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巴菲特不是單純的防禦性投資,而是從外向型、故事驅動型股票,轉向本土型、現金驅動型資產
文丨
《財經》研究員 丁豔
編輯丨楊芮 袁滿
美國關稅政策正在持續影響全球權益市場,關鍵時刻,“股神”沃倫·巴菲特逆勢出手了。
近日,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檔案顯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下稱“伯克希爾”)定價發行了總額為900億日元(約合6.29億美元)的六筆日元債券。
近期,美國宣佈“對等關稅”舉措引發全球貿易衝突,令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這導致融資成本全面上升,長期債券供應匱乏。儘管近期全球市場巨震導致許多日本公司取消發行債券,但伯克希爾仍繼續發行日元債券。
不過,此次亦是伯克希爾有史以來規模最小的一筆日元債券交易。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伯克希爾首次發行4300億日元債;2024年,兩度發行日元債,總額高達5451億日元。
值得關注的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華爾街之際,伯克希爾股價大幅跑贏標普500指數。截至上週五收盤,伯克希爾A類股股價年內仍錄得15.14%的漲幅,而標普500指數年內跌幅為8.81%。
Hudson Value Partners的戴維斯評價:“伯克希爾的表現像是關稅風暴中的一塊磐石。在像今天這樣的日子裡,持有市值佔比達到市場三分之一的短期國債,這種感覺很不錯。”
市場關注,在關稅政策衝擊下,巴菲特是如何進行前瞻性佈局?
答案是:關鍵時點進行股票倉位擇時,其股票倉位自2021年底以來持續下降,特別是在2024年大幅降低蘋果公司倉位;同時,危機時刻提高行業分散度,當預測到金融危機可能發生時,巴菲特對能源、工業等行業增加投資。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截至去年底,伯克希爾的現金儲備總額上升至3342億美元,佔資產的比例為1998年以來的最高值。
市場人士認為,巴菲特在減持同時,保留了伯克希爾能源、BNSF鐵路公司、GEICO與再保險業務,這不是單純的防禦性投資,而是一種結構性轉向:從外向型、故事驅動型股票,轉向本土型、現金驅動型資產。
從歷史角度來看,巴菲特曾多次“逃頂”,減持和清倉邏輯主要為估值泡沫。諸如,1969年5月,巴菲特結束了持續13年的合夥人企業,道瓊斯和標普500一年後暴跌35%;1987年美國股災前,巴菲特幾乎清空了所有股票,標普500和道瓊斯在隨後的兩個月內分別暴跌33%和36%。
同時,1999年前後,巴菲特公開看空科技網路股票,納斯達克指數在兩年半內暴跌78%;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前,巴菲特大幅減少美股倉位等。

現金為王:一年內儲備翻倍
4月7日,特朗普曾在“真實社交”網站上轉發影片稱,就連傳奇投資者巴菲特也認為,特朗普正在實行他50多年來見過最好的經濟舉措。
不過巴菲特立即予以否認,他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稱,特朗普的關稅是“一種戰爭行為”,從長遠來看,關稅就是對商品徵稅。懲罰性關稅可能會引發通脹,並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2019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更是直接表達:“關稅是對美國消費者徵收的稅,當政府加徵關稅時,實際上是美國人(消費者和企業)在支付這些錢,而不是中國或其他國家。”
22年前,即2003年,巴菲特就曾在《財富》雜誌發表《我為何不看好美元?》中表示,美元一定會貶值,所以要進行一些大規模的外幣投資。美元貶值的原因就是貿易逆差,美國從國外買進的東西多於賣到國外,而且這種趨勢有增無減。美國國內透過借款彌補差額,外國人可以購買美國國債,很快美國的“淨資產”就會“以驚人的速度轉移到國外”。
美股因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經歷暴跌,多位億萬富翁資產縮水。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顯示,從4月3日股市開盤到4月4日收盤,全球500位頂級富豪在兩天內總共損失了5360億美元(合人民幣超39000億元),創下該指數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日損失。
而在這場關稅政策引發的全球風暴中,巴菲特成為今年迄今為止唯一賺錢的富豪。實則,巴菲特已提前為美國股市下跌做好了準備,在過去一年裡,伯克希爾一直處於“防禦狀態”。據瞭解,當特朗普勝選後股市暴漲,特朗普的支持者期待承諾的減稅政策將帶來更多收益時,伯克希爾卻出售了大量股票,並增持了約1300億美元的現金。
財報顯示,截至去年底,伯克希爾的現金儲備總額從2023年底的1676億美元上升至2024年底的3342億美元,現金儲備規模幾乎翻倍,佔資產的比例為1998年以來的最高值。2024年第四季度,伯克希爾共出售101億美元股票證券,買入34億美元,連續第九個季度成為股票淨賣家。
現金儲備是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的根基:在市場泡沫破裂時,手握大量現金是捕捉優質資產的最佳方式。從投資分佈來看,伯克希爾權益投資的總公允價值71%集中在美國運通、蘋果、美國銀行、雪佛龍和可口可樂公司。
巴菲特的這一保守舉措,被解讀為對市場和經濟的看空訊號。針對為何持有鉅額現金,在2024年5月伯克希爾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表示,“我們很想花掉這些錢,但除非我們認為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風險很小,而且能讓我們賺很多錢,否則我們不會花掉這些錢。”
“我們只會在喜歡的球場上揮棒”,他後來在會議上還表示,“這並不是我在進行絕食抗議,只是現在沒有吸引人的好東西。”

