼砸下百億美金,重倉日本?
美股“擠泡沫”的程序,又將如何改變世界?一場風暴與變革,可能才剛剛開始。
一向謹慎的巴菲特,高高豎起了他的現金盾牌。
手握3342億美元是什麼概念?相當於全球排名前20經濟體的外匯儲備量,絕對富可敵國。
現金資產佔比28%,也是一個歷史新高。
現金儲備暴漲的背後,是巴菲特在瘋狂拋售股票,甚至拿重倉股開刀。
2024年全年,伯克希爾淨賣出超過1340億美元的股票,對蘋果持股比例從6%降至2%,美國銀行降到不足9%。
難道巴菲特不看好股票了?當然不是,如他在信中解釋,伯克希爾仍然會把大部分資金投資於股票。
更有可能的是,他在為接下來的市場劇烈波動做好準備。
要知道,巴菲特一貫的投資策略就是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上一次伯克希爾大幅提升現金儲備,還是在2003-2006年間。隨後的2008年金融海嘯中,當別人在深淵巨浪裡哀嚎時,巴菲特就用大筆現金抄底高盛、通用電氣等公司,在接下來的牛市賺了超100億美元。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巴菲特此次持續儲備現金的背景,是AI技術狂奔、科技股變得很貴,美股市場泡沫在逐漸變大。
根據FactSet的資料,標普500指數未來12個月的遠期市盈率高達22倍,高於19倍的10年平均水平,與2000年網際網路崩盤前的26倍相近。
還有巴菲特本人偏愛的股市衡量標準,即股市市值相對於GDP的價值超過100%,就要警惕美股風險。但這個數值至今已超200,比1929年和2021年的峰值還高,創下美國曆史新高。
巴菲特傳遞的第一個明確訊號就是:美股,可能真的要崩了。
不過,巴菲特並非在逃離所有市場,日本,就成了其口中“小而重要的例外”。
在致股東信中,巴菲特表示,截至2024年底,伯克希爾持有日本五大商社股票市值235億美元。
他還明確承諾,未來伯克希爾對五家公司的持股比例還將增加,打破此前10%的限制,並且持有時間長達數十年。
五大商社分別是伊藤忠、丸紅、三菱、三井物產和住友
為什麼巴菲特如此看好日本五大商社?背後,可能就藏著當下時代的投資密碼。
事實上,從2019年首次購買五大商社股票開始,伯克希爾對日本五大商社的總投資成本138億美元,五年間投資浮盈已經達到97億美元。
最根本的原因是,五大商社的經營範圍能源、金屬、基建等領域,不僅拿捏著日本的經濟命脈,還擁有深度全球化業務,是全球供應鏈的隱形樞紐,具備穿越週期的特徵。
比如,三菱商社運營全球1/5的液化天然氣貿易,住友商社在東南亞擁有200萬公頃農田,丸紅更是全球最大牛肉貿易商。
最讓老巴心動的是,彼時它們受日本經濟失落的影響,“股價低得離譜”,是“日特估”的代表。
巴菲特做出增持數十年的承諾,還有更深遠的原因:從日本的經濟復甦與改革中看到了潛力。
比如,東京證券交易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要求日本上市公司最佳化治理結構和注重股東回報。2024年,日本企業股票回購規模達16.8萬億日元,五大商社將46%利潤用於分紅,相比之下,美國標普500公司只有31%的平均分紅率。
日本正在走出“失落的三十年”。日經指數,從去年2月突破泡沫時期的新高,甚至漲破40000點時就一直保持在高位。
巴菲特是風向標,也是市場的締造者。他對日本的信心,說明很多問題。
這個東方鄰國,或許也將迎來第二次國運。
首先,製造業正在以20年來從未有過的速度迴流日本,證據之一就是日本企業在加快裝置投資。2024年日本裝置投資達到了105萬億日元,尤其半導體等高科技裝置投資較為強勁。
其次,被詬病少子化的日本,開啟了全球瘋狂搶人模式。截至去年10月,日本國內的外籍勞動者已達到創紀錄的230萬2587人,較前年增加了超過25萬人之多。
此外,日本旅遊業也在回暖,2024年海外遊客人數創疫情後新高;房價連年上漲,新房價格連續8年刷新歷史最高……
種種變化,幫助日本逐漸走出通縮陰影。
根據日本內閣公佈的資料,2024年日本名義GDP為609萬億日元,首次突破600萬億日元大關,名義增長率同比增長2.9%,實現連續四年的正增長。
更讓人羨慕的是,日本打工人開始普遍漲薪。2024年,日本勞動者的收入漲幅為5.1%,平均月工資為33萬200日元(約合人民幣1.53萬元),均為1991年來新高。
在大國博弈的國際背景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都在重構,而日本作為中高階製造業的佼佼者,就有可能抓住機遇。2024年,日本出口同比增長4.3%,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不過,日本也並非前途一片光明,原因很扎心:資怎麼漲,都趕不上物價飛漲。
日本扣除物價變動影響的人均實際工資,已經連續3年下降!厚生勞動省有資料顯示,2024年,考慮物價變動因素後,人均實際工資下滑0.2%,連續3年遞減。
物價到底漲得多狠?去年一棵白菜,換算成人民幣都曾飆到100塊一個了,一把蔥,也要20多塊了。
另外,新一屆美國政府連續揮舞的“關稅大棒”也讓日本憂心忡忡。美政府宣佈3月將對進口鋼鐵和鋁製品徵收25%關稅,並可能在4月對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這些措施都沒有將日本排除在外。
世界風波不斷,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躺贏。“股神”押注日本,或許只是一以貫之的策略:
長期主義,才是穿越週期的最終密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