減持蘋果、美國銀行,加倉西方石油
在巴菲特的本輪減持操作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蘋果股票,其曾是伯克希爾持倉的“壓艙石”,佔據其股票組合將近50%。
2024年,巴菲特多次減持蘋果股票。具體來看,繼2024年第二季度減持近50%的蘋果股票後,巴菲特於第三季度再次減持25%的蘋果股票。
2024年5月4日,巴菲特在股東大會直播中,回應了減持蘋果股票問題。他表示,這是出於稅收原因,因為投資獲得了可觀的收益,而不是基於他對該股的長期看法的任何判斷。在2024年底的時候,蘋果是伯克希爾有史以來最大的普通股的持有方。
“當有一些事情發生的時候,可能會很大地改變我們資本配置的策略,但在蘋果業務投資上,這仍然是我們一筆大的長期投資。但是在現在一些情況下,我不介意在現金持有上繼續增長,並且會去看在權益市場中有哪些替代的方案。”巴菲特如是說。
與此同時,巴菲特亦降低美國銀行、花旗銀行持倉。據監管檔案顯示,去年12月底,巴菲特將美國銀行的持股量削減至6.8億股,低於六個月前的10億股以上。市場人士認為,這反映了市場對信貸質量惡化、逆全球化背景下美元流動性收縮的擔憂。
從市場情況來看,自特朗普宣佈關稅政策後,蘋果、美國銀行的股價出現兩位數百分比跌幅。這意味著,若巴菲特再晚幾個月減持,損失金額起碼高達數百億美元。

除了減持,巴菲特於2024年末大手筆買入西方石油等股票。據監管檔案披露,伯克希爾在短短三天內,斥資超過5.6億美元,增持了西方石油、Sirius XM和威瑞信三家公司的股票。
其中,對西方石油的增持最為引人注目,伯克希爾對這家能源公司的持股比例超過28%。彼時正逢西方石油的股價經歷了大幅下跌,一度跌至2022年3月以來的低位。業內人士分析稱,巴菲特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增持,顯然是在押注石油價格的反彈,以及西方石油的長期價值。
據方正證券研究所研報分析稱,巴菲特成功抵禦本輪美股暴跌主要措施包括:首先,關鍵時點進行股票倉位擇時。巴菲特的股票倉位自2021年底以來持續下降,特別是在2024年大幅降低蘋果公司倉位,提高現金儲備。這體現出巴菲特對美股估值偏高的擔憂以及認為目前缺乏適合投資的有足夠吸引力的公司。
其次,危機時刻提高行業分散度。巴菲特的行業配置通常集中在能力圈範圍,但從歷史經驗看,當預測到金融危機可能發生時,巴菲特可能對能源、可選消費、工業、醫療保健等行業增加投資,提升投資組合抗風險能力。
同時,大資金體量關注穩定收益。隨著資金規模的擴大,巴菲特開始熱衷於能源、基建等領域投資,能源與基建領域通常要求大量的資金投入並提供長期穩定且適中的投資回報,這與伯克希爾當前巨大體量下的投資目標相契合。


責編 | 楊明慧